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呢?

時間 2021-05-06 16:10:54

1樓:非要叫阿傑

我可能看這部電影看的太晚了,剛剛才看完,沒有19年70年國慶氛圍的加持,我覺得這部電影不是很好看,然而評分上來說,9.1分,應該是高估了很多的。

幾個小故事串起來的一部愛國大劇,黃渤徐崢張譯吳京等等太多優秀的實力派演員,都在講乙個個小小的故事,國家就是通過這些小小的故事,一點一滴的匯聚成了現在繁榮昌盛的樣子,為這些在背後默默做貢獻的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然而電影的故事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點點吹毛求疵的小故障也能強行昇華主題?例如公升國旗的那個,我就不信真的出問題了,還會把專業的人攔截在廣場之外不准進去維修,甚至那麼簡單就可以闖進去,說好的兩公里範圍內的戒嚴呢?

到了回歸這裡,為什麼又只能用手動來公升國旗,幾十年前建國的時候都能用機械,到90年代又不行咯?如果有什麼歷史背景的話,也可以介紹清楚,這樣半講不講靠觀眾自行領悟,終究是沒有考慮好觀影物件的感受。

相比較後面出的《我和我的家鄉》,都是不可言說的因素,束手束腳。

6分吧。

2樓:眉頭緊鎖

這部電影是一部加加優秀的獻禮片,人物形象加加豐滿,緊扣主題,故事情節加加不空洞,加加優秀的展現了開國大典的重要性,加加表現了原子彈的重要意義,畫面優良,但劇本加加好,頂頂好,從這點來看,這七個故事加加完美。

感覺我都不會說話了,加加妙。

3樓:倉鼠餅乾

整體還不錯。

但部分故事劇情邏輯不行,看起來很尷尬。

前夜,劇情很牽強。公升旗儀式機械裝置,居然全篇就靠3個人在那倒騰。連做旗幟的布都要搞眾籌?

不知道這是真事呢,還是魔改劇情。

也許導演是想體現出當時群眾的熱情,但這樣卻會顯得機械組很不專業。明明是一件嚴肅的事,卻搞的好像就靠幾個人臨時抱佛腳趕工解決似的。

個人感覺劇情要改改,在抓特務廣場封閉的情況下,應該安排大量人員幫助機械組進行縮小模型的實驗。最後更換止停器的時候也應該派出大量人員搭建架子,或者乾脆使用大型機械輔助。

對於這種題材,大量人員以團隊形式合作明顯比幾個人單打獨鬥要顯得更加有衝擊感和說服力,也能讓觀眾感到安全感。

相遇,這部分劇情是很平淡,但表達的東西卻很震撼。個人認為在幾個故事中排第二。

後續的劇情了女主回憶男主看見有人落水,奮不顧身救人的橋段,和開頭男主奮不顧身頂著輻射去關閥門的橋段前後呼應。

男主直到倒地也沒說出話來,劇情上有點遺憾,但這樣也更加體現出無名英雄的概念,和開頭指揮問男主叫啥能呼應上。

導演估計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安排了n年後男主在電視上看到男主的故事的情節。

奪冠,這部分的邏輯有點不明所以,但整體表現力不錯。

片中小男孩的行為和女排奪冠沒有必然聯絡,小男孩的行為只是影響了弄堂裡那一群人能都看到直播。

個人認為導演應該在弄堂裡人為了獲取最新訊息做出的努力上多下點功夫。

比如設定類似烽火台的傳信模式。由於只有廣播,沒有電視,弄堂裡的人只能派人在街上看公共電視,然後乙個傳乙個模仿直播中女排的動作,進行講解。

這樣既能體現出中國人對女排比賽的關注,又能體現出小男孩抉擇的分量。

回歸,這部分整體有些鬆散,但卻能很好的體現出團隊運作的執行力和應急能力。雖然整體劇情有點迷,但交接儀式團隊所表現出的執行力讓人感覺很舒服。

個人認為如果要強行加入修手錶的橋段,那就應該安排一條關於精確時間的衝突。這樣才能把修手錶合理得引入主線。

比如中英最後因為手錶快慢半秒產生分歧,而偶然間看到女警官的手錶很準時。這樣就能順利引出英方找修表師傅校對時間的情節。

北京你好,這部分倒是別具匠心。主題完完全全是普通人的抉擇。

不過劇情反差還不夠強烈,可以給男主安排乙個自我救贖的過程。讓小男孩半夜逃走,而男主早晨拿著票去門口等小男孩的情節。

和原版的平淡的給票情節比,雖然多了戲劇性,但也會變得做作。只能說各有取捨。

白晝流星,這部分貌似評價都不好,根本原因是這兩兄弟實際上啥也沒乾,就一路騎著馬瞎逛來著。片尾為了增加劇情,強行安排這兩兄弟去抬擔架。

這完全是不符合現實邏輯的劇情,看了要多變扭有多變扭。和第一部分前夜一樣,給人一種接返回艙人員很不專業的感覺。

個人認為劇情可以這麼來,白鬍子大叔知道近期太空艙返航,帶著兩兄弟去修一條路,很偏僻的那種。開始兩兄弟不明所以,後來才知道原來接返回艙的部分車輛要從這條路過。

同時可以來幾個鏡頭,車隊星夜出發,在白鬍子大叔和兩兄弟修好的路上一列通過。讓兩兄弟感受下原來自己也能為郭嘉建設出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

