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了解這個世界(宇宙)的唯一手段嗎?

時間 2021-05-08 17:21:53

1樓:考博的蘇格拉底

(1)了解這個世界,科學當然不是唯一的手段。

(2)了解這個世界,哲學是比科學更為有效的手段,因為哲學具有啟發性

(3)科學=實證科學。顯然,在方法上看,實證科學是片面的。

2樓:zhaoyun004

當今流行的科學,是自然科學,是向外的科學,要眼睛看到的,耳朵能聽到,才相信。

人們不能看到別人腦子裡的畫面,看不到別人腦子裡的想法。

當前流行的科學,是了解世界最弱智的手段。

3樓:

以前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讀到一句話印象深刻,因為很神棍。

他說(原話不記得,大意是):

在古希臘,哲學是了解這個世界的唯一手段;在中世紀,宗教是了解這個世界的唯一手段;在現階段,科學是了解這個世界的唯一手段。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永遠都是具有時代侷限性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如果你回答「是」,可能羅素會批評你「缺乏敬畏」。

4樓:摶扶搖

當然不是。常識、宗教、個人經歷、文學、哲學、勞作、從政、戰爭等等,都是認識我們的世界或宇宙的方式,但是在一切認識方式或途徑中,科學是最有效的認識方式

5樓:叄毛

贊成科學是人類溝通最便利的平台,這種說法。普及程度高於神話,迷信,宗教。

科學,太籠統。若說玄學也屬於"科學",一定會有人反對。算卦,在某些人看來,連偽科學也不算,但又無法用科學去解釋"算卦的結果符合`事實′″,只用"巧合","偶然″甚至否認"事實″這種不符合科學精神的詞語來做出"科學"結論。

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人們對不認知的事物,會以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這個理由可以是神話,迷信,宗教,甚至某個學說。科學不能簡單歸於某一領域,但在這裡發言,人們有相對統一的,可理解和詮釋的詞語,符號,公式……因此,科學是個平台。

在這個平台上,也有大多數人聽不懂或不理解的東西

6樓:陽光月光

科學是最能讓人認可的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手段,科學有科學的盲區,甚至僅有科學的思維會將我們禁錮在狹小天地之中,但是如今的我們只能相信科學。

為什麼那麼說?比如你在圓環上養了幾隻螞蟻,螞蟻體內帶有磁性,無法脫離圓環只能在圓環表面活動,進行著他們的生物本能,研究著圓環上的一切事物,突然有一天你用手碰了一下圓環,他們應該怎麼用他們從圓環上獲得的經驗來認知圓環外的事物對他們的影響。

7樓:粟東聖

對於認識論,從小接受科學教育的人大多隻相信理性認識是唯一方法,科學的侷限就在於,每個人窮極一生也只能掌握科學的一點點知識。對於宗教人士,他們以非理性認識方式為主

8樓:

是科學方法了解這個世界.

知道你有證據,你就可以舉手發言.

只要你不能靠蒙,靠吹.離科學方法也不遠.

只要有證據表明上帝存在,我也認可啊.

9樓:克萊門特

不是坐在家裡異想天開也能算是一種手段。

古代的船伕,航行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深感自身的渺小。腦補了無數深海的恐懼,並將其傳播給當時的人民群眾。而民眾信以為真。。。

因為他們更加無知。這就是當時人們了解海洋的唯一手段。

只是。。。總是有著一部分勇敢的人類,他們會勇敢的探索真相,探索未知。用事實的真相來構造這個世界,而讓其餘的人民能跟隨其後,創造文明,創造價值。

其實那些恐懼大海的人民並沒有死去,他們一直都在。只是他們無足輕重而已。

10樓:

並不是,並且我堅信科學並不一定最好的方式。

通往真理的途徑有很多種,科學只能算其中比較容易被人接受,容易理解的一種。我在這裡舉兩種例子,乙個是西方科學,乙個是東方玄學(注意,並不包括迷信之類的)。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世界的思想,為什麼說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

方式!!因為他們兩個都無論如何無法用自身的理論去解釋對方的存在。在他們自身的理論體系裡卻毫無瑕疵,既然截然不同,那麼你相信了這個就不願意去相信另乙個,這就是為什麼東方玄學被大部分人稱之為子虛烏有的迷信思想,因為相信科學的人很多,我也相信,但我相信的是科學本身對自己的解釋,而不是在通往真理的路上被科學的壟斷!

