為什麼滅明的李自成沒有什麼出名的手下,而滅秦的劉邦和滅元的朱元璋手下那麼多名人?

時間 2021-05-11 15:16:44

1樓:之乎者也

自古成王敗寇,假如他建立大一統政權那麼也一樣有凌煙閣功臣雲台二十八將啥的,湊唄!可他敗了還匆忙稱帝過了把癮,不過話說回來李自成手下真沒啥謀臣,就像個草台班子,李自成自己還跑到北京就開始瞎嘚瑟,政治腦袋不如劉邦朱元璋。

2樓:蟈蟈

出不出名在於人們願不願意宣傳,而人們往往熱衷於宣傳成功人士的事蹟,所以有關於朱元璋和劉邦的電視劇集拍了一茬又一茬,相比之下,李自成雖然也有個闖王的名號,但比起兩位傳奇帝王來說只是土匪流寇一流。

3樓:「已登出」

李自成曾經的手下:

高傑,曾鎮過淮北吧

他媳婦,李自成二奶,曾屠過揚州

李成棟,嘉定三屠的指揮官,應該算出名的吧

李岩,曾跑到過雲南

劉宗敏,主要大將

牛xx,謀士李虎

4樓:瀟灑哥

跟對老闆才能揚名立萬

李自成實力不行?幾百里急行軍後和吳三桂交手,差點把吳三桂打翻,多爾袞帶清軍突襲之後,李自成雖敗但也算成建制撤退,流民有這種素質?

根本原因是李自成打下北京後自大輕敵,戰略出現重大錯誤,稅負上初期開展追贓助餉,結果把地主逼反了,迫不得已停止追贓助餉,轉而拉攏地主。結果「三年不納糧」又成了空頭支票……

有人說李自成是明末劉備,我雖然不喜歡劉備,但是我不得不為劉備說兩句,劉備會幹這事?

「每地一畝五分,追比急如星火。又按畝徵解闊布,花缺布貴,敲樸就斃,人相枕藉。又科派雕以充箭翎,臣鄉此鳥最少,乃至死鴟乙隻,費銀十兩有餘。又派打造盔甲。」

「鵰翎、魚膠,盡派窮民;鋼鐵、牛角,亦入地畝……初誘百姓以三年免徵,後輒百端催科。」

朱元璋在元末的戰略可比李自成清晰多了,誰威脅大要先解決,誰威脅小可以先穩住,朱元璋心裡清楚,李自成就差多了,老闆都掛了,你乙個打工的還想青史留名?

5樓:韋伯

因為最後李自成輸了。你槍桿子上輸了,最後筆桿子上也會輸。你贏得了現在,也就贏得了歷史。所以大丈夫以手擊賊,嘴炮以口擊賊。

在清代,李定國也沒啥名聲的,李定國的名聲是清末革命黨搞宣傳工作後才出來的。現在李自成和手下的名聲,很大一部分要感謝姚老那本《李自成》,等我將來再寫一本歷史網文,為偉大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增光添彩

6樓:理性讀書人

主要是李自成膨脹的速度太快了,從被孫傳庭打的只剩18騎逃入商洛山中到推翻明朝只用了三年。再加上期間一直是流動作戰,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再加上明朝有比較完善的科舉制度導致精英知識分子很難被籠絡。

7樓:膃肭

因為劉邦和朱元璋都建立了可以較長時間穩定存在的政權,他們手下的將領就可以在正史中留名了,闖王在那種亂世裡,就算手下有高達也不一定能記錄流傳下來

8樓:無聊玩家

崇禎掌權十七年,國家十三年大旱,只能說天數已盡。

劉邦滅秦是真的運氣好,碰到了項羽,不然可能和周文乙個結局,咸陽一日遊,當然如果劉邦這批人要能打得過章邯另外說(是橫掃天下的章邯,章邯要是回來說明要麼沒項羽,要麼打敗項羽)。

朱元璋則是小兵幹起的,家底一點一點打出來的。

李闖王,是真的,不想說,吳三桂都投降了,還抄了他家,真以為明軍菜啊,他是忘了他老大高迎祥帶二十萬還被孫傳庭一萬多人砍死在子午口的吧。吳三桂開關,沒準多爾袞一輩子要在關外吹風。

9樓:胡明路

因為大順幾個月就亡了啊,它要是堅持兩百年。《大順史》裡自然有名將名相的列傳。太祖皇帝李自成降生的時候,少不得也是紅光滿屋,異香陣陣。

10樓:北方棲姬

因為大順太短了,大順能有個二百年國運,李自成手下將領的後人也能變著法把老祖宗吹出花。

被打的剩十八騎,三年拉起幾十萬大軍。

李自成為什麼沒有成為劉邦 朱元璋?

已登出 李自成的心性怎麼能和劉邦,朱元璋比,單純找物件就能看出來劉邦找的是誰,一代呂后,朱元璋找的是誰,著名馬皇后李自成呢,小農思想,膚淺,惹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們的伴侶教出來的是什麼的孩子,李自成呢?李自成入關後,幹什麼了,燒殺掠奪,劉邦朱元璋呢,人家都在規避舊制度的不足,推進新制度的改革,鞏...

李自成為什麼會失敗?

首先一點,闖賊的軍事力量就不行,軍隊都是流民拖家帶口的沒有什麼戰鬥力,也就只能打打衛所兵,怎麼和韃子打?他的經濟政策也有問題 闖王來了不納糧 他提出的免稅和均田的確得到了農民階級的支援,但是反過來,沒有賦稅他靠什麼打仗?只能是搶。不能搶農民就只能搶地主。處於流民階段搶劫地主的確可以養戰,但是進入北京...

李自成為什麼不與滿洲講和?

陸遜 如果李自成敢這麼做,那麼他完的更快。因為李自成最大的威脅在於東北滿洲,而且滿洲的胃口能有這些?滿洲最多表面上答應,李自成才建了幾天國,又有多少資源? 垚人 沒機會北上時期 1643 1644 據現有資料滿清是有用過探子來互通訊息的。但是結果麼。兵荒馬亂沒了下文。而一片石 1644四月 的失敗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