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實體」是不是唯一可以確證的存在?

時間 2021-05-10 02:34:36

1樓:

一切以簡單為最終歸宿。那麼,我能想到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心靈=受 (touch/feel) 實體=logic

他們有先後排序,沒有優劣區分。

2樓:盛夏的約定

什麼是證明?證明需不需要證據?如果「心靈實體」是唯一的可確證的存在,那是不是在說,用來證明這「心靈實體」「存在」的證據都是不可證明的?

既然證據本身是不可證明的,那這證據如何能夠證明出結論?

哲學涉及到很多初始性問題,這些問題是不可證明的,因為那些用來證明這些初始性問題的證據恰恰都是需要被證明的東西,用需要被證明的東西來證明初始性問題,這就是迴圈論證。

人類的知識是以「自明」為核心的,數學的基礎是公理,有任何人能證明公理嗎?不能!公理是自明的,是無需證明的,它是一切數學的起點和初始化資料,是證明其他結論的前提條件和依據,哲學涉及的都是類似於「公理」的問題,是以自明為依據的初始性問題,用「證明」去要求哲學,這是犯了邏輯錯誤的。

3樓:珞迦悲華

從『思故能思者存在』來說,能思的『心』存在是最合理的推論了。

因為我們有的一切都只有所思的內容,而能思肯定不在所思裡,所以這個能思的心本身是什麼樣,無法得知,只能推論:心存在。是什麼樣的存在,不可知。

4樓:Excogitare

康德就已經反駁了心靈實體的存在啊。康德應該是最早駁斥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了,因為康德認為凡是能被我思維乙個物件的「自我」,都不是那個正在思考這個物件的自我。因此「能思」的自我總是不能「被思」的!

就此康德認為,自我意識是不可知的,笛卡爾的我思確證的也壓根不是自我意識本身。既然自我意識本身是不可知的,是自在之物,那自然我就不能說心靈是實體了。康德這點,以及頗有拉康,我在我不思之處在,我在我不在之處思的味道了。

5樓:

什麼唯不唯

一、能不能證明先不論,能否先講一講什麼是心靈?什麼是存在?

心靈從努斯開始,存在從巴門尼德開始,到今天都不知道變多少回了。先把這個講清楚,才好回答啊。

思而不學則殆。

6樓:趙剛

接近正確但毫無意義。

實際上「心靈實體」也是無法確證的,一方面人無法證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腦」,實際上連你前一毫秒的記憶是不是偽造的你都無法確認。但是當你要進行某個行動時這個猜想對你好無作用,就好像你在此刻無法證明你下一秒不會死,但為了做出有效的行動你只能假設你下一秒還會活著。

7樓:劉鎮銳

如果我們在語義上採取摹狀詞理論,在我們找出乙個對於「心靈實體」的可產生相同理解的特徵之前,我們是不可能確證「心靈實體」的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在現在有一批人支援心靈虛構主義的原因,他們不認為這樣的特徵是存在的)……

而常見的對於「心靈實體」的特徵描述,甚至往往能夠被證明是自相矛盾的(可以詳見塞拉斯對於感覺材料理論的批判)……

甚至更進一步地說,過去試圖「證明心靈實體存在」的論證,甚至往往存有連詞性都變了的這種程度上的偷換概念(我說的就是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8樓:心搭檔-助你自助

我個人比較推崇-意識-狀態或形態等,自然也會有潛意識等;精神以外那很多了,哲學都是善思的,但不是道,世上有很多思想和流派等,你可以學習借鑑但要內化成自己的,因為自己才是根本才是宗,萬變不離其宗,你有自己的一套認知、思維、行為、意識等體系來面對和應對外界的人事物等;心靈實體看是如何定義的也需要載體,不可能單獨存在,其實就是知行合一,咱們老祖宗都驗證過了真的是寶貴的智慧型和財富

9樓: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心靈實體」,這是乙個無法證明的信仰問題。整個人類歷史如此發展,都無法清晰的證明「心靈實體」的存在。

首先,實體一詞,就有著各種解釋

10樓:自學生

我發現了(心靈實體)電力生命系統的正中道理時間智慧型,比不上機器電力生命系統的強力時間智慧型了。證明了機器生命時間智慧型最後霸佔了世界。消滅了自身的心靈實體了。

(發現過程請研究《大自然的正反規律》吧)

11樓:子青

確切而極致的說法,只有精神的運動這一實體,而不是精神本身。

精神只有在其運動中才能體認其存在,離開運動(反思行為),就沒有所謂的實體性存在了。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受到後人批判也是這個原因,我思是真實存在的,至於我在,是不可確認的。

