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吃貨?

時間 2021-05-08 10:17:20

1樓:war

汪曾祺可以算是乙個純純的吃貨了。他寫的文章,《五味》,《生活是很好玩的》,《人間草木》等都是與吃有關的,各地美食,尤其是各地特色,他最愛吃也最愛寫,他本就出自美食聞名的高郵,所以也不奇怪他對吃的熱愛。他臨走之際,都還想喝一口最愛的茶,但是當他的孩子把茶泡好端來,他已然離開人世,但這不能算是遺憾,因為美食帶給他的慰籍已然隨他去到了天堂

2樓:

何曾,字穎考,魏太僕何燮之子。武帝襲晉王位,何曾為晉丞相。晉武帝踐祚,拜太尉、朗陵公。

每次見晉武帝,不吃御廚做的菜,要自己帶廚子做,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3樓:cc li

愛新覺羅·載洵(2023年-2023年),俗稱洵貝勒,道光帝之孫、醇親王奕譞第六子,光緒帝之弟、宣統帝之叔。初封輔國公,後晉奉恩鎮國公。2023年任籌辦海軍大臣,2023年任海軍部大臣,長相酷似金正恩。

2023年,載洵和海軍提督薩鎮冰赴歐洲考察海軍。考察團在德國期間,某次德皇室邀其參加宴會,載洵剛啃完乙個肘子和6、7個饅頭,酒飽飯足,拒絕參加,經薩鎮冰以及中國駐德公使蔭昌軟硬兼施的勸解後才勉為其難地出席。

4樓:明月清風我

最服蘇軾,被貶海南很少吃到肉,哀戚戚的告訴他弟弟,哥哥我在這兒「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然後有一天他兒子蘇過做了山芋粥,蘇軾一喝哎呀怎麼會有這麼好喝的粥呢不寫個詩夸夸我兒怎麼行呢,馬上開心的寫了一首,題目叫巜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粥羹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酏則不可知人間絕無此味也》,對,我們就是這麼長的名字。

5樓:小姜香菜

張仲景,相傳「醫聖」張仲景發明了餃子。

有一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趕上家鄉南陽流行傷寒,許多窮人耳朵凍爛了,甚至病死。張仲景心裡難受,就叫弟弟在空地上搭棚子醫病。冬至那天,他架大鍋煮「祛寒嬌耳湯」,分給窮苦病人喝。

「祛寒嬌耳湯」是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研製的。把羊肉,辣椒,祛寒藥放進鍋裡煮熟切碎,用麵皮包餡做成耳朵狀的「嬌耳」,放入鍋裡煮熟,每個人分一碗肉湯兩個嬌耳,病人服用過「祛寒嬌耳湯」後,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凍傷跟著也就好了。

為了紀念張仲景搭棚為窮苦人醫病,民間漸漸形成了冬至吃「嬌耳」也就是餃子的習俗。張仲景,不僅發明了美味的餃子,還造福了窮苦的百姓,是真的吃貨呀!

6樓:

說個冷門

鄭板橋板橋大叔喜歡吃狗肉。這是背景。板橋大叔為人風雅,最瞧不起富商鹽商那類,也就是現在的土豪。這是第二個背景。

因為瞧不起土豪,土豪重金求板橋大叔的字畫都求不到,但是富商如果智障是不可能成為富商的,聽說板橋大叔愛吃狗肉,富商心生一計。一日板橋大叔在一條小巷子走,心情記不得了,但是起碼他聞到飄飄渺渺的狗肉味時心情是滿滿的驚喜(這樣看來感覺他的小夥伴沒有喜歡吃狗肉的因為說板橋大叔內心狂喜認為找到知音)開心的板橋大叔循著肉味走進一家小院子,院子雅緻,一位老者正在撫琴,板橋大叔不客氣的走過去,不出意外,老者對他點頭微笑,後來他們愉快的吃狗肉,聊天喝酒,板橋大叔吃了一頓滿足的狗肉,感覺不好意思且相見恨晚,一口氣連字帶畫作了幾幅送給老者留做紀念,直到後來富商高興地大擺筵席慶祝自己得到板橋大叔的墨寶,板橋大叔才發現自己中了「狗肉計」。

文人吃貨都自帶萌感,還有乙個是汪老,咦他們好像都是揚州人怪不得我對揚州有好感

7樓:

說個冷門的。《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下附苻朗事蹟載,此人善識味,食鹽能吃出生鹽與熟鹽之別,食鵝能知其毛色,世稱「苻朗皂白」。這和只是吃的多、吃的花的那些人有本質區別。

