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諸葛亮不還政於劉禪反而在逝後安排蔣琬費禕等人掌權,導致劉禪更加平庸 蜀漢只能亡國的說法

時間 2021-05-05 20:08:00

1樓:

諸葛亮在寫出師表的時候已經在還政給劉禪了,諸葛亮主要在主導北伐。

諸葛亮給劉禪建設了基礎團隊,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將軍向寵,這些人就是諸葛亮推薦的基礎團隊嘛。如果劉後主想管事,通過這些人就能擴大自己的團隊,一定程度上掌控政局。劉禪時政局的影響力加大一分,諸葛亮就會收斂一分,只要別離譜就行。

曹操會把荀彧荀攸夏侯惇張遼舉薦給漢獻帝,讓漢獻帝跟他們好好溝通嗎?那曹操就做不了周文王了。

只有北伐,諸葛亮是一定要去的,那不去不行的,你說不行,那是你慫包,你妄自菲薄,你有傷先帝之明,你再說不行,老臣說話可就不客氣了。

諸葛亮雖然操心多,但並不曾抓住權力不放,領兵在外,把政治核心團隊交付給劉禪就是明證。

說個現代版本的,士奇同志一直不被允許有軍隊山頭。這是明面上的,不許就是不許,偉人對權力的把控才叫嚴格。

不是諸葛亮不還政,是劉後主不頂事啊。

2樓:列介

漢代是他劉家的大漢,蜀國不是他劉家一人的大蜀。

換成劉禪,首先,一群還沒死的跟著先主的知道諸葛亮厲害的老人們答不答應?

而且,劉禪的操作真的很差?讓你去魂穿劉禪,不用未來科技,你能不能拯救蜀國?

3樓:諸葛亮晶晶

如果乙個人平庸,有人幫他是幫扶,如果乙個人優秀,是協助。

如果劉禪是李二,給他安排的人會成為他的助手,但是劉禪只能是劉禪,如果沒有諸葛亮、蔣、費等人,他也不會變成李二,反而沒有這些人,蜀國會滅亡的更快。

4樓:

劉備死後,季漢是什麼情況?危急存亡之秋。

什麼意思?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就這樣乙個局面,你給乙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幼君練手?

那就不用考慮未來了,如果這樣的話,季漢壓根就沒有未來。

5樓:景大狗

明明是諸葛亮繼承人安排的妥當,使得蜀漢一時很安全好不好……

這都是什麼邏輯,劉阿斗平庸是他自身的問題,丞相死了他又能搞出什麼風浪來?

6樓:雅量瑰姿苻永固

關於鬥帝的能力,陳壽已經下了定論: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如果諸葛亮歸政於這種人,季漢早亡個十幾二十幾年不是問題。

7樓:阿蒙德

我個人覺得,阿斗在用人方面其實是非常厲害的,無論是前期用包括諸葛的蜀中四相,還是後期用姜維、諸葛瞻等,其實都是歷朝歷代用人的典範啊。什麼叫做用人不疑?阿斗才叫人用人不疑

要我來說,阿斗真正的問題是不會識人。說白了,他沒有認清乙個人是否賢明的智慧型,也沒有屬於自己的主見。

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劉備告訴阿斗,諸葛亮是好人。於是阿斗就重用諸葛亮,創造了千古佳話。

諸葛亮告訴阿斗,蔣琬、費禕、董允是好人,阿斗就挨個用,也算是佳話。哪怕這些人改變了諸葛亮積極北方的方針,阿斗也同意。

但是,以上四個人都死掉了,阿斗就不知道該用誰了。

於是用了姜維、陳祗、黃皓,尤其是聽從了姜維非常激進的北伐政策,直接導致了蜀漢的國力下降。

以上幾個都還是靠譜的。

後來,陳祗一死,蜀國就開始崩了。

等到劉禪重用諸葛瞻的時候,直接就全軍覆沒了。

最後,劉禪重用譙周,直接就投降了。

其實就像劉禪最後的那個樂不思蜀的故事一樣。劉禪到了洛陽才感慨原來郤正你是好人啊,我怎麼早不知道啊!

