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管樂器為什呢會彎折很多圈?

時間 2021-05-08 10:16:19

1樓:Fince

管子越長越大,聲音越低。實現低音效果不是不可以直著,但是直著最低就是巴松了,你看低音薩克斯,喇叭口還得翻過來折一下不是。反正當時西方工業革命,大家都巴不得把管子折的越花裡胡哨越好,最後穩定下來形成了幾種固定的形式。

2樓:零點樂乀對

這就是聲學理論了,人們發現環型管道對聲音的改變有很大影響,才發明了像薩克斯風這種管樂,環管樂器發出的聲音通透,洪亮,磅礴,很有穿透力,和笛子這種直管樂器的聲音完全不同。現在聲學對這些都有計算方法的,和管材質,壁厚度,環直徑,管直徑,管道長度等緊密相關。

3樓:

最核心的原因是,銅管的發音邏輯和木管不太一樣。

木管使用相對粗短,換句話說,長度和內徑的比例沒那麼誇張的管體,這樣的管體相對來說振動音色厚實一些(但具體主要取決於發音源的型別),並且聲學特性上,較難吹出發出太高的泛音,因此,遍自然地順著這個邏輯,通過開孔獲得乙個八度的完整音階,再用第

一、第二泛音將這個音域倍增。當然,使用第三以上的泛音可以進一步增加高音音域,但是由於聲學特性關係,這些音更難吹奏,音準和音色往往也不夠理想,因此隨著泛音的公升高,實用度也依次降低。

而銅管則走另一套邏輯,他使用的是細長管體,獲得了極易吹奏較高泛音的效能,同時,他也嚴重犧牲了吹奏基音和個別較低泛音的穩定性和易吹度,因此,它們也順理成章地被設計成高度依賴較高的泛音的工作模式。了解自然泛音列結構能很容易地知道,越高的泛音,間隔越近,這也就為銅管不需要為乙個八度十二個音分別設計有效氣柱,直接使用間隔很近的泛音,利用更簡單的閥門結構組合改變出幾種管長就能補全音域內的所有音。不過由於使用更高的泛音進行吹奏,那麼要吹出同樣的音域,它的基音就必然低得多,因此管體自然長得多。

因為不同的設計邏輯,他們的結構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孔、鍵的設計是後期人為優化,而最根本的部分還是體現在管體的粗短和細長差異上。銅管樂器因為太長了,拉直的話非常不便於攜帶和演奏,也不利於鍵閥設計,而銅管因為其明亮的音色,往往使用金屬製作,剛好比木材適合彎折得多,綜合多方面考慮,把它們轉圈摺起來是利大於弊的。除了解決原理需求以外,還至少額外帶來了這些好處:

體積更小巧,鍵閥等機械結構更容易工作,多彎結構多次反射並削弱高頻柔和音色(參考長號和圓號的差異),由於全管都在演奏者掌握範圍中,可以方便地進行管體伸縮、號碗遮蔽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