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文裡動物配的代詞是 它 而不是帶性別含義的 他 和 她 ?

時間 2021-05-11 15:44:32

1樓:思索者

伴隨時代進步總是有很多新事物新名詞出現的。

比如以前尊稱統一可叫先生,現在就繁複多了。

它的出現也是受西學東漸影響,新文化運動要擺脫舊社會舊思想的落後,就要像先進社會學習先進思想,當時的西方思想就代表了先進。

英國老大,he,she,it肯定先進了,咱就他,她,它;以後再也不用為翻譯英文he,she,it都用他而範愁了

2樓:葉嵐歌

題主要搞清楚三點:

1. 英語裡也有很多時候是用「it」代指某個動物,不是嗎?

2. 大多數動物難以像人一樣一打眼就能區分性別,所以很多時候在用文字表述的時候只能用統一代詞「它」表述。

3. 當你特別想強調某個動物的性別的時候,在其名稱前新增「公」或「母」字即可,並無什麼麻煩之處,比如,「這條公狗」。

最後,我想說這只是語言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很多中中國人還納悶為什麼英語的用法如此不同。。

3樓:

傳統語體文不區分第三人稱代詞,一律用「他」。

「她」「它」都是百年前某些學者參照西方語言改造漢語造出來並推廣的。那些學者認為漢語本身極不精確,必須引入西文文法,甚至改用拉丁字母。

當時推廣的用法是:他通用,她專指女性,牠專指動物,它專指植物和非生物,祂專指神明、上帝;還有你通月,妳專指女性的用法。

後來文字改革的中國大陸簡化用法,「牠」合併到「它」,「妳」合併到「你」;而台灣、香港還保有百年前西化的用法。

4樓:請輸入真名

在我們漫長的五千年歷史之中,第三人稱代詞都是通用「他」,並沒有形容女性或者其他無生命的第三人稱代詞,

「她」這個字還是中國作家劉半農先生創作的,。「五四」前,劉先生曾在法國留學。翻譯過許多的外國文學、戲劇作品,但是我們知道,英語或者法語中,第三人稱代詞有許多種,這讓我們的翻譯工作面臨很大的問題,於是劉半農先生在2023年翻譯的英國文學作品《琴魂》中,第一次創作了「她」字,這在當時在全社會都算是富有爭議的事件,面對著傳統社會巨大壓力。

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她」和「他」一樣理所當然的存在。在明年,「她」才迎來她的百歲生日,這在我們五千年面前,顯得多麼年輕~

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我們的語言裡,為什麼形容人以外的第三人稱代詞只有乙個「它」。畢竟與我們五千年的歷史相比,在現代文明中,我們的語言文字卻顯得十分稚嫩。它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改進。

5樓:蘓蘇

以前中文裡的第三人稱代詞並不區分性別,後來在20世紀初受到西方各語言的影響,才區分出「他她它」三個字來。台灣區分得更多,還有「牠」和「祂」,前者來指代動物(大陸用「它」來指代動物和無生命物體,台灣只用「它」指代無生命事物),後者用來指代神,比如上帝,菩薩之類的。台灣還把女性的「你」區分出來稱為「妳」。

個人以為這都屬於給自己找麻煩。"他"和「它」兩個就足夠了。

6樓:vincesnow

比如,你在野外看見了乙隻貓,假設你並不是很專業的人沒有辦法分辨ta的性別,那麼你是稱呼he還是she呢?還是說自己的寵物貓就有資格被認可身份,而外面的野貓沒有這個被認可身份的資格?