個人一點思考和看法,不喜勿噴,如果有人覺得我蠢,或者感到憤怒,那就讓我蠢下去吧,嘴下留情!!!

11樓:秋梓

我想說題主其實搞錯了一點。

不是「科學是了解這個世界(宇宙)的唯一手段」,而是「人類所有認知包括自我在內的這個世界(宇宙)的一切手段的總和,被稱為科學」。

所以你瞧,現代科學不是什麼既定的、預設的東西,他是至今仍在不斷更新、吸納和自省的體系。而這個體系構建的意義則是在於讓我們用已經確認到的一切知識去相互支撐,並且相互輔助從而推導出更新的知識。

所以,實際上科學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其實是對一切勇於懷疑的精神和細緻求證的謹慎,通俗一點說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八字真言~

因此,「唯有科學是人類永恆不變的真理」和「不要迷信科學」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矛盾的。

12樓:遠離塵世的中二病

不一定是。

但科學是目前最可靠最有助於了解這個世界的手段,因此科學成為了人類研究世界統一的話語體系。

不在於它唯一對,而在於我們選擇了它。

13樓:嬉戲的時光

當然不是。除了科學,還有哲學,宗教,巫術,占星術,風水學,玄學等。但在目前所以手段裡面,科學是最嚴謹,最實用。

最最重要的是科學是可被證偽的,以及公開化。不管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只要你的理論更適應。你就是對的。

科學允許被質疑。沒有權威性。任何人都可以挑戰,

14樓:企鵝小白

【企鵝簡答】

不是探索世界的唯一手段,但卻是最可靠的手段。

1、首先我們要知道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我們認識/了解/探索世界的實踐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具體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理論」不等同於「科學」。

「科學」是獲取科學知識,得出科學理論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稱為」科學方法」)

科學理論可以被推翻,被證偽,但科學不會。

科學不會讓你死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它允許你質疑,允許你用科學的方法去推翻。

但宗教、迷信、神學不是這樣,你不相信神,它就要你下地獄,甚至直接一刀剁了你!

我認為這也是科學和其它「了解世界的方法」的本質區別之一。

2、科學為什麼是了解世界的最可靠的手段:

實踐出真知,經過實踐證明科學就是了解世界最可靠的手段。

至於你信不信,反正企鵝我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我簡介的第一句話。

以上,鵝~

15樓:王止修

從這個問題下的諸多答案中可以發現:推崇科學越狂熱的那些人,距離科學越遠。

至少讀過理工科研究生就應該學過自然辯證法,學過自然辯證法就不會說出因果關係反了吧。

不是科學是了解宇宙的唯一手段;而是了解宇宙的手段被稱為科學。

竟然還有400多讚

16樓:Alice

宇宙是否依舊現有函式宇宙,可能宇宙底層公式已經被高等生物改造過.

現有科學是否是恆古宇宙發現物理相信. 現在推測過去是否,是否是過去真實情況.

未來是否有外力改變.

科學只是魚缸裡的魚的認知,通過玻璃鋼觀察乙個扭曲世界, 外面有人正在給魚缸換水. 而我一無所知. 魚的眼睛記憶卻是糟糕,可是我沒有更好工具,有一天我被大自然進化出了人類智力,或者被人類賦予ai智慧型.

我慢慢理解人,但我以非魚,其知魚之樂.

科學也不過現有物理的儀態,卻高於客觀思維方式,在沒有更高維度生命形態,不能說明那個方法更正確,因為兩個都是渣。

17樓:過路的老司機

不是唯一,但是,是人類一路跌跌撞撞走來,發展出的最適合自己的手段,群體,智慧型,工具和世界觀的整合,也許以後發現了什麼新的因素會有什麼變化,但是現在科學是最合適的方法了

18樓:方小語

我們是通過萬物之靈的聚精會神認識這個世界的,科學是途徑、是方法、是統籌規劃、是道法自然、是工具,其本身來自自然,也在服務自然。如果以「人」為標準,那麼在人出現的許久許久以前,自然本就存在,還沒有被人意識到的「科學」也本就存在。當生命進步出人以後,非生命物質和生命元素(萬物)共同組成的人(之靈),才逐漸把使用火、石塊和樹枝這些工具進步到「科技」的「現」與「實」的清晰高度,而人之前的科學是一種自然狀態。

