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寬容設計,到底是一種「理念」,還是一套「理論」?

時間 2021-06-13 16:11:52

1樓:

在秦嶺隧道重特大事故發生後,有專家基於美國提出的「寬容設計理念」對事故路段的隧道設計、路側設施等提出了質疑:

參閱:秦嶺隧道交通事故|交通專家:亟需寬容性道路設計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寬容設計存在只是邏輯錯誤,只是」錦上添花「的一種理念,並非指導工程設計與建設的理論,不能基於理念來評價道路與設計:

參閱: 「8.10」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思考——寬容設計是遏制事故的靈丹妙藥嗎?

參閱: 「8.10」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思考—再論事故與道路的關係

參閱: 《寬容性道路安全設施設計理論與實踐》

而反對的聲音是:

參閱: 對《寬容性道路安全設施設計理論與實踐》一文的個人認識

那麼,寬容設計到底屬於「理念」的性質,還是「理論」的高度呢?

對「理論」的解釋是: 理論是指由若干人在長期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智力成果(分領域)。科學理論是系統化的科學知識,是關於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的相對正確的認識,是經過邏輯論證和實踐檢驗並由一系列概念、判斷和推理表達出來的知識體系。

本人贊同mountain的觀點,道路寬容設計只是一種理念,還沒有上公升成為一套理論體系。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長期以來,大家關於道路寬容設計理念都普遍稱之為理念,或者新理念。

2)參考、對照其他的工程設計理論(科學理論),一般能稱為理論的,都是有相對完整的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一些的原理、方法;理論與工程實際相結合時,用理論方法來描述工程問題、以及評價理論或技術成果所需要的設計指標、評價模型等。這也符合詞典上對「科學理論」的解釋,即理論必然是一套「知識體系」。

3)正像mountain文章裡面提到的,目前還沒有資料或研究者,能完整地闡述關於道路寬容設計的這些內容。

單身到底是一種選擇還是一種無奈?

已登出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僅僅是選擇,跟無奈沒有關係,之前有個答案提到的,一部分鑽研學識的大師例如哲學家 科研人員就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他們所鍾愛的事業中,選擇單身到底。這是他們主動選擇的,沒有無奈。或者一部分決定好單身的人,也是只有選擇,沒有無奈。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只有無奈。他們敢於追逐所愛,...

關於城市設計,到底是理念先行還是效果圖為王

開心 怎麼說呢,城市設計肯定是理念最重要,效果圖只是對規劃理念的乙個展示,用來把理念和規劃思路更直觀的展現出來。至於為什麼現在效果圖會這麼重要。其實決策者是不懂規劃的,你和他們說思路說理念說願景無異於略略略略,而效果圖這種東西嘛,誰都看得懂,也更加直觀,所以看上去就是效果圖重要咯。 smill啦啦啦...

BIM到底是行業的未來還是一種途徑

瀾鑫海BIM Bim到底是行業的未來還是途徑?這是乙個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首先,bim技術從長遠看,是建築業發展的大勢所趨。Bim是一門專攻於建築資訊技術相結合管理的控制技術,整體的建築業在傳統管理模式上,很容易造成施工浪費現象。而利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大力節省資源,還能夠實現前期策劃 設計,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