12樓:fibe

心靈實體一般是通過確認其它存在來確認自身存在的,比如我思故我在。特別的情況是直接確認自己存在,比如人人皆有佛性色色空空。

13樓:光之源頭

意向為本源靈體到處都有,只是區分有資格能夠看到知道幾多幾何。首先想到問問解惑都是方向性的進步,以前造成的理論知識原因完全被劫數誤導,邪氣控制形成的。隨著正能量修為數值帶動各方面,包括幫助科學以後進步會逐步找到答案。

以前的很多真的有點情何以堪,難道立幻才知真,玩笑有點大。

14樓:芻靈明見萬里

我不認同。作為觀察者審視自己的記憶與邏輯,與觀察外部世界,在純粹唯心的世界觀下是沒有區別的。假如後者不可信,那前者也不可信。

所以「心靈實體」這一概念也一樣無法確認。

15樓:vinsoncolor

年輕時候是絕對的唯物主義,對於自己也是格外自信,對於肉眼所見,先天的認為真實不可動搖,在實實在在裡,牢牢靠靠裡沉溺了半生。

但是,走著走著,看的多了,聞得多了,接受的多了,一切都乏味了,實在的真實的東西,變得輕飄了,恍惚了,不重要了,因為太乏味了,無趣了,失望了,不能讓自己動心了,世界開始在腦中顛倒。

我現在,是絕對的信奉神的存在,而且是一元神的信奉者。我不信奉任何宗教,但是,我信奉宇宙的秩序,相信一切皆是神的安排。

我現在相信和信任的,只有真實能夠讓我內心產生認同共鳴的,人間的謊言和欺詐,我理都懶得理了。

半生匆匆過,不能讓餘下不多的時間再糊塗過,不能再被不重要和欺詐錯誤的東西帶偏了,但憑我心,其餘無他。

16樓:碧海一

心靈(意識)的存在是可以直接地確認的。但心靈是否是實體則是無法確證的。而認為心靈是實體只是某些人的人為設定而已。

哲學家要設定實體是為了建立穩固的理論體系的需要。心靈以外的東西的存在可以間接地確認。

17樓:DaRenXin

儒學認為心是有的乙個實體。而且是唯一的存在。

這裡孟子也有盡心篇。而儒學中的仁心,也是惻隱之心。

如果陽明先生自我認為是儒學的話,分支的心學就是可以解釋了。

首先,不是科學所認為的心臟。而是一種精神類,這種應該是高於人的軀體之外的核心。可以叫做心。也就是靈魂本體。

說到心的實體來說,那麼就有其想法。

看看大學的第六篇釋誠意中的一段。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這裡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是乙個內在心實體對外界感知的乙個表現。也就是心認為外界有實體去窺探君子的言行。

那麼,君子就自然認為既然有外界要素的嚴控,那麼對於內心的審視就是很能夠理解了。

君子慎獨成立。

那麼君子能否有心的實體來解決問題呢?是可以的。君子內部的邏輯就是無形的外在實體對內在心的實體的約束。可以看成君子慎獨的條件。

那麼中庸右第三十三章說的。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所以君子內省不疚,也就是說君子的心的實體與一般人不一樣,在精神要素與心的實體來說高於一般人,甚至別人都不知道君子慎獨的時候想什麼。因為君子如切如琢,如琢如磨,是璞玉啊。

所以,例子,一塊玉石的晶瑩剔透,我們看其內在質地是否是乙個實體。有的話,那麼心也是有的。

所以,罵人就罵,你這個狼心狗肺的,良心被吃了。這個人,良心大大的壞。

這就是心的實體。

至於你說的哲學,上面有哲學口吻說了。

儒學正統,保留其解釋權。

讀書是不是唯一的出路

大仙逍遙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書是讓你走的更遠更輕鬆的路。這裡我定義一下讀書,讀書的目的。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試卷上的分數,不是為了得到同學的羨慕,不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誇讚。這些都是表面的東西。讀書開眼界,長見識,改變思維,提高認識。這些才是讀書的真正目的。很多人,創業成功了,成為了有名的企業家,他們...

科學是不是人類唯一的發展?

MeGuMinEx 不不不。人體自身也可以進化。只要環境出現變化人體自身也會發生變化。舉個例子。如果大氣層從現在開始以每10年被削弱1 在1000年以後人類可能就能夠適應外太空的環境了。純粹想象 科學只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種方式和手段,但由於科學是以確定性為唯一檢驗標準,因此這種認知方式一直存在很大的...

佛學是不是可以用來淨化心靈的大智慧型?

釋迦摩尼佛 佛說,生命存在的目的是生存,存在的意義是沒有意義。但是如同人類這般 發展智力為主 的生物,其他生物並沒有人類的智力,它們有自己的生存哲學 所以是非常殊勝的。為什麼呢?因為可以修行佛法。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啊。題主說的很對,確實能淨化心靈。 樓主提出這個問題說明與佛有緣,鼓勵下。首先了解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