筆者看後認為,吃貨的最高境界就是取代光譜儀。

以下為原文:

苻朗,字元達,堅之從兄子也。

………又善識味,鹹酢及肉皆別所由。會稽王司馬道子為朗設盛饌,極江左精餚。食訖,問曰:

"關中之食孰若此?"答曰:"皆好,惟鹽味小生耳。

"既問宰夫,皆如其言。或人殺雞以食之,既進,朗曰:"此雞棲恆半露。

"檢之,皆驗。又食鵝肉,知黑白之處。人不信,記而試之,無豪釐之差。

時人鹹以為知味。

8樓:

先人啊,飛禽走獸,無所不吃。

1.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鳥(chang)付鳥(fu),食之無臥。

2.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3.英水出焉,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4.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

5.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靡蕪,名曰杜蘅,可以走馬,食之已癭。

——《山海經》

祖先的思維活動

咦,這只鳥長的真奇怪,嚐嚐味道咋樣。

這只狐狸尾巴真多,叫的也好聽,一定很好吃!

啊,這裡有條魚!!!

好想吃東西啊,咦,有兩顆草,且嚐嚐吧……

9樓: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陳吳羹些。

胹鄨炮羔,有柘漿些。

鵠酸臇鳧,煎鴻鶬些。

露雞臛蠵,歷而不爽些。

粔籹蜜餌,有餦餭些。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屈原:《楚辭招魂》

10樓:

我來開個玩笑:

《氓》裡面的女主一定很喜歡吃桑葚,所以寫道:「於嗟鳩兮,無食桑葚」,大概意思是「你們別吃姐的桑葚!!!」

還有就是春秋時乙個叫司馬期的吃貨,因為某國君不讓他喝羊湯,心生怨懟下,用計謀滅了該國的國君。。。境界如此的吃貨也是蠻拼噠~

11樓:何足道

東莞人劉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這廝愛吃瘡疤痂,還吃出了鮑魚的味道………

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吃貨行為給我們創造了乙個新成語,流傳於世,就是那個「嗜痂之癖」。

12樓:王斯文

古龍。。。

喝酒硬生生把自己喝死,死了以後還在棺材裡放了四十八瓶白蘭地,為防盜墓,還把酒瓶蓋開啟。。。

好吧我承認這是倪匡的主意。。。可這老胖子也是晚上不寫作的人物,因為古龍會邀他去喝酒。。。

13樓:北海怪獸

必須張大千畫師啊,張大千除了畫技高超之外廚藝也是非常之高終於有能回答這樣問題的機會啊先佔坑再來答第一次使用華麗麗的分割線

14樓:

必須是查爾斯·多默里啊,詳見

查爾斯·多默里,「

他創下了一年吃掉174只貓的紀錄。雖然不喜歡吃蔬菜,但要是沒能找到其他食物,他會每天吃掉4至5磅(1.8至2.3公斤)的草。 」

15樓:孤窮

直接想到死的最離奇的國君,衰人啊!

《左傳》寫晉景公之死,八個字,「將食,脹,如廁,陷而卒。」

晉景公病,招巫醫,答:「恐怕吃不到今年的新麥。」

景公不屑,道:「麥子月內就熟,如果嘗到了新麥,你就是死罪!」

不久,麥子收割,景公讓御廚把新麥做成粥,並招來巫醫。

景公說:「新麥在此,我吃給你看?」

正準備吃麥粥,忽覺肚子脹,上廁所,不小心跌進茅坑,死了。

16樓:蔡要要

梁實秋真的是乙個大吃貨。。。。

專門寫吃的書有《雅舍談吃》味至濃時即家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他的文章裡都有談到吃的。

好,這也許只能彰顯梁實秋小資情調,但最讓我認定梁實秋是個吃貨的一篇,是他悼念亡妻的《槐園夢憶》。裡面很多回憶都和吃食相關,尤其是下面一段:

季淑在道旁小店就食,點菠菜豬肝一盤,孩子大悅,她不忍下筷惟食餘瀝而已。

這是梁實秋回憶亡妻程季淑帶孩子乘車南下和他會合路上的艱辛,錢糧不足,季淑心疼孩子,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吃。

但是這清晰的菠菜豬肝四個字,就出賣了梁實秋的吃貨本色!!記得如此清晰,我不知道你們懂不懂那種吃貨的心,很多事情,都是和吃的東西依依相關的。

我不是腹誹梁實秋思念亡妻之心,但是菠菜豬肝,哼,他一定在和季淑談起往事的時候想到過,那盤菠菜豬肝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17樓:浪裡白條