所以「科學」是怎麼來的?他本就存在,人類只是大自然的翻譯者,其實還是自然對自身的自我認識,只不過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人,因為人類的天賦裡有心靈、精神和智慧型,而這一切也是自然的賦予,是自然讓萬物聚集精華產生神奇效能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探索、發現、尋找、翻譯、呈現出來的科學與我們自己其實也是自然手中的一把工具,我們借助自然的地盤生活,自然借助我們進化,長江的波浪旋轉著演進,這是積極的太極。

19樓:小帆子

科學研究事實,但不能給出倫理判斷。

科學想要打造可行的人類制度,必須需要宗教的協助。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科學最在乎的是力量。

現代歷史其實是科學與人文主義達成協議的過程,現代社會相信人文主義,而科學不是為了質疑,而是為了實現它的教條。

《未來簡史》對科學和宗教闡述的很清楚。

20樓:黑暗的庇護

科學不是了解世界的手段。什麼時候我們用科學去了解世界了?這個問題提的,自己怎麼了解世界都不知道了?

了解世界當然靠五感和推測推演,

總的來說就是我們依靠觀測(直接觀察和推測)了解世界。

其實可以理解科學是一種區分(描述記錄,區分是最基本的描述記錄)、歸納、解釋我們觀測世界的情況的手段。

這三個部分從理想的角度來看,越靠前的越靠譜。

觀測的直接結果就是區分,而無法區分即描述一致,假設兩件事無法區分,這就意味著歸納不準確,不同的兩件事都沒有區分,歸納怎麼會準確?

而解釋的前提也必然是歸納準確,歸納不準確,基於歸納的解釋怎麼會準確。

其實解釋就是方便記錄、思考和利用。

從理想的角度看,真實性,觀測結果大於歸納總結大於理論解釋,當然這條本來就是理論解釋2333……

之所以這裡寫作觀測而非觀察,因為有時候直接觀察無法區分,而是要通過之前的歸納經驗甚至理論解釋輔助來區分。當然我們都從觀察出發,但之後利用區分、歸納和解釋再結合觀察觀測,得到部分觀察無法區分但觀測可以區分的事,再進行再歸納,再解釋,不斷迴圈。

這裡沒有提到實踐,其實實踐就是設計好或隨意地重複觀測,進而比對描述記錄(進行區分),是否符合之前歸納的過程。

當然我們會用總結歸納的結論進行推測或推演,不過還是不能說我們用科學了解世界。

硬要說的話也許可以這樣說

我們用科學理解分析(我們所觀測的)世界。

當然題主正確的問法應該是

科學是理解分析世界的唯一手段?

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就是不好用。

為啥不好用?

前面的區分歸納工作就做不好,

再加上解釋本來就是最不靠譜的,

如果說不少科學理論都很扯淡,

自然其他解釋的就疑神疑鬼了,

就只能當故事聽聽了。

所以一般用科學指導是最好的

但也有不靠譜的情況

那就是描述記錄錯誤,歸納錯誤

再次提示,理論那種東西是為了

更好地理解學習記憶實踐運用掌握,

而不是正確,

所以探索的角度看,

理論解釋並不那麼重要,

我們只要把可觀測事件

完全描述記錄和歸納就夠了。

科學是否是認知世界的唯一途徑?

章魚大戰蟑螂 一切問題都只能用科學去解決,包括精神的,心理層面的問題。科學不是魔法,魔法也不是科學。如果你徹底用科學的方法,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你不會假設這個世界存在魔法文明,也就談不上用科學去解釋它的問題。科學的前提 我說的科學的前提,而不是科學就是 是對於規則存在的認同,而規則實質就是邏輯,就是知...

既然圍棋存在勝率最高唯一的一手,為什麼仍然沒有下出同局?

程志偉 如果是真正的勝率最高,是應該下出同局。但無法走出步步真正勝率最高的一手。即使是AI,看它的演算法就明白,它給出的最高勝率並非是 絕對 的最高。就是同樣的局面,在同樣的設定下,同樣的AI兩次可能給出不同的結果。這就是絕對與相對。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距離圍棋的天花板還遠著呢好吧,目前AI也只能給...

想聽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觀點,問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那麼這句話還變不變呢?

知乎小小微 In the world 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es is the things always changing.好的,變了,現在,hahahahaha. 徐小舟 又到了飯後水回答環節 假設 原命題正確 denote 世界只存在唯一不變的東西為命題 A,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