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 和 Windows 的使用邏輯有哪些不同?

時間 2021-05-06 16:10:54

1樓:

答不對題,但還是強行說兩句。

有些人會想著用打樁機當吊車機,然後還怪打樁機不能吊東西反之亦然。

不符合你操作習慣、不適合你工作環境的東西,你就不要強行去用它。就好像你不會穿消防服去游泳比賽,也不會穿泳裝去救火救災。

2樓:派坤沙

對我來說,主要使用邏輯區別有三個:

第一就是MacOS沒有Numlock。也就是說MacOS的數字小鍵盤只能輸入數字,不能控制方向。對於Windows來說這意味著Numlock永遠處於開啟狀態。

對於我這種,強烈依賴小鍵盤控制方向的使用者來說,這真的令人抓狂。目前為止我還沒找到解決辦法,而這一點在實際使用中極其不方便。

第二就是MacOS在普通螢幕上的顯示效果簡直是災難。用個1080p的屏你用MacOS感覺整個世界都變模糊了,而用Windows+1080p所有軟體的介面跟字型依然是那麼銳利。但是兩者一旦反過來,事情似乎又變了:

弄個4k屏,上MacOS經常很舒服,而上Windows,某些軟體會變得很模糊。

第三就是:用蘋果經常會有果粉質疑:你這個需求蘋果使用者沒有,你為什麼不反省一下你的需求有沒有問題?用Windows幾乎不會有這種情況。

作為乙個,日常同時開三颱電腦(Win+OSX+Ubuntu)的使用者來說,我表示其它所謂邏輯區別真的沒啥。上面幾點是最致命的。

3樓:九鎊十五便士

表示從win過渡到Mac只用了一周。然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首先題主這個問題,操作邏輯。我認為並沒有太大不同。上手的時候發現怎麼視窗的關閉最小化最大化跑左上角去了,滑鼠滾輪是反過來的等等。

後來都適應了。有的也可以調整。很多回答都解釋過,系統介面實質上都是為執行之上的程式服務的。

所以要說操作邏輯,Mac也就是多了個程式塢(可以理解為win下的任務量);狀態列(Mac獨有,每開啟乙個程式,就會變成這個程式的選單,也能顯示時間、CPU、網速等狀態);啟動臺(可以理解為)win開始選單中的所有程式。等等………

我用Mac,可以說是始於顏值,陷於穩定。

開始就覺得它縮小吸入動畫真有意思,特別舒服。介面也很符合我的審美。後來用一段時間發現很多細節打磨是真的用心。

最重要的是,我常用的剪輯軟體,Mac下的finalcutPro,比起Pr,單說穩定性,後者真的是沒得比。誰用誰知道。

對了,啃的黑蘋果。某公尺筆記本Pro。

4樓:

mac更新的是軟體,系統僅僅是公升級而已,更換mac感覺是樓上樓下搬家。

Windows更新的是電腦和人腦,每次更新是移民+離婚+結婚+轉學+生孩子,你懂得。

5樓:

最大的乙個不同就是應用程式和視窗的操作邏輯吧。

macOS 上的應用程式和視窗是嚴格按照應用 → 視窗的邏輯執行的。在絕大部分多視窗應用裡,關閉最後乙個視窗並不會讓應用程式退出。

而在 Windows 裡,關閉所有視窗和退出應用基本上就是同乙個概念。幾乎沒有乙個應用是在你關閉所有視窗之後不會退出的。

個人認為,macOS 這種操作邏輯要比 Win 有效率一點,因為你不需要反覆的關閉&開啟乙個應用。假設你現在開啟了乙個 PowerPoint,而你現在準備關閉它並開啟另乙個 PPT 文件。

在 Win 裡,這樣的操作會關閉整個 Microsoft PowerPoint ,然後重新開啟它。

而在 Mac 上,你只需要關閉乙個視窗,然後開啟另乙個視窗。由於 PowerPoint 這個應用程式一直沒有退出,因此開啟第二個文件時響應快很多。

而 Mac 上這種操作邏輯是有一定學習成本的。因為如果你按照 Win 的操作習慣去用乙個 Mac,你的電腦上就會有一堆沒有退出的應用。

還有就是 macOS 的選單欄。在 Win 裡,幾乎所有操作都是可以在視窗內執行的。而 macOS 上有很多操作都是隱藏在選單欄裡,拿 Safari 舉個例子:

