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昌祺的經典電動力學上看到,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所以把B叫做磁感應強度,而不是磁場強度,是什麼原因呢?

時間 2021-06-03 10:03:00

1樓:

哈哈哈哈,我喜歡這方式~~

高中學物理看到這段的時候我也想過,問老師得到一句「這跟我們所學無關」╮(╯▽╰)╭

依稀記得看書上注釋,「磁場強度」單位是I/m,所以自我估摸與電磁感應的發現有關。

奧斯特發現通電的電線能使磁針偏轉,而且與電流強弱成正比、與磁針與電線距離成反比。所以乾脆就直接以「電流與電線與磁針距離的反比「作為「磁場強度」的定義了。

2樓:

在很久很久以前,電磁學研究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黑暗時期,最先建立的關於磁現象的理論叫做磁庫侖定律,它基於一種磁荷觀點,即認為磁場是一種和電場對稱的東西,電荷激發電場,磁荷激發磁場,而且兩個磁荷之間的受力和電荷的規律差不多,滿足磁庫侖定律:

於是後來隨著場的概念的引入,與電場平行地定義了乙個磁場:

於是磁場強度這個詞就給了。後來呢,人們發現磁場是電流產生的,電流激發的磁場滿足畢奧-薩法爾定律,但引入的這個場和原本定義的磁場強度顯然不同,於是由此引入的磁場強度就被稱作了磁感應強度

雖然後來我們發現,磁荷不存在,磁場和電場其實是乙個東西的兩個方面,但名字也就沒有去改了。

怎樣學好電動力學?

Echo的胡蘿蔔 1要抓住核心,即麥克斯韋方程組。2別太糾結數學,要重視物理概念的理解。每做完一道題,要分析結果揭示了什麼物理現象。當然學好電動力學,數學物理方法是基本的數學功底。3如果真啥也學不會,就把書背下來吧,總會有用的。 時間座標 了解假設,比如光速不變性。從這裡開始幻想,如果光速不變會產生...

為什麼恩格斯不把經典電動力學而把細胞學說列為19世紀三大科學發現之一?

GingerRomeo Lee 細胞學說是基礎教育中人人皆知的乙個內容,而電動力學只是物理專業必修的一門理論物理分支。非物理系的人一般沒有機會系統地學習理論物理,而恩格斯是哲學家,沒有專業物理學背景。 但是,首先是三大發現使我們對自然過程的相互聯絡的認識大踏步地前進了 第一是發現了細胞,發現細胞是這...

如何理解電動力學中映象法解題的思路?

EricWang 蒟蒻,新高一,初學電動力學部分,日常胡思亂想的時候冒出的點子在數學的的平面幾何中有Apollonius圓的性質。這一點性質表明,對於平面內兩個定點,並給定乙個正比值,則所有到該兩點距離為該比值的點所形成圖形為圓,特別地,比值為1時,圖形退化為中垂線。在比值不為一時,Apoll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