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相對論該怎麼學?

時間 2021-05-10 01:56:52

1樓:楊昇山

是學生就要照著書本上的敘述進行解答,不然不會給你分數,畢業就會出現困難。人在矮巖下,不得不低頭。要研究相對論,要等到參加工作以後。那時,我提供給你整個推翻相對論的論據。

2樓:嘰裡咕嚕咕

雙子問題不跟尺縮效應一樣。

在尺縮效應中,兩座標係是平權的,兩尺都一直在自己的慣性系中狀態始終不變(未發生加速運動),

但到了雙子問題上來,兩者非平權,星際旅行的人一開始生活在地球上,之後離開地球,最後又回到地球,期間必定經歷加速過程,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速度是相對的(兩者都做慣性運動,A看B速度大小為v,B看A速度大小也為v),而加速度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慣性系這一種特殊參考係是絕對的,即,乙個座標系是慣性座標系這種說法是不依賴觀者的)。[ SR中有四速和四加速的概念,二者都是絕對的(洛倫茲協變的),不要跟這裡所說的速度和加速度混為一談。]

二者的不平權導致一開始相同年齡的二人,其中一人經歷高速星際旅行回來後,其年齡比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要小![答案裡還有人說「雙子問題不屬於SR範疇,SR適用範圍是慣性系」,切記這是不對的!只要發生在閔氏時空內的事件都屬於SR範疇!

或者說只要不涉及引力,都屬於SR範疇。]

再具體點說,比較二者經歷的時間的長短,也就是比較二者的固有時的大小,也就是分別計算二者的線長(即閔氏時空中一條線的長度,與我們平常理解的(在歐氏空間中)一條線的長度有所不同),

[注意,計算固有時的話必須要選乙個座標系來計算,但固有時(一條線的線長)這個物理量是絕對的,因此選任意乙個座標系做計算結果都是一樣的,甚至是非慣性座標系,但最方便的,當然是選乙個慣性座標系來計算。]

A和B的時空圖

這是雙子效應最簡單的情況,縱軸為時間軸,向上表示時間的流逝,橫軸為空間軸,

很明顯,B一開始和A生活在一起,之後B開始旅行,最後回到A身邊,計算固有時的公式為

(Δτ)=(Δt)-(Δx),

其中Δτ為固有時。(上面所說的歐式空間與閔氏時空的不同就體現在上面的公式中的減號)我們來計算B旅行的前半段,

對於B來說,其旅行的前半段固有時為

(Δτ)=(Δt)-(Δx),

而在A看來,B離開他的(相應的)前半段時間(A的固有時)為

(Δτ)=(Δt),

一般情況

高中生的話還是先學好高中階段的知識吧,可以適當看一些科普,如果對物理感興趣,可以考慮報考物理專業。

3樓:虛粒子

這道題存在加速度根本不是慣性系你怎麼能去使用狹義相對論的思想呢??(高中我記得不涉及廣義的計算)

狹義相對論使用條件是

慣性系,慣性系,慣性系!!!!

4樓:petrucci john

我跟你說,你不要寄希望於用常規思維模式來想明白相對論,這是不可能的,相對論是反直覺的。你需要做的是搞懂它的數學推導,當然在此之前,你要理解,或者說強制自己接受光速不變。先想明白光速不變,光速不變差不多佔到相對論理論的80%,想明白這個,其他的推導迎刃而解。

5樓:尋風

首先沒法以光速繞著你轉圈,其次如果是接近光速的話落地之後 先死

原因是從兩者開始出生計時到兩者相遇結束, 的世界線更長,所以經歷時間更多

至於怎麼學聽老師講的就行了,這塊內容出的題很簡單,基本就是帶公式,沒有繞彎也不需要技巧

6樓:天穆吟

你要是不搞天文物理,和研究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統一方面的問題,相對論幾乎用不到 。我是雷射方向的物理系研究生,從來沒用到過相對論。

高中的相對論了解一下就行了。

相對論怪談?

楊昇山 時間是不是具有相對性,是相對論對錯的乙個判定依據。如何看待時間的本質,又是時間是不是具有相對性的判定依據。在經典力學與相對論時空觀的衝突時,就需要對人們認識自然界的過程進行研究了。人們認識自然界的基礎方法是比較,開始時的比較是直接把物體拿到一起進行的。隨著比較行為的增多,加上一些物體不能移動...

廣義相對論在哪些方面突破了狹義相對論?

自學生 我發現了自身生命時間的研究學習經驗,都是一對一環扣一環拉力重力壓力的鏈結時間模型。任何什麼研究經驗理論,都是一環扣一環正中時間統一標準原理系統模型。 其他回答都很數學,估計題主應該是希望科普一下。我來科普一下。第一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物理學中,或者說數學中,對稱是什麼意思。對稱,比如圓形,就...

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的區別是什麼?

無形枷鎖 狹義相對論描術的是慣性系物體遠動。由兩個基本假設,物理定律在慣性系不變,光速在參考係中速度恆定。從而推理出,時間膨脹,空間縮短。廣義相對論先是把理論拓展到所有運動系 之前相對論只適應於慣性系,太過於理想化。不僅如此,廣義相對論用等效原理,把引力和加速度等價。也就是說,廣義相對論不只描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