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發展到就算乙個人只選擇乙個方向,卻終其一生無法達到最前沿水平時,會發生什麼?

時間 2021-05-06 10:34:20

1樓:虹口

我之前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是乙個人類時間成本點問題。當你要研發新的東西必要的是學習前面的知識積累。這就是時間成本

因此我的想法是減少學習前面知識點的時間成本。

有幾種方法

1.提高學習效率。學校教學體系,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革,不斷精簡就是幹這個的。

2.專業化(其實題主預設了)

3.知識晶元(有點科幻但我覺得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這樣對於人類這個物種幾乎是一種物種進化。人類可以共享自己的經驗和智識。

2樓:歐八代

我剛好也想過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簡單說就是壽命限制學習,所以我覺得有兩種解決方式。

1.延長時間。就是續命,大大延長人類的壽命。原來看過乙個表,是說人體各器官壽命期限的,大部分器官100年的保質期都是可行的,不行的器官也基本是牙齒這些現在的技術就可替換的器官。

2.高效學習。研究人類記憶的機理,然後通過外在電訊號的刺激來模擬學習的過程,達到一秒999的效果。

長久來說,方法一是個緩兵之計,總有一天人類又會碰到知識的上限,方法二才是王道。不過塑造記憶這種東西……已經很有一些極端烏托邦的味道了。

我覺得吧,人類在知識進步上能不能受限就在於是現階段知識的上限先到來,還是上面兩種方法的突破先到來的問題。

ps受限於智力的話,上述兩種方法可能不適用。

可以等到基因研究透徹之後在基因上進行修改,但這種生物很可能在生物學分類上不屬於人類。

另乙個可能需要像對農作物選種一樣從一些高智商的人裡選擇了,這個可以試一試。(雖然有人用獲諾獎的人的精子做了精子庫,但是只跟蹤了一代人,而且對卵子的提供者好像沒提要求)

3樓:

珠峰好像不