在 Safari 中,Extensions 和偏好設定頁面完全只能是在選單欄中調出的。

記得我剛開始使用 Mac 的時候對此非常不適應,但是學習了一定時間就習慣了,因為應用的選單欄的排版一般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偏好設定頁面都是在應用名稱下面,新建文件或新建視窗都是在「檔案」選單下面等等。

這樣的設計有助於精簡視窗的 UI,在 macOS 裡,乙個視窗只顯示關於當前文件的資訊。而一些和當前文件無關的操作,例如新建文件,都是在選單欄上。

6樓:王巨集遠

看了一些回答....看到有的人說Mac不好用的原因基本可以總結為和Windows不一樣....用著不習慣

當然不一樣了不然怎麼會有這個問題

我理解Windows佔主流,教育市場教育使用者都很久了,但談到使用邏輯的不同和優劣....這種邏輯「我不習慣所以不好」的觀點真的站得住腳嗎?

講道理我覺得如果對純小白新手來說,Mac應該更容易上手....畢竟想當年小學的時候上了幾年電腦課我還把桌面上的快捷方式當成安裝包拷給同學了....

7樓:黃海吉

很大的差別就是習慣問題了。如果要用Mac的,那麼鍵盤一定要用蘋果的鍵盤,不然習慣上會出現很大的分歧。我即用Windows電腦,也用Mac電腦,如果不想在習慣上出現不適應,那麼滑鼠,鍵盤啊等外設,一定要搭配使用,除非你夠堅持,用window的外設操作Mac,用Mac的外設操作Windows,會讓你發瘋發麻的。

8樓:劉洋

Windows 全能、macOS優雅。

兩者均作為圖形化系統,其實使用方式並沒有什麼巨大差異,無非就是操作理念上略微有些區別,多用一段時間,其實都一樣。(當然這話是對普通使用者,專業使用者還是有很強的目的性選擇)

9樓: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檔案管理。

聽過很多人吐槽訪達不好用,其實就是把win裡檔案管理的思維帶到了macOS。但兩者有本質的邏輯區別,且各有優劣。win的檔案管理是基於資料夾和位置的,而macOS的檔案管理是基於標籤和型別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你有張三、李四、王五等人2016-2023年的年度/半年度考核和週報,那麼:

1、在win系統下,你可以選擇先按照年份時間分資料夾,然後以人為維度建立子資料夾,再以檔案內容(考核/周邊)分子資料夾。當你需要找到李四2017的半年度考核,則開啟2017>李四》考核》2017李四半年度考核.xls

2、而在macOS系統下,你則應該給每個檔案都以時間、人、檔案內容打上標籤,你可以在2017、李

四、考核任意標籤內按照子標籤排列,找到2017李四半年度考核.xls,當然如果你記得檔名可以直接cmd+空格搜尋,macOS可以秒出搜尋結果。

這兩種檔案管理方式各有優劣:

1、win下管理邏輯清晰,可以簡單的記住檔案所在的位置。但是當你需要不同維度檢視檔案的時候會很痛苦,以上述案例來說,以例子中的檔案分類方式如果你需要快速檢視2023年度每個人的半年度考核,就需要去到不同的資料夾,而macOS只需切換標籤就可以一次性檢視。

2、macOS的優點剛好是win的缺點,你等於同時獲得了多個資料夾。繼續上述的例子,你可以在「考核」標籤下檢視到所有人的考核檔案,也可以在「王五」標籤下檢視到王五所有的資料,而這寫並不需要你去複製多份檔案。但是當檔案量大,且標籤繁雜的時候標籤管理本身就會存在困難,所以macOS裡需要資料夾輔助,因為僅靠標籤管理大量檔案是件要命的事情。

