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對相對論鐘慢效應的微觀解釋錯在何處?

時間 2021-05-29 22:42:15

1樓:陳雪明

時間不可能變快或變慢。

速度是相對的,A物體相對於B物體的速度v1,相對於C物體速度v2,相對於無數多的物體有無數的相對速度,難道A物體有無數的時間?

質速關係也是荒唐的。

同樣的道理,速度是相對的,A物體相對於無數多的物體就有無數多個相對速度,難道A物體有無數多個質量?

荒唐不經!

2樓:點選確定

物體要獲得高速必須先有加速過程

首先在速度的理解上出現了問題,物體獲得高速其實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換乙個參考物就可以了。

簡而言之,你還是潛意識裡設定了絕對空間的概念,認為A相對於B變快的本質是A相對於絕對空間C加速了,B相對於絕對空間C速度不變。

想象一下,A和B和C在無垠的太空中相對地球高速同向同速,對於地球來說,ABC在高速運動,但是對於在無垠太空中缺乏觀測星球距離的ABC來說,他們仨可從來沒動過,一直在靜止不動的。

倘若我們假定ABC能夠觀測到自己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我們先把C擱置,只考慮A和B,這個時候B突然向著遠離地球方向多了乙個速度。那麼,倘若A和B初始狀態為靠近地球方向移動,在以地球為參考係的時候,對於A來說,A和B都在高速衝向地球,突然B減速了。倘若A和B初始狀態為遠離地球運動呢?

在以地球為參考係的時候,對於A來說,A和B都在高速遠離地球,突然B加速了。

在整個過程中,倘若AB看不到地球呢?A只能以C來參考,從此種狀態下的A角度來看,一開始ABC一起靜止著,突然B動起來了。

所以,你說,B到底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或者,B也挺冤的,明明自己什麼都沒乾,是A和C動了,A憑什麼說是B變了?這個鍋B可不背。

3樓:

所有的真實變慢指的就是指測量結果變慢。

因為真實必須依賴測量,或者說真實本來就不可能知道。

那些說真實變慢不是測量變慢的人,你倒是說說你是怎麼通過不測量了解真實的?這種基本的邏輯都沒想通??

實際上,相對論說的時間變慢就是指測量時間變慢,也就是真實時間變慢。注意,這裡的真實時間,不是指腦子裡想的抽象時間。實際指的就是乙個描述週期變化速度對比的標尺。

實際就是運動導致了系統內所有變化週期變慢,當然包括鐘錶,也包括所有物體自身特徵的演化速度。

4樓:233

你可以建立這麼乙個等價表述,沒有任何問題,只不過你準備怎麼得到「加速幅度」到「對運動的干擾程度」的對映關係呢?難道按照相對論算出來麼?或者直接用公理假設形式給出?

無論怎麼樣都不能比相對論更容易理解吧……

5樓:破曉的餘暉

相對論對時間的影響是客觀的,現在只觀察到對微觀粒子作用,只是因為現在速度太慢,影響太微弱,不是機器故障和干擾,如果哪天人類有能力發射接近光速的飛船,你坐上去兜一圈回來一定會變得比你弟弟年輕。

6樓:

我個人表示同意你的觀點,因為時間的度量就是建立在運動的基礎上的。不過有一點,原子鐘也並不是真正的時間度量(原子鐘變慢是時間變慢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準確的說是相對速度在時間上的微分的差異造成了時間流的相對變化。

7樓:

乙個物體經歷過的時間是其在時空中走過路徑的長度。

從北京經過上海到廣州和從北京經過成都到廣州,雖然最終都是從北京到廣州,但其路徑長度不一樣,這裡路徑的長度就對應乙個物體對應經歷過的時間。

8樓:林博

你想複雜了。

由於存在速度極限,所以物體整體越接近極限速度,其內部粒子在該物體運動方向外的速度分量越小,於是靜止的人看來該物體內部粒子間的相對運動越小,即該物體內部時間變慢。

乙個速度存在極限的假設加中學物理的速度向量分解,可以不用到相對論。

9樓:遙遠地方劍星

不好意思,你的理解是不正確的,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記錄或描述在物理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靠記錄或描述空間位置和時間位置來實現的。日常生活得到的經驗似乎告訴我們,時間是絕對的,無論是你坐在飛機上記錄某個事件的時間還是站在地面上記錄這個事件的時間,似乎都一樣。但是到了上個世紀初,科學的發展終於讓聰明的人類認識到,這個似乎如此堅實可靠的結論是不對的。