這個就是最大的問題,阿斗是個不會識人的傢伙。

蜀漢後期到底有沒有人才?誰知道有沒有人被埋沒,反正阿斗看不出來是真的。

8樓:唐勇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劉禪223年繼位到263年退位,做了40年的後主,諸葛孔明234年就在五丈原撒手而去,11年間常年在外征戰屯田。

蜀漢這時首要問題是什麼?王業不偏安。因為偏安缺少人口和資源。

缺少人口意味著人才難以為繼,第一代跟著劉備爭天下的人自是來自五湖四海,此時已經所剩無幾,當時穩定的三國鼎立狀態也很難吸引其他地區的人才來投。首先就是要打出去,攻城略地,增加人口。否則小國寡民只能坐以待斃。

所以這個時候劉禪能跟他父親一樣身先士卒嗎?當然不能。一是經驗能力不夠,二是此時已經登基為帝,需坐鎮後方。

文中說的什麼政治實踐,政治才幹有沒有機會鍛鍊和提高呢?當然有,相父常年正在外征戰,朝中還有權臣敢壓劉禪一頭嗎?只不過蜀漢所需的真的不是常規的政治經驗能力,而是軍事方面的奇功和天下形勢的變化,才有些許機會翻盤。

最終亡國的原因,根本不是劉禪本人的能力沒有得到鍛鍊的問題,就算他以平常的資質,能力開發了MAX,以當時的遊戲難度來講,也已沒有發揮的空間了。

9樓:

死者是六十歲老人,我與他素味平生。

悼詞說他生平性行似白紙,遇良師有絕德至行,交損友則無惡不作。

家屬再三解釋交友不慎,交友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

十六歲交友不慎情有可原,六十歲不叫交友不慎,叫好壞不分,叫善惡不辨。

陳壽就是這麼評價劉禪的: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暗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陳壽吐槽在後半句——書上說白色的絲沒有固定顏色,只看用什麼去染它,(還真有這樣的人)活久見!

諸葛亮說二十歲出頭的劉禪朱紫難別一點沒錯。這是劉禪的性格,此後四十年他依然是朱紫難別,這位就是這類人。

摸清癥結方可對症下藥,諸葛亮身故,尚有蔣琬和費禕勉勵維持,二次對蜀漢政治體系給予重創的是董允去世。正因為失去董允這劑良藥,導致無人在宮中能繼續匡扶劉禪,黃皓才漸漸浮出水面。

即便從長遠來看,蔣琬、費禕、董允等人也足以證明諸葛亮的安排正確無誤了。

其實作者錯誤的解讀還有很多,如對「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的解讀:

帝王廣泛諮詢,聽取,採納臣屬建議是正常操作。

要求群臣發聲的人是劉禪。

聽群臣意見的人是劉禪。

拍板決定處理方案的還是劉禪。

若這還叫劉禪什麼也不做,那他還應該幹點啥?

是不是他需要種花種草,幹點木工瓦匠才能證明他是個有權力的皇帝。

劉備臨終告訴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諸葛亮上表勸劉禪,處理內外事務,不分大小審慎對待。

難不成這是先主君臣合謀害劉禪?

另外,劉禪在諸葛亮生前殺車騎將軍劉琰,在諸葛亮身後殺李邈,這二件事都是明顯沒有經過諸葛亮和蔣琬的。說劉禪沒權,誰信?

又,蔣琬和費禕時期,劉禪的理政方式是先問過蔣琬、費禕的建議,作為重要參考,然後再執行。這說明的是劉禪對蔣、費的信任,不能證明劉禪沒有權力。

孫權與蜀漢的文書往來要經手陸遜,陸遜甚至有潤色修飾國家文書的權力,也是這個道理。

諸葛亮和他簡拔的人才維繫蜀漢幾十年,作者跑過來告訴大家沒有諸葛亮這麼鞠躬盡瘁蜀漢會更好,真滑天下之大稽!

10樓:董休昭

《益部耆舊雜記》:諸葛亮於武功病篤,後主遣福省侍,遂因諮以國家大計。福往具宣聖旨,聽亮所言,至別去數日,忽馳思未盡其意,遂卻騎馳還見亮。

亮語福曰:「孤知君還意。近日言語,雖彌日有所不盡,更來一決耳。

君所問者,公琰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咨請公,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

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

「文偉可以繼之。」又復問其次,亮不答。福還,奉使稱旨。

《三國志蔣琬傳》: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時新喪元帥,遠近危悚。

琬出類拔萃,處群僚之右,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由是眾望漸服,延熙元年,詔琬曰:「寇難未弭,曹叡驕兇,遼東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糾結,與之離隔。叡大興眾役,還相攻伐。

曩秦之亡,勝、廣首難,今有此變,斯乃天時。君其治嚴,總帥諸軍屯住漢中,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又命琬開府,明年就加為大司馬。

《三國志費禕傳》:亮卒,禕為後軍師。頃之,代蔣琬為尚書令。

琬自漢中還涪,禕遷大將軍,錄尚書事。

延熙七年,魏軍次於興勢,假禕節,率眾往御之。光祿大夫來敏至禕許別,求共圍釭。於時羽檄交馳。

人馬擐甲,嚴駕已訖,禕與敏留意對戲,色無厭倦。敏曰:「向聊觀試君耳!