汪曾祺先生!!!!! 五味傳送門→_→http://

18樓:豬提公尺

慈禧算嗎小時候看一本書上乙個慈禧的宮女回憶的慈禧特別會吃花把荷花花瓣裹麵粉炸熟做零食又香又脆還有玫瑰花瓣做成玫瑰醬至今我還對炸荷花充滿憧憬。為了美容每個月按時吃一次珍珠粉。葉廣苓的豆汁記上也說老佛爺吃完了飯出去散步走不了多遠想吃什麼廚子就得隨地支鍋現做。

還特別喜歡吃剛出鍋的烤鴨要咬一口就流油的。 後來因為貪吃太油膩的東西拉肚子死掉了

19樓:一百萬噸的木頭

有朋友提到金聖嘆丫的確是個逗逼

「鹹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是他寫的什麼時候寫的呢被關在死牢裡的時候家人費勁扒拉疏通獄警傳了點小紙條出來以為老爺子要寫點「銀子藏哪了小老婆以後歸誰後事怎麼怎麼安排」之類結果居然開啟是一菜譜吃貨的心怎麼理解的了

20樓:

我想起一位史實級的作死吃貨。

日本國民級的歌舞伎演員阪東三津五郎。

2023年,他和幾位朋友在料理亭吃飯,其中一位點了河豚的肝臟。在當時的日本,河豚的肝臟也因為劇毒禁止販售的,所以即使是阪東三津五郎也沒有吃過。當時總共送上了四人份,但只有阪東三津五郎面不改色地吃了自己的乙份,抬頭看到朋友沒有一人敢動筷子,便說:

你的還吃嗎?

然後便吃了四人份,是夜,卒。

21樓:王潔玲

想到了丐幫幫主洪七公,為人正義且機智,生性貪吃,曾經因貪吃誤事,自斷其右手食指,故也稱「九指神丐」 ,

,郭靖在學了十五招「降龍十八掌」之後,向他叩頭,他就點了郭靖的穴道,把四個頭叩還給郭靖,還說:「住著,我教你武功,那是吃了她的小菜,付的價錢,咱們可沒師徒名分。」

22樓:李小川

如果能算近現代的話,我會說汪曾祺。

他自己說過什麼都要嘗一點的。而且還可能保持著」吃過最多種類土豆「的記錄。

關鍵,他還寫了那麼多吃的文章。大學食堂飯菜爛,吃飯的時候就回想那些文章下飯。

23樓:王浩帆

西晉張翰,字季鷹,在洛陽當官,秋天來了,想起家鄉鱸魚和蓴菜的味道,毅然辭官回家。

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後來辛棄疾有詞:「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24樓:天雨白

我覺得他可真是個吃貨。看過書的人就會知道它的書中到底描繪了多少種美食,而且還都是有名字的美食。甚至有人想復原金瓶梅中的美食。

如核桃肉、水晶鵝、釀螃蟹,所製之麵點雜食,如艾窩窩、雪花糕、酥油泡螺,所飲之茶酒,如六安茶、羊羔酒、麻姑酒,等等

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把視線集中於市井群體,繪就一幅生動的明末「清明上河圖」。

尤其是西門慶日常生活場景的描述,對研究明代的飲食文化有著特殊的價值……

一根柴燒製紅燒豬頭。將豬頭洗淨血汙,火筷子燒紅,把豬頭的口腔、耳朵、鼻孔都燎個遍後再洗淨。豬頭下開水鍋汆一遍除去血汙。再找出兩個錫做的盬子(即很深的、專門用來燒燉食物的大鍋)。

將豬頭放在盬子裡,加入清水、花椒、大料、羊角蔥、黃酒,將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農家大醬,將另外的乙個錫盬子緊緊地扣在燉豬頭的錫盬子上,用錫箔紙封嚴。

封好以後,只用一根長長的柴火放在小灶內,不用兩個小時,油亮亮、香噴噴、又酥又爛的紅燒豬頭就可出鍋了。

在這期間,將大蒜搗成蒜泥,單獨盛在小盤中。用大玻璃透明盤盛好切片的豬頭肉,熱騰騰豬頭那濃郁的醬香伴著豬頭肉特有的濃香立刻瀰漫了整個房子!

