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對你的大腦有什麼作用?

時間 2021-06-10 02:30:02

1樓:亦書亦影

早在20年前的科學研究中,科學人員就發現人的大腦是可以不斷再生的,而再生的神經元可以強化心智。當我們每個人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如新的語言、新的技能、回家的新路徑,還有當看見一張張新面孔時,大腦顳葉神經元都會倍增。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解讀了閱讀對大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行為可以在大腦顳葉內累積資料。

通過讀書可以在大腦的顳葉內不斷累積資訊資料。顳葉是大腦中掌管人的記憶、聽覺和視覺的地方,具有儲存本人「經歷」的功能。也就是說,讀書等於增加自己的經歷。

當我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需要眼睛、大腦配合使用,甚至還會調動感官、想象力,我們對書籍主人公的經歷感同深受;對文章作者的想法產生理解和共鳴;對作者的經歷發表感嘆,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都在我們的大腦中逐漸變成資料,成為了自己的經歷。

2、「閱讀」行為有助於大腦分泌多巴胺。

人在遇到快樂的事情時,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很顯然的,當我們感到快樂的時候,我們很本能的會願意在體驗一次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大腦在分泌多巴胺的時候,大腦神經元的迴路得到鍛鍊,心智得到強化

這也解釋了通過注射興奮劑獲得快樂進而形成依賴的原因。與閱讀行為不同的是,注射興奮劑是從體外提供多巴胺,大腦得不到鍛鍊;而閱讀是大腦分泌多巴胺,是一種自然的過程。

當我們重複做一件事情時,我們經常會感覺無聊,多半是因為這件事情對我們的挑戰不足。閱讀是學習新事物的一種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要嘗試理解作者的意圖、掌握作者慣用的表達方式,這些對大腦來說都是挑戰。大腦具備化辛苦為快樂的機制,適度的挑戰可以讓你感受到快樂。

3、書籍磨鍊語言,鍛鍊大腦。

人類終其一生都在使用語言。乙個人能不能準確的表達自我,體現在語言上;乙個人能不能把握情感體現在語言上……因此語言能力的差異決定了人在感受事物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面對世界的行動方式以及與他人的交往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詞彙和表達方式,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更好的了解和表達自己;更可以自然而然的熟悉和記住作者的語言習慣、詞彙用法,可以領悟作者的語言風格。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以大量的科學實驗案例證實了「父母的語言是決定孩子特定神經元迴路的優勢、永續性和修剪其他神經元迴路的必要刺激因素。父母的詞彙量和說話的方式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可以磨鍊語言,刺激神經元迴路再生,進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鍛鍊心智。

經過多次反覆校對、凝結作者數年心血的優質的書籍最能磨鍊語言。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指出:「乙個極為可怕的事實是,看乙個人的文章就可以了解他頭腦的聰明程度。」因為文章反映了乙個人的見解、深度、視野格局、語言……等等。

所以我們要多讀書,並不斷的磨鍊自己的語言能力,因為讀書對人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需要時間來慢慢體現,不要指望一本書就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乙個人。

4、知識在大腦內發酵和成長

閱讀並不是將資訊原封不動的複製到大腦。它在進入大腦的過程中,驅動了人的喜怒哀樂,豐富了人的體驗,獲知了他人的內心世界。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指出「讀書並非在獲取到資訊之後就可大功告成。人獲得的知識會跟自己過去與未來的經歷相結合,產生新的意義,並在不知不覺中發展下去。只有經歷了這種不斷發酵的過程,知識才能在人的頭腦中沉澱下來,形成』智慧型與見識』。

知識在大腦內發酵和成長的具體形式我們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們會有對某些情境「似曾相似」的感覺,這是知識在大腦內發酵和成長的乙個具體例子。

比如,當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會說「讓我想想」,在想的過程中,大腦內的資訊就會自動的產生各種鏈結,進而形成決定人類行動的「感覺」。

5、書籍的衝擊會帶來思考契機

周國平老師有一次在做客樊登讀書時說道:「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找尋人生有沒有意義的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而讀書就是尋找人生意義的最佳方式。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苦惱與糾結,在閱讀時也會遇到各種的困惑與不解,而這些正是大腦成長的契機,每跨越一次,人生就會成長一次。

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指「讀書時產生的苦惱與糾結——這種精神上的動搖,是大腦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閱讀書籍可以培養聰明的頭腦

大量的閱讀可以讓人「站得高,看得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因為站在了大量(書籍數量)的基礎上,人的眼界就會變得很高;因為站在了更廣闊的平台上(大量的閱讀領域)的基礎上,人看世界的角度就會變得更寬廣。

而「深度」和「廣度」是頭腦變聰明的必要因素。

「書籍」是一種「危險性」的事物,因為很多的書籍中都包含著顛覆人類文明、違背常人常理的事情。一本書有時要勢單力孤地與當時世間所持的「常識」進行抗爭。頭腦的聰明程度與危險性相關,在「危險與現實」微妙的平衡中求得生存,才能夠稱為真正的「智慧型」和「聰明」。

比如《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竟然能夠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拋家妻子、遠走他鄉,過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這樣的書籍既是對人們的警醒,也是對世人的警示:警醒人們內心要心懷夢想,並為之努力奮鬥;警示人們是否應該向斯特里克蘭拋家妻子、無所顧慮一樣去追尋夢想。

所以,我們還是要多讀書,還可以嘗試用茂木健一郎在《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這本書中的閱讀方法、書籍選擇方式來閱讀和選擇書籍,鍛鍊大腦。

2樓:史毅

這個點代表了乙個想法。

點之間的一條線表示思想之間的聯絡。

然後,它可以幫助你連線這些點。

你擁有的聯絡越多,你越了解你周圍的世界。

保持連線點。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質疑讀書的作用?

拿種田舉例,讀書好比肥料,人生就是苗子,不使用化肥的,長的好的苗子也有,但是總沒有有化肥的苗子好得多 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人多了很多書,卻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派上用場吧,不過技多不壓身,多看多學總歸是有好處的 假讀書和真讀書的區別,假讀書自然沒我們,真讀書能把書中知識進行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你說有用...

讀書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等待變身的小羊人 別太功利。讀書真的就只是一場旅遊。你的思想在路上,書可以帶你去穿越。這就是最大的意義。當你老了,躺在椅子上,曬著太陽,還可以看看書,你就不會孤獨,即使走不動了,你的思想和心靈還可以走的更遠。這難道還不夠嗎? 山尋 內心變得寧靜了強大了,面貌變得更美了,看待事情客觀了,碰到問題更淡定...

了解校史對我們有什麼作用?

文化茶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培養精英人材料學家頂尖學者的地方,了解校史便知道國家的變遷,學校対人類的貢獻,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半隻狍 嗯,如果有很長的校史,那這學校就很厲害啊,妥妥的可以提公升自豪感啊。額,如果校史很短,學校也沒啥成就,那,也可以提公升自我認知,學會謙虛啊。哇,忽然發現了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