又比如,如果你看見了乙隻鳥……

漢語的詞語本來是沒有性別變化的,現代化過程裡受到英文的影響才在代詞上加入了性別變化。我們通常用「它」稱呼動物,如果你不想特別表達性別。如果你想這麼做,使用「他/她」來稱呼貓或狗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你確保沒有把「他」認成「她」,可能反而會被認可為一種更富有感情的表現手法。

漢語是非常靈活的語言,只要文字的邏輯是通順的,用意是有理有據的,就算故意使用錯字,也是可以的。每一種語言都有它的形成過程和歷史淵源。沒有必要站在一種語言的思維定勢上來從意識形態上評判另一種語言,因為有的時候一些人care的問題並不代表其他人也一定要跟著care。

7樓:

漢語本來就對人稱代詞不分性別。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候被玩壞了,跟你們洋人學,he she it三分,甚至還有祂表示神,用牠它區分有無生命的物體……

說明我們原來是墜政治正確的,用同乙個字平等地表示其他一切人與物(他/它的本意就是other/another),骨子裡就沒想去區分過。因此對於一般口吻下的文體,我們會去區分那個動物是【公也】還是【毑】是怪了。

當然,現在我們是分用他她的。所以為了表示親暱或尊敬而對非人的事物用擬人的稱呼,是在正常不過的用法了。比如:

祖國母親她如何如何。在比如說題目說的寵物,「我家的凱蒂她已經三歲了哦」可能人家寫的就是他家的小母狗。

8樓:

因為中中國人視力不好,

看到乙隻貓時是分不清男女的,

如果統稱「他」涉嫌歧視女性,

如果統稱「她」又涉嫌物化女性,

在不確定其性別時,

只好以「它」代稱。

看到題主大驚小怪的問題後,

我終於相信有些人說的,

白人基因比較優秀,

畢竟,能瞬間分辨貓的性別。

9樓:

不是從語言學上考證的,只說乙個自己的感受。

我回想自己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還沒有學過這三個字,不知道其中還有區別時,對人就已經是有性別意識的,而對於動物,則是沒有的,而只是天然會為柔弱的動物賦予雌性的意義,兇猛的動物賦予雄性的意義。

不知道三個字的創造,同這個意識有沒有關係。

10樓:

當你不確定性別的時候就用它,而我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會注意到動物的性別吧。當然,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把狗當自己兒子養的可能也不會用它指代的。在歐美,把狗當兒子女兒養的比比皆是,自然就影響到語言的使用咯,一百年前歐美肯定也不會用he指代狗吧

11樓:餘熠

…所以你告訴我你們稱呼動物的時候不用it

我知道對寵物的稱呼會顯示親密地使用heshe,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對動物的代詞都是it沒錯吧。同樣的,中文裡也沒有禁止你叫你家旺財「他」,只不過那不是正規用法而已。

諸如法語和我所學習的西班牙語更是另外一種系統。當每乙個詞都有性別,就不會出現中英文裡的選擇題。

加一句:完全沒有回答問題。我也並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卻很在乎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以及他給出的理由。

為什麼在動物的世界裡,動物的爸爸總是被忽略?

皮皮宇 因為大部分動物確實是媽媽負責帶仔比較多,這沒什麼問題 還有一夫多妻的動物,像金絲猴 獅群,只不過這種科普寫出來不適合給小朋友看 動物園畢竟是個負責科普的地方,宣傳牌什麼的要考慮到受眾的接受程度的 無銘 螳螂會為了成功產卵而吃掉丈夫,章魚的丈夫在孕期的時候會為他找好食物,之所以你會有這樣的偏見...

現代詞(詩詞中的詞,也是歌詞的詞)在文學裡是什麼地位

玄袂臨風 詩詞有斷代一說。比如唐詩是一種風格,宋詩又是一種。從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來看,可以進入殿堂級的神詞大概有幾十首。平均下來,像明月幾時有這種水平的,大概30年到50年一首。一般一些的,像常記溪亭日暮這樣的,大概 三 五年一首。除了宋詞的巔峰時代,我們發現宋之後的詞。比如楊慎的幾度夕陽紅,李...

在中文裡,「開心」是把心開啟還好理解,可為什麼「關心」乙個人卻是把心關上了?

馮虎 很好理解。開心 讓心沒有牽掛 關心 讓心裡有牽掛。關心某人,並不是 關 某人的 心 而是 關 自己的 心 即心裡對某人有牽掛。 可曾記得愛 這個問題太牛了,我差點忘了關心是什麼意思了。頗有三點水加個來三點水加個去的問題的魔力。回到問題,關心的關為牽涉之意,並不完全是開啟的反義詞。 開心中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