我個人是支援在macOS下就用mac的邏輯管理檔案,在win下就用win的。把win的邏輯帶入mac,自然不會好用,反之亦然。但邏輯本身沒有優劣差異。

10樓:繼續睡覺zzz

最近新換的MBP,之前用了很久的Linux系統。總結出來一點,千萬不要用Linux的思維去用macOS,雖然都屬於Unix

11樓:tony

只有乙個,滑鼠滾輪

Mac上官方標配的都只有觸控板(包括Magic Mouse),操作路徑是觸控拖動,所以如果插了普通滑鼠的話,滾輪方向和windows是反的(如果設定了滑鼠反轉,觸控板又反了)

再加乙個和操作邏輯無關的技巧,對於小白和需要兩個系統換著用的人,在設定裡面把Ctrl和Command對換一下,你會發現原來大部分快捷鍵都一樣了

12樓:許一格

Windows:怎麼配環境這麼麻煩?

macOS:我的滾輪呢,我的ctrl+cv呢,我的檔案路徑名呢?

頻繁切換【宿舍Windows實驗室macOS】之後快捷鍵不對→換一種手勢

滾輪沒拖對→換一種拖法

//macOS開雙屏以後沒觸控板沒法用,別問我為什麼,command+tab操作步驟太繁瑣,Windows的alt+tab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

差點忘了,剛開始用macOS的時候每天習慣性右鍵然後發現沒有F5→_→

13樓:Rough

有太多某名其妙的回答。最大的問題就是Mac觸控板超好用,滑鼠被拋棄…這讓沒用過Mac的小白看了只會上當。日常使用Office、Photoshop這些軟體,不用滑鼠只用觸控板那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觸控板好用是真的,更多的是體現在手勢操作上,想代替滑鼠想多了吧。

14樓:

選中檔案之後用鍵盤開啟檔案

Windows:

Enter

macOS:

Command+O

我覺得操作邏輯沒有比macOS更nc的了(部分遠古Windows應用在觸屏下的表現另說)

15樓:ZH.Zhang

最大的不同:macOS 的上下滑操作與 Windows 的操作不同。

在近些 macOS 上,無論你是使用觸控板還是滑鼠,上滑滑鼠或二指上滑,頁面也是上滑的。

而 Windows 裝置中,滑鼠的滑輪又上到下是上滑頁面,而支援多指觸控觸控板的筆記本是二指上滑,頁面上滑的。

這是乙個非常非常在基本上就截然不同的操作邏輯,這使得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兩個問題。

就是B站的 web 端,我估計開發者是僅針對 Windows 系統下的滑鼠設計的,Mac 無論是使用觸控板還是滑鼠,上滑音量變小,下滑音量變大,與 iOS,Android 的邏輯都相反。

就是我在極其偶爾的使用 Windows 裝置時,使用滑鼠時總是上滑,然後裝置沒有任何的反應。。。。

16樓:

用macOS的,大概率會用windows。

用windows的,很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去用macOS。

應該就這個邏輯吧ㄟ(▔ ,▔)ㄏ

有哪些 macOS 和 Windows 都支援的檔案系統?

老王子015 分個500M的區,用exFAT,作為系統之間互相交換檔案用,剩下的HFS 至於什麼NTFS,不要用。微軟沒有開放過NTFS的任何資訊,所有第三方NTFS軟體都是逆向工程瞎猜出來的。 余聲 這個問題我終於徹底解決了!攝影師一枚,最初用的Windows,然後買了臺MBP2010換了SSD用...

macos和windows哪個更適合美術專業

禕童 推薦Mac 那些說Mac不能幹3D的,我只能說你們拿windows也一樣。我12年用air,16年換了new Macbook。期間各種渲染建模力學分析程式設計動畫排版引數化工程計算都做過。從來沒發現不夠的情況。反而我的學生天天揹著外星人說效能不夠,詳細一問都是軟體操作不過關。 the chil...

macOS 和 Windows 相比,誰的快捷鍵設計更科學方便好用?

南京小達人 感覺mac的快捷鍵要稍微差一些。delete,pageup,pagedown,home,end 這些碼字常用的都需要按組合鍵 開啟finder,開啟所有程式,在應用介面是無法直接開啟的,windows可以win e,這個操作太常用了 可能mac主打觸控吧 感覺主要不是快捷鍵的差別,而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