羊角蔥汆炒核桃肉。北方的冬天是漫長而寒冷的,人們將大量的蔬菜儲存起來。深秋時,人們就將大蔥捆好,一排排碼放在屋簷下,草簾蓋上,整個冬天就可以食用了。

但到了春天,總會有一些零散的老蔥未吃完,生出的嫩芽彎如羊角,就是羊角蔥。

將豬肉切成薄片,用花刀打出花紋來,和澱粉、蛋清、鹽拌勻後醃漬一會。雞湯燒開,把醃好的肉片用雞湯汆熟即為核桃肉,撈出,羊角蔥油鍋爆熟,再放入核桃肉就可食用。

奶罐子酥烙拌鴿子雛。這道開胃冷盤,是李瓶兒帶到西門府的。她出生於河北大名府大戶人家,常有草原游牧民族來大名府做生意,把此菜帶入。

先將鴿子用傳統方式滷熟、晾涼,將鴿肉撕下用酥酪加上鹽拌好,因為酥酪有些酸味,使得此菜很開胃。

荷花餅(山東烙饃)。磚頭支起鏊子,備好蒲草墊子、麥秸、案板。一人將和好的麵糰在案板上揉筋道後,讓它醒一會。另一人坐在了鏊子前,麥秸點成微火,慢慢將鏊子烤熱。

麵醒好後,將麵糰揉成粗細適當的長條,切成小麵劑子,左手拿起乙個面劑子,放在手邊,右手攥紡錘狀擀麵杖,擀麵杖向劑子上一推一擀,面劑子轉三下,小餅樣子就出來了。

兩手抓住擀麵杖的兩頭,用手一推,小餅自動在案板上轉動起來了。變魔術般,一張雪白的薄餅坯子就出來了。就勢用擀麵杖將薄餅挑起,順手撂在旁邊的鏊子上。

鏊子旁邊的那位連忙將餅攤好,攤勻,轉眼間薄餅起了小泡,冒起了蒸汽,立刻用小竹片將烙饃翻個個,稍微烤一下,一張烙饃就做好了,將它擱在旁邊的高粱排子上。

擀杖如飛,雪白的麵皮猶如上了發條,又勻又快地轉動著。鏊子前的那位快速翻餅,上下翻舞,很快,高粱排上堆成厚厚的一疊烙饃。

蘭陵笑笑生寫作《金瓶梅》的前後,正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鼎盛期。隨著社會經濟和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國飲食業在明末極為繁榮。

大城市的酒店、茶樓和點心鋪鱗次櫛比,北銷南運的商販人來客往,蜂攢蟻聚,形成了風味殊異、各具特色、流派迥異的飲食文化。

上面提到的美饌佳餚和麵點雜食,是《金瓶梅》美食的冰山一角,書中還提到了許多乾鮮果品、美酒、香茶,這些獨特的飲食,讓我們可以窺見明末富裕人家生活的一斑。

還有一本書叫做《金瓶梅飲食譜》作者邵萬寬、章國超

不要說我是個壞孩子。

什麼樣的人看到的就是什麼東西。

吃貨看金瓶梅是在看美食。

情痴看金瓶梅是在看情慾。

史家看金瓶梅是在看歷史。

哈哈哈。

不過還是要感嘆一句:食色,性也。

能把食與色完美結合的。也只有金瓶梅了吧。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吃貨名人?

東方潛龍 金聖嘆。此君在斬首前隊自己的兒子說,記住,豆腐乾和花生一起嚼著吃,能吃出火腿的味道 這話倘若是平時說說本也毫無問題,但是他當時馬上就要砍頭了,跟家人生死離別之際,居然交待的是這件事,可以想想,如果黃泉路上有火腿吃,就算死一百次也願意了吧! 我家有只巴扎黑 吃河豚,寫詩。吃完河豚,老蘇說 值...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美女間諜?

東月 川島芳子。原本她是大清的最後乙個格格,但由於和親遠赴蒙古,後面輾轉去了日本,被乙個名叫川島浪速的日本人收養,後面回國,成了一名交際花,也是臭名昭著的叛國女間諜。 孤獨的人 我曉得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生於今天的浙江省諸暨市的乙個小鄉村的西施,在越國被吳國打敗的時候,被越王勾踐送...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嘴炮事件?

長命百歲赤松楓 說個島國的 嘴炮主角就是橋段時間特別火的大河劇 真田丸 的男主角真田信繁此人打過最大的嘴炮就是在大阪 今大阪 夏之陣時候,用3000殘兵懟廢了伊達政宗先頭部隊片倉重綱隊,然後叫囂 關東軍百萬人無一真男兒!結果龍蝦哥第二天天王寺之戰就被德川家康叫小弟圍著圈踢,最後在安居神社被人割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