順便還能和開頭的傳說呼應一下,原來白天下流星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如果非要和航天員扯上關係,那可以安排一段兩兄弟手部受傷的情節,這樣吊著繃帶也能引起注意。

護航,個人認為這才是這類電影該拍出的樣子,也是個人認為所有故事中最好的表現最好的乙個。

劇情簡明扼要,雖然鋪墊有點多,但主線很明確。8、9號機和總台三方在遇到難題時處理的乾脆果斷。

短短幾十秒鐘的時間內,三方從發現問題,到提出1號解決方案(讓9號機代替8號)。接著女主角回憶,提出了2號解決方案(讓8號機重啟系統)此間8號機飛行員還參入了個人想法,但被9號乾脆拒絕了,這部分表現乾脆利索,非常好。

而總台的計畫也很周詳,倒計時3分鐘,而總台立刻計畫2分鐘內解決8號機故障,解決不了還有一分鐘換9號機。

這種執行力和後備計畫讓人看了非常有安全感。

女主角一句:我可以引導08解決故障,真是全篇最出彩的地方。完全體現了老司機的實力。

個人認為此類電影,劇情應該以表現團隊運作的執行力為主,個人英雄主意為輔,但可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解決危機。比如相遇裡的男主角和護航裡的女主角。

因為此類電影除了票房,還肩負著傳播信念的作用。相比個人英雄主義,大家更願意看到團隊運作。相比臨時抱佛腳加班加點,大家更願意看到團隊去執行後備計畫來解決問題。

4樓:漓桑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展現了從新中國成立的七十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七個歷史性經典瞬間。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們在祖國各種的重大事件中,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型、自己的力量、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每個故事都會觸動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都會讓人對祖國更加熱愛。

作為祖國未來的主人公,我們要不斷提公升自己,為祖國的建設奉獻乙份力量。

5樓:腿毛小仙女

我沒看完,看不下去了,感覺無聊,尷尬,一部分原因是我熟悉的演員太多了每個短片時間也短(不能很好的將他們融入角色),一部分原因是,,,,太多了不能一時講清,有時間來寫。我愛祖國,但我不愛這部電影

6樓:晴某

電影上映後一直沒看,那段時間忙著畢業,家裡發生了大變故,生活很辛苦,很艱難。

今年春節的時候,小夥伴們陸陸續續的回國了,我對自己的未來也非常非常的迷茫,不知道怎麼選擇。

有乙個很好的朋友準備回國了,租的房子退了在我家呆兩晚,最後一晚走之前,我們幾個朋友一起打麻將看電影。

他提議看看《我和我的祖國》,快回去了想大家一起看看。剛開始看的時候平平淡淡,最後電影結束了,我仰了一下頭,再看到大家心裡都酸酸的。

我們一起出門抽了一支煙,他問我:你什麼時候回來?

我說:6年了,快了,準備了。

7樓:

失望,掛羊頭賣狗肉

片名是《我和我的祖國》,但除了《前夜》和《回歸》基本上是《我和那個ta》強行將個主人公之間的情感與「國」扯上關係。《護航》則是用大量的筆墨寫了乙個飛行員的成長經歷,絲毫看不出與閱兵能有什麼太大的聯絡。

而且在我看來,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則以外,存在著許多教科書式的生搬硬套。劇本彷彿寫作文一般,而作文題目就是「祖國」,只要文章緊湊、不忘點題就能拿高分。

說句不好聽的,也是我想對很多愛國題材電影說的。請不要觀眾消費「愛國」的這份感情

8樓:萬俟

國慶節當天看的

到現在幾乎對電影很多內容都沒啥印象

唯獨對白晝流星

可能是因為它所講述的,正是我們在經歷的吧

中國想要變得越來越好,得從人心開始

貧扶起來容易,志扶起來難

9樓:不二的碎碎念

個人而言,我並不認為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正如知乎某友所言,我愛祖國,但我不愛這部影片。

其一,影片的題材與風格並不相符。我們也看得到在《前夜》中黃渤的搞笑風格,但我始終覺得,類似歌頌祖國這樣的大片,應當是與《無問西東》那樣低沉深奧,絕不是大喊大叫。我想這是導演在努力的將片的受眾人向青少年努力過渡的表現。

其二,故事太多分散。同樣是拿《無問西東》做比較,同樣是乙個與乙個的片段,但無問西東絕不僅僅是片段的堆積,而是故事之間的聯絡,是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的追求體現。所以我想如果在《我和我的祖國》中,故事與故事之間能加上一些聯絡,一方面能增加影片的可觀性,另一方面還能深化主題。

其三,片中一些片段太過尷尬。《相遇》中,你告訴我高遠收到核輻射還是那個樣子?《白晝流星》中,你告訴我那麼兩個人能如此簡單的進入神十一降落地?

