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諸葛亮為何不擒住曹操換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時間 2021-05-08 14:40:39

1樓:Nanyjm

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師出有名。曹操在迎天子到許都之前,他的所有官職都是袁紹用自己刻的大將軍印頒發的。

包括兗州牧什麼的,袁紹任命乙個,長安天子任命乙個,很明顯曹操的位置沒有什麼合法性,所以天子對於曹操很重要。

再者,曹操為漢臣,世受漢祿,被父親曹巨高被抱養也罷,總之是漢臣。

令諸侯,原文是令不臣,何為不臣?受漢封官,卻有異心者。諸如:

西涼馬氏,李傕郭汜,lv布,淮南蜂蜜水王袁術,河北四世三公大將軍袁紹,白波軍,黃巾軍,江東小霸王的爹孫堅,荊州劉表,益州劉璋。

以上都是朝廷封官,但是當天子與大臣都被脅往長安,他們在關東(函谷關)割據紛爭。沒有人去想皇帝怎麼樣,唯曹操採納奉天子,只圖乙個合法。

反觀後期孫劉,他們割據說白了是清君側。

劉備衣帶詔(待考證),得天子令,討伐漢賊曹操,擺明了清君側,如果擒曹操,換天子於益州,那還有必要北伐打曹操麼,建立朝廷得了唄。

前期天子是面旗幟,後期天子是個累贅,非劉式稱王的曹操,都不在乎天子了,劉備等人還要天子幹啥,妨礙自己當昭烈皇帝?

2樓:haha kim

實在忍不住了,必須得答一下。

假設就按照《三國演義》裡的,關羽最後出場,然後把曹操擒住,帶回劉備軍中。

劉備該怎麼辦?

放了曹操?如果要放曹操,那麼帶回來就純屬多餘。

不殺曹操?如果不殺曹操,那麼劉備的「匡扶漢室」這面旗還怎麼打,之前都已經把曹操稱為「漢賊」了,自己又是皇叔,不殺曹操就等於向天下人宣布自己有篡漢之心。

殺了曹操?如果殺了曹操,那麼東吳大軍可能馬上就會殺過來了。

曹操落到劉備手裡,可能比漢獻帝落到袁紹手裡更麻煩。

3樓:滄海一粟笑紅塵

把漢獻帝換回來幹嘛,給劉備找不痛快嗎?真以為諸葛亮那麼偉大高尚,只要能幫主公劉備當上皇帝,就算殺了漢獻帝,諸葛亮都是做得出來的。

4樓:搗漿糊

按史實,沒有捉放曹這一事。

按演義,原文說的不是很清楚了嗎「

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

承認三國演義存在天意,存在預知,就這麼難嗎?

即使在曹操三笑之前,曹操也並不是沒有掛掉的危險:

操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只大船,已自著了。張遼與十數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黃蓋望見穿絳紅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進,手提利刃,高聲大叫:

「曹賊休走!黃蓋在此!」操叫苦連聲。

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凌統在此!」曹操肝膽皆裂。忽刺斜里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戰一場,奪路望北而走。

但曹操就是能挺到華容道,甚至在華容道時:

操曰:「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眾將曰:

「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程昱曰:「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丞相舊日有恩於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操從其說

如果程昱在之前掛掉,曹操選擇」死戰「的話,結果可想而知。畢竟當時不見得能給曹操很多考慮的時間。

這麼多巧合讓曹操不死,不是」操賊未合身亡「是什麼?

5樓:

鑑於此類「為何不」體提問越來越多

我覺得有必要在知乎老規矩: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以外,再加一條新的

先問能不能,再問為何不。

6樓:瓜子村長

換來皇帝之後呢,孫權立刻跳出來,說你挾天子以令諸侯,要清君側,然後就把你幹死了。

獻帝那就是個藉口。

曹操厲害是因為獻帝嗎?那是本來就有實力打你,缺的是個打你的藉口而已。你搶了獻帝,還沒實力,那就是給別人打你的藉口。

7樓:JoeZ

換乙個角度看,如果諸葛亮擒住曹操,換回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會怎樣,不妨頭腦風暴一下。

首先,這個皇帝還有多大能量、多少資源?

其次,劉備會怎麼想、怎麼做?真的會把他當皇帝供著嗎?

再次,劉備那倆兄弟會怎樣?

最好,天下仕者會追隨嗎?他們看重的是這個皇帝,還是看重的是實力、資源?

再倒過來想想,這個天子對於曹操是有用資產還是負資產?

8樓:鯫生

看到這個問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合肥之戰張遼為何不擒住孫權,挾孫權以令江東?

夷陵之戰陸遜為何不擒住劉備,挾昭烈以令蜀漢?

這個【為何不】用的就很傳神……不讀書或是讀書不帶腦子的朋友思考問題的方式大抵就是如此了……

請接受我靈魂一問

諸葛亮的頭腦和智商為何不如你呢?