事實上,物理世界發生的任何事件,如果一旦你要給它標定三個空間座標和乙個時間座標這四個數的時候,你就必須選定乙個參考係和乙個座標系,而這四個數都依賴於你所選定的參考係和座標系,時間座標也不例外!換句話說,時間座標也是參考係依賴的!由於參考係是乙個相對於觀察者靜止的「框架」(Frame),所以這句話也可以改成「時間座標也是依賴於觀察者的」。

這似乎是同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不相符合,但卻是被大量科學實驗所證明了的。之所以我們日常生活感覺不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同物體相互運動的速度比光速小太多。

現代物理學是這樣看這個問題的:

我們如果把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看作乙個四維時空的話,乙個物理事件就是這個四維時空中的乙個點。同樣,我們也可以把某一時刻的觀察者看作四維時空中的乙個點,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觀察者將在四維時空中劃出一條線,我們稱之為這個觀察者的「世界線」。由於觀察者總是認為自己是靜止的(這也正是參考係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觀察者自己所代表的參考係和四維時空座標系中,觀察者的世界線上的任一點在空間的三個維度的座標都是不變的(由觀察者靜止得到),這也就是說,觀察者認為自己的世界線就是時間座標軸(四維時空中的三個維度不變,變化的只能是第四個維度——時間)。

對於另乙個觀察者,也有同樣的情況。問題是,兩個觀察者之間未必是相對靜止的,因此他們的世界線不是平行的,從而對這兩個觀察者來說,時間座標軸是不平行的,由於空間座標軸要與時間座標軸正交(具體怎樣算是正交,需要涉及閔可夫斯基空間和閔氏度規,不展開說了),因此空間座標軸也是不平行的。這類似於對座標系做了乙個旋轉,特別是時間座標軸也參與了轉動。

從而,當這兩個觀察者對同乙個四維時空的事件賦予四維座標時,得到的四個數不一定是相同的;當這兩個觀察者對兩個四維時空的事件賦予四維座標並計算它們的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的時候,得到的間隔數值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時間間隔不同,我們稱之為「鐘慢效應」,空間間隔不同我們稱之為「尺縮效應」。

總結一下,現代物理學認為四維時空中物體運動形成的世界線(也包括世界面或者世界體)是絕對的,它一直在那,沒有變化。但是由於不同的觀察者選定了不同的參考係和座標系,造成這些觀察者觀察到的這些事件的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互不相同,這才是同時的相對性的本質原因

四維時空是一體的,不存在單獨的乙個絕對的時間分量。這首先當然是理論假設,但也是近一百多年來得到無數實驗證實的科學結論。所以我們今天說,這就是科學的現代物理學理論。

這與你用來測量計時的時鐘的計時原理沒有任何關係

10樓:劉水清

雖然我己經看過一遍巜相對論》了,但是我時不時又會再看它。現在看,愛因斯坦是為數不多的真正運用概念論的高手。他對馬赫原理肯定的同時又對馬赫排斥概念構造、尤其是概念論的思辦精神是批評的。

現代科學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初步完成於牛頓力學,但是從科學歷史的角度看,這種理解是不完整的。應該加上笛卡兒哲學。牛頓力學把概念論的規定性方面發揮得相當成功,儘管他不自覺地運用了一些理性求事物本質的通式法,但是他忽視了思辨思維的另一面:

自由構造,比如意式法。笛卡兒剛好填了這個空白。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恰恰就是牛頓力學和笛卡兒哲學的合理發展的豐碑!