如此多的瑕點,讓我在觀影時難免有尷尬之情。

還是開頭那句話,我愛我的祖國,但我不愛這部影片!

10樓:Peter Pan

第一部分《前夜》最大驚喜歐豪的演技黃渤老師很好地詮釋了新中國工匠精神的源頭所在。(9分)

第二部分《相遇》:演員不錯,故事發展耐咀嚼程度一般。(6分)

第三部分《奪冠》:事件選材不錯,角度切入不錯,尾收得過於大眾。(7分)

第四部分《回歸》如今再看,仍有觸動,也許是小時候它在電視節目領域給咱們的美好回憶太多了。8分)

第五部分《北京你好》:北京奧運在我個人心目中仍是有史以來最無與倫比的盛會。(葛優這一出馬讓這段是京味兒十足啊!

)(8分)

第六部分《白晝流星》:這段選的事件是不錯的,但演技有點生硬……6分)

第七部分《護航》小宋佳佟麗婭身上的氣質蠻適合演軍旅題材的,一身英氣不失細膩,如果她倆接下來會有軍旅題材電視劇集出演,個人會很期待。9分)

所以綜上,個人對這七個故事呈現質量的排序是(由高到低):《前夜》>《護航》>《回歸》>《北京你好》>《奪冠》>《相遇》>《白晝流星》

個人觀影總評:7.6分。(滿分10分)

11樓:Olivia

拋開國慶這個時機和愛國情懷,如果光評價這個電影,我看完的感覺是:很一般,肯定算不上那種印象深刻的好電影,甚至剛看完有的故事我就記不起來了。

可能因為都是短片拼湊的,感覺有的故事人物不飽滿,莫名其妙。比如飛機那個,開始不停鋪墊隊長多想去飛,多熱愛工作,性格多直爽倔強,結果有機會飛了突然就立馬要讓給同事飛,哪怕你放一點比如同事很努力辛苦訓練隊長看在眼裡之類之類的片段啊!感覺有點突兀,突然隊長就無私奉獻,主題昇華了,好歹隊長你內心掙扎一下哇!

可能我自己是自私的小人物,看到這裡就代入不進去。

其他幾個故事或多或少也有些這個問題。葛優的那個故事就很好。計程車司機感覺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人,也像是自己,拿了票就想到處顯擺,後來知道汶川小孩更需要票,思想掙扎後,還是給了小孩。

跟同事也打哈哈說給兒子了。感覺這個故事最真實。

其他的故事,感覺把人物塑造的太無私奉獻,愛國敬業了。當然也可能是我沒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是個人看完就是代入感不強,沒法共鳴。更像在學語文課本,為了人民,為了祖國,付出自己的英雄。

也不是說這些英雄就沒有真實存在過,只是對我而言,感覺太遙遠了。而且我也不是花錢去受教育的吧!好歹故事編好看一點啊!

我更願意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自私,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付出的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細節?

十二刻度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70周年來臨之際,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 也即將上映,電影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分別是 前夜 相遇 奪冠 回歸 北京你好 護航 白晝流星 講述建國七十年間不同職業身份背景的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各種不同的人生機遇。在其中乙個單元故事 回歸 中,講述了1997年7月1日0點...

《我和我的祖國》有哪些細節?

怪誕的同學潘 前夜 黃渤飾演的林治遠在院子裡研究旗桿裝置,他妻子送來的驢打滾,王千源自己吃掉了,就給了黃渤一塊,幫他在爬旗桿的時候壯膽。看著快的時候真的覺得老戲骨好可愛 來福士大炮 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但我仔細回憶了下,熱門的方言中東北話,福建話,應該是沒有。另外作為4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話也沒有...

朱一龍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表現,你覺得如何

黑白格仔 這個問題怎麼又漂我首頁了,那就答一下吧。我記得他就大概兩分鐘左右的鏡頭吧,這到底能看出來什麼啊 不是粉不是黑的,誰會去注意啊,反正我第一遍看的時候真沒注意 大概我那會剛入坑,感情還不夠深吧 那七個故事不香嗎?我在電影院哭的稀里嘩啦的。 豬豬俠 沒上映之前他營銷的最多,我以為是主演,熱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