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人類之間的交流語言會用數學來重寫嗎

時間 2021-05-11 14:00:32

1樓:白雲龍

語言是乙個非常大的門類,數學語言只是其中乙個子集而已……

數學語言的確低歧義且幾乎世界通用,但不代表想「製造」一門低歧義且世界通用的自然語言就必須靠數學……

這是簡單的邏輯問題……

2樓:明哲

先上答案——

第一,在現實生活中,數學語言暫時不能替代日常交流語言;

第二,但是在學術研究中,數學語言會替代很多傳統學術研究的語言。

第三、如果有一天真的實現了「數學對日常語言的替代」,那麼,數學語言也越來越變得日常化和情感化,類似於日常語言。

第四,日常語言不僅不會被數學語言替代,也不會被任何一種大一統的抽象語言替代。

首先,人類的日常語言是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的最優選擇。在語言學中,有這樣乙個例子,某個原始部落,用來表達牛的單詞有幾十個,相反,在另一些方向的詞彙卻貧乏的可憐。這是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部落裡,牛的數量極多,牛是它們生產生活的直接需要,誕生這麼多的和牛有關的詞彙是必然的。

再舉乙個經濟學的例子,經濟學是人文社會科學裡向科學看齊的典範,原因就在於大量數學方法的使用和計量經濟學的必要性,那麼,假設,需求函式真的很好地概括了人的需求變化的話,那麼,有關經濟的日常語言就沒有意義了麼?不,它們還是無法替代的。例如,我們需要「我想買那個」「買不著東西了」「降價了」「打折了」「一分錢一分貨」這樣的語言,甚至不那麼嚴謹的語言完成日常交流,因為它們也在交流經驗和交流感情。

其次,數學在學術界內部,會替代很多傳統語言。

首先,物理學、電腦科學這些自不必說,經濟學和社會學也開始建立數學模型,而現在文學研究和史學研究也是如此,參見數字人文(digital humanity)這一領域。

例如,用計算機研究紅樓夢,例如統計唐詩的詞頻,例如用演算法進行文學文字的分類,例如,用函式構建歷史發展的模型。這是無法阻擋的趨勢,人文學者也要重新學習,再次自我革命。

數學語言的定量化、可證偽、函式模型,對於傳統模稜兩可的研究具有非常好的顛覆效果。

第三,如果有一天真的實現了,數學語言也會日常化。

設想這樣的情境,我們去買菜,要買土豆和西紅柿,要個袋子,要付10元錢。

如果我們全部用數學語言交流(假設已經實現了的話),目標函式M(買菜)=80%2x+90%3y+p。

80%=80%新鮮的,2=兩斤,x=西紅柿……

其實它會帶來障礙的,因為很多時候,日常交流不求一定準確,但求理解。還有,如果真的用x替代西紅柿,時間久了,在人類語言的進化中,它的含義會自動日常語言化,在語言中扮演和西紅柿一樣的角色。

四、日常語言不僅不會被數學語言完全替代,也不會被任何一種大一統的抽象語言替代。

這是20世紀語言哲學乙個重要的爭論,不多講了。弗雷格和羅素在一定意義上企圖構建一種人工語言,但維根斯坦還有後來的牛津日常語言學派,堅持日常語言的優先性,認為日常語言包羅永珍且因地制宜,反而有人工語言難以企及的妙處。感興趣可尋《分析哲學史》一類書看(別陷進去,有更多的時間還是去學數學)

哲學家維根斯坦

總結:因此,我們不妨相信,語言進化背後的自然規律或上帝,是比我們更優秀的數學家。

3樓:ChenZhou

首先宣告2個觀點:

1.數學語言基本上已經是世界通用語言了,全世界數學家用數學語言寫的數學公式、定理、證明之類的都可以相互之前無歧義看懂。

2.數學語言無法表達全部的自然資訊。這點很容易理解,如果能表達全部資訊,為什麼需要分門別類到乙個專門的學科?

又比如,你如何用數學語言表達太陽這個特殊的存在?(不要抬槓,純粹的數學語言根本無法涵蓋很多概念,你們所謂的表達根本不是在乙個閉環裡的。)

再回答題主問題,照這假設,那數學語言已經發展成一種涵蓋所有自然意象和概念的語言了,我猜那大概又進入另乙個象形時代,所有人能看懂,文字大一統。

幾千年以後,人類科技高度發達,文化認知語言等趨同,世界有沒有可能統一成乙個國家?

溫周 認知文化等方面趨同而不是相同,那必然是會存在矛盾和衝突,中國各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傳承不也沒有完全 統一 仍在思想文化上存在差異,更何況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衝突,故而大統一是不大可能的 青峰嫵媚 不會,大一統很難。先不說幾千年後我們是否還存在於這個世界。就說宗教矛盾導致的意識衝突就很難解決,人類從來...

在未知的將來,不同語種之間的語言交流真的能完全由機器來實現嗎?人工翻譯和口譯員這種職業會消失嗎?

姬而 我覺得不會。每個職業的存在都是有價值的,當然也是要進步的。想想達爾文的演化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其實也適用在這裡。語種之間的交流障礙或許可以用機器來替代,但存在問題 1.即便是機器可以替代,但機器需要什麼?需要機器生存環境,沒電了?沒Wi Fi了?意外損壞了?2.我既然可以獲得一門語言,可以...

人類最初沒有發明語言的時候是怎麼交流的, 發明語言的人如何教會其他人他發明的語言

MicZ 這個問題很有趣。但因為語言起源太久遠太分散,沒有確切的證據。因此相關研究基本是在邏輯上的推測,也有許多臆測。我覺得真想搞懂的話,應該做試驗。我在知乎也提過類似問題,並設想出了乙個實驗方案 https www. 語言當然是一點一點累積的啊,怎麼可能突然有乙個會說話的,然後教會所有人說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