薛丁格甚至公開發文闡明他的方程式可根據當前巳知的波函式就可以知道它的過去和未來。這正是牛頓力學的合理發展。簡言之就是概念論思想。

逾看《相對論》,逾感到概念論的威力。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別的認識論能代替。

11樓:解厚平

任何說時間變慢,停止,或變快的理論都毫無疑問的是大忽悠,無論用什麼方法證明的時間會變慢,停止,或變快都是扯蛋。時間只是事物的發展過程,時間並不存在,誰能讓世界上的萬物停止發展,只有萬物停止發展時間才會停止,誰可以。

12樓:魯新奎

物理時間必然有微觀本原,本質卻仍然是週期性的運變過程,體現在物質波的頻率和頻率的變化中。首先要找到乙個優越參照系,才能避免「絕對的」相對和相對論效應的湮滅——慣性系的孿生子悖論。相對於這個優越參照系,速度的變化體現為物質波頻率的變化。

高速時頻率增大時,時間單元縮小,時間變慢。這是一種對應關係,疑問在於與洛倫茲變換的曲線如何對應。

13樓:

你的思路貼題了,所以我來答一答

時間減慢和運動減慢是等效的,從數學上等效,從物理上不可判斷

做這類思想實驗最好的工具是光子鐘,即一組上下平行的反光板和乙個在其內垂直振動的光子鐘,比如我們讓這兩個反光板的間距是0.15m,並抽成真空

則光子在其內每振動十億次可以計時為一秒,這時我們讓這個光子鐘的移動速度為0.8c,方向垂直於光子的振動方向,這時我們會看到光子在兩個反光板之間振動的向量速度變為了0.6c

因為光子在光子鐘內反光板之間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對速度』變為了原來的60%,所以光子鐘的計時變慢了。

用牛頓體系解釋相對論效應只能做到這一步,再複雜一點就做不到了,比如我們讓這個光子鐘具有乙個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比如10公尺每秒,再讓這個光子鐘的水平速度達到0.8c,那怎樣用牛頓體系得到現在光子中的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從10m/s變為6m/s呢?

用目前的牛頓體系這個真的解決不了,流行一點的說法是這時不能用伽利略變換而只能用洛倫茲變換,呵呵噠

不過不是說做不到,但需要在牛頓的時空體系內增加若干假設,然後就可以了。

後面的東西不是這個回答答的下的,真有想法就去這裡看吧,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當然,這種話題必然是民科的領域,介意勿點

以太與物理學

有空的話可以看這個,然後你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狹義相對論中的鐘慢效應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

krogoth 首先,乙個人什麼都不用做,躺著就能在時空中畫出一條世界線。世界 線有長度,數學上用 類時間隔 來描述世界線中相鄰的兩個時空座標的 固有的 時間長度。類時間隔 在數學上有兩類形式 嚇人的 而愛因斯坦當初看到的估計比 還要嚇人。和不嚇人的 或者是當世界線不是直線,是曲線時,稍微複雜一點的...

如何理解狹義相對論鐘慢的個人問題?

Acaobaby 可能你會覺得一周好漫長,週末遲遲不來。一年又一年看上去過得很慢,在世不過百年。可你要知道在你出生之前已經過了百億年的悠長歲月,能體會的到? 東瓜的作用量 如果我以近0.5c移動向宇宙的乙個參照物我的速度是 0.5c的速度麼?外界的時間相對我比較快所以我到底是不是0.5c 外界會不會...

怎麼理解狹義相對論中的尺縮和鐘慢?

雨中芭蕉 相對論本身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那麼時間空間絕對,就沒有鐘慢尺縮。時間是單一的物理量邏輯上必須絕對,長度是單一的物理量,體積也是,邏輯上空間是單一的物理量,必須絕對,數學邏輯上單一物理量必須絕對,否則無法計算,你的1與他的1不同,這無法理解,數學本身也不成立了。沒有時間的距離,沒有時間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