君信可人,必能辦賊者也。」禕至,敵遂退,封成鄉侯。

琬固讓州職,禕復領益州刺史。禕當國功名,略與琬比。

諸葛亮是把權利留給兒子,還是把官職留給兒子了?怎麼就成了沒還政於劉禪呢?還是他把蔣琬和費禕改姓「諸葛」了!

蔣琬和費禕的權利明明白白記載得是劉禪給的,並不是蔣琬和費禕他們搶來的!

《魏略》: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三國志費禕傳》:十一年,出住漢中。自琬及禕,雖自身在外,慶賞刑威,皆遙先諮斷,然後乃行,其推任如此。

很明顯,劉禪在蔣琬去世之後完全可以自己親自處理國事,不需要徵求任何人的意見,但自蔣琬到費禕,劉禪處理國事時都會先諮詢身在漢中的蔣琬和費禕,他們的意見。

這到底是聽誰的?

《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蔣琬),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原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1樓:遊蕩天下

劉禪並不是無權,他從諸葛亮一死就開始收權了。

諸葛之後無丞相。諸葛亮死後,蔣琬被任命為尚書令,錄尚書事,然後是大將軍,到公元238年加大司馬,但就是公升不到丞相,權力比諸葛亮大為收縮。

到了費禕時期,他只是大將軍,錄尚書事,比蔣琬又低了一級。而且從費禕時期開始,國事由劉禪總管轄。

《魏略》: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但是劉禪掌權是掌權了,他幹事了嗎?

沒有,他除了有時候動一動自己的生殺大權之外,具體的政事基本不管,都丟給自己的親信如陳袛、黃皓之類,自己樂得逍遙。

而且,他還抱怨說當時宮裡有董允管著,讓他很不爽:

《華陽國志》:維惡黃皓恣擅,啟後主欲殺之。後主曰:「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

正是劉禪本人的責任,讓蜀漢政權從上層開始崩塌了。

12樓:

看起來引用好像是書,感情還是位磚家穴者的大作?但是,村夫病逝後,蔣琬也好費禕也罷,都不是馬上全權繼受前任所有權力,而是需步步考察,合格後才能逐步授權,從錄尚書事,乃至於開府,均長達N年,這些時間點,《三國志》裡盡有之,費禕的考察期截圖裡也說了;而考察者,正是鬥殿本人。所以,考察本身,不是「發揮主觀能動性」?

對大作作者的腦迴路理解不能

中外歷史上有哪些諸葛亮北伐成功後還政於劉禪的案例

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傑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執掌法國國政十八年,首倡國家利益至上,任內致力於鞏固皇室王權,消滅割據領主,奠定了法國雄視歐洲的基礎。去世前,他將權力交還給路易十三。路易十三旋即任命黎塞留的副手馬薩林為首相,頗有些後主委任蔣琬的意思。黎塞留生前沽名釣譽,愛好浮華,私德不...

如何理解諸葛亮的《謝賀者》

shinbade 多半是一篇偽作。為了增加諸葛亮文章的篇數,不辨其真偽,湊數進來的。裴松之在注 三國志 時有辨析。裴松之注原文 郭衝四事曰 亮出祁山,隴西 南安二郡應時降,圍天水,拔冀城,虜姜維,驅略士女數千人還蜀。人皆賀亮,亮顏色愀然有戚容,謝曰 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

王猛比之諸葛亮如何,是不是超過諸葛亮?

克拉克 王猛之所以投靠胡人,原因還是在於江南東晉的世家政治作祟,寒門出身的王猛來到南方必然出處手肘,東晉幾大士族必然會竭力消滅這個敢撬動他們勢力的傢伙,說白了皇帝都是傀儡,桓溫北伐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王猛投靠之,難道桓溫還能像苻堅一樣殺掉皇帝和士族大家改革新政,桓溫不是苻堅,他也是士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