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登陸月球的情況下直接登陸火星,是否可行?

時間 2021-05-09 14:23:01

1樓:莊稼

去火星比去月球容易,前提是單程。

從馬克斯的SpaceX計畫來看。萬人數量級,建立火星殖民地,船員可能死,馬克斯自己不會去,等等跡象表明:去火星是單程。

2樓:

登陸火星為啥一定要登陸月球?還是那句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送人去火星完全可行,但是飛行時間和後續給養可能是個問題。特別是如果人類打算在火星開基地之類的。不過,現在的問題是,送人去火星除了面子工程以外並沒有實際的利益,相反還要花費鉅額的資金,人力。

得不償失。以目前的國際關係和經濟發展情況,連開發月球的時機都未成熟,更別說開發/殖民火星了。當然,這是我的私貨,與問題本身無關。

3樓:方遙

要看技術基礎。不過對中美俄來說,答案是可行。

實際上,冒一點風險,登火需要的速度增量還要低於登月。而且直接進入火星大氣這個風險也不大,近十年還沒有失敗的……

登火的問題在於突破長時間在軌飛行的航天醫學問題,這點需要的空間站,而不是載人登月。

而登火需要的大部分技術,如再入著陸實際上是能夠在地球驗證的,包括最後的階段的動力反推,以及可膨脹熱盾之類的再入技術。

上世紀八十年代傾向於建設月球基地後登火,是基於地表出發過於高昂的發射成本。但時至今日,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可以做到拉格朗日點交匯對接出發、大功率電推快速轉移……

從EML1到地火霍曼轉移軌道需要多大的速度增量呢?140公尺每秒;登月呢?2.52公里每秒……然後

4樓:夢羽靈泉

不明白你想表達啥,建議補充說明

如果是沒有登月的技術儲備,要登火,當然是可以直接研究的因為首先月球和火星的環境並不一致

其次,如果我們地球下生就沒有這麼顆讓無數詩人讚頌過的衛星,我們難道就不發展航天事業了麼。。。。。

蘇聯為什麼沒有載人登陸月球?

陳先森 因為30臺發動機併聯所需要的電腦自動控制技術對毛子來說難於登天,就算給當時的美國佬也一樣。並不是N1火箭設計思路有問題,獵鷹火箭也用的27臺發動機併聯發射。歸根結底毛子的電子控制技術底子太差了,整個國家部門也腐朽的不行。這樣的國家給他再尖端的事情也幹不了實事了 ee sa 蘇聯計畫是等載人航...

在路人局無法保證自己隊友水平的情況下直接大輔增加自己的能力有問題嗎?

浮華也會滄桑 拋開個別特別吃經濟且邊際收益非常高的輔助不談正常輔助在前中期都是只出到出2級輔助裝的 出了大輔 c位每波線被輔助蹭掉20 的錢在一直和平發育的情況對面射手6000經濟了你們射手才5000出頭差了乙個中件的裝備水平不行經濟還差那不是更沒得玩 華微 當然有問題,如果路人局不相信隊友,完全可...

在不統一的情況下,大陸有可能取得台灣的晶元技術嗎?

劉大蝦 很難。台灣的晶元技術是與西方國家合作的,有西方多國的技術支援,這不是我們短期內可以追上的,還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最重要的光刻機,只有荷蘭產,即便是我們一直在追趕台積電的中芯國際,用的也是荷蘭的光刻機,這就不是現階段我們能追上的了。最後,台灣目前的態度對於大陸並不友好,這就基本斷絕了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