9樓:呼止

多年以後,諸葛丞相站在定軍山前,準會想起劉備帶他去參觀赤壁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烏林是個駐紮著八十萬大軍的林子,一座座軍營都蓋在江岸上,江水清澈,沿著旌旗蔽日的戰船流淌,船裡擠滿士兵,密密麻麻地排到夏口跟前。劉備摸著下巴,不發一語,下巴那裡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好半晌後,他轉過頭來問諸葛亮:「我們要是打贏了抓住了曹操該怎麼處置他?」諸葛亮一時語塞,細細地喝了點酒。

他才從柴桑回來,臉上顯得有些疲倦。見他沒有回應,劉備繼續問道,「能不能用曹操交換漢獻帝?」諸葛亮一口老酒全都噴了出來:

「主公知道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嗎?」

又過了許多年,諸葛亮欣喜於網路技術的發達,於是興致勃勃地去上網衝浪,結果看到有人提問「赤壁之戰諸葛亮為何不擒住曹操換漢獻帝啊?」他只好無奈地表示:如果把這個曹操換成漢獻帝,我這個牌將絕殺,但是換不得。

10樓:宇智波一達蜀黍

196年的漢獻帝和208年的漢獻帝利用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帶來的負面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最突出的問題是,到了208年,還有幾個買天子號令的賬的諸侯了?更何況史實上劉備集團根本沒有打到能生擒曹操的地步。

11樓:臥室打頭

三國正史中貌似沒有曹操在赤壁之戰快被抓住的記載。

在三國演義中,我覺得關羽義釋曹操確實不太好,曹操死後北方必然大亂,雖然孫權等人在這場大亂之中可能獲利更大,但對於劉備,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比曹操霸佔北方更好。劉備最大的優點就是鋼鐵意志,一輩子都在戰鬥,真正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說白了就是劉備比較「耐磨」,對於這種耐磨的人來說,天下越亂越好,而後來曹操在北方站穩腳跟,孫權在東南站穩腳跟,劉備就很難撼動他們的優勢了。

總之,如果曹操死於赤壁之戰,最大的獲益者應該是孫權,但對於劉備來說,也比曹操不死更好一點。

12樓:星星碎語

嘿,真能捉住曹操就不要獻帝了,挾天子令諸侯還不如挾曹操令天子,曹家都聽我的,天子算啥,還有也輪不到諸葛捉,你把劉大耳放哪了,手長過膝你以為開玩笑的,信不信就用長手扇你兩巴掌!

13樓:Yue Liao

山陽公載記曰: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

」備尋亦放火而無所及。(《武帝紀》)

見上,按歷史來說,答案很簡單,劉備沒追上。

按演義來說,答案更簡單:歷史上沒逮住,演義加戲不改關鍵事件結果。

14樓:嚶嚶英

娘嘞,廣大網友的腦洞從來沒讓我失望過,這別緻的小建議,亮亮的主角光環都快撐不住了。

讓我們晃晃小腦袋,在清脆的水聲中思考一下:

1.拿皇帝換丞相?

我見識少,不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能不能找出拿皇帝去交換人質的故事。就算真的生擒了曹操,也是別的人撿漏,代替曹操挾持天子,要是有條件南征,可能還拿給曹丞相報仇當個興義兵的旗號。拿獻帝換人質這個事天下共誅之都合情合理吧?

2.曹老闆豐富的跑路經驗,逮住他很容易嘛?

我們最熟知的就有曹昂曹洪讓馬給他,許褚互送他跑路等等各種各樣的逃跑經歷。不是黑老曹,是說萬軍之中生擒主帥,諸葛亮多神能有這把握?老曹又不是拿個捕鳥簸萁就能逮住的。

3.季漢和曹操的實力差距只差乙個漢獻帝?

假設老曹真就那麼被生擒了,還真有個腦殼進水泥的把獻帝打包帶走換人質了,蜀漢也不可能連「皇帝的軍隊」一起帶走,況且那根本不是皇帝說了算的兵力。萬一漢室宗親的名義兜不住了,再被安個謀反的罪名,要不了命也沒好處。

辦不到又划不來的事做它幹嘛?給人生找點刺激?

15樓:heavens0702

我覺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作用在那個時間段已經很小了,天子基本就是個擺設了,他的命令不好使了。

另外如果曹操死了或被擒,東吳就會感覺時機到了,因為那時候劉備的實力很弱,對東吳來說,越早滅之越好。

赤壁之戰,華容道那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啥還是派關羽最後追殺曹操?

saintzeustm 三國演義創作的,正史沒有 諸葛亮這麼安排是讓關羽欠他的人情,折煞他的傲氣威風,好讓他今後更服從,柳樹集團關羽是不大服諸葛亮的,地位又那麼高 沃德天辣麼帥 因為曹操死了之後,曹操集團會將矛頭懟向劉備集團,孫權就會坐收漁翁之利,進而席捲天下,劉備那時候是打不過孫權的,放了曹操,成...

周瑜領導並指揮的赤壁之戰,為什麼會讓諸葛亮拿了FMVP?

子弈 那你看說得是演義還是正史了。演義裡面羅貫中屁股偏的挺蜀漢。諸葛亮能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奇異技能。多智近乎妖,周瑜自然比不過。正史裡面的諸葛亮就沒那麼高光了。孫權集團是孫劉聯盟絕對主力。領導戰役的周瑜,聯合孫劉的魯肅,詐降的黃蓋等功勞都比諸葛高。 李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如何看待赤壁之戰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放走曹操

張叄 按照演義的說法是劉備勢弱,怕孫權獨大。按這個邏輯沒有問題。但是有乙個問題就是不能深究。假如劉備想,1 關羽跟曹操關係好有情可原,諸葛亮你為什麼要給關羽這個人情?2 曹操是念關羽的好,還是諸葛亮的好?反正沒有劉備什麼事兒。所以,不管怎麼猜這都是演義不好往深處寫的地方。就像演義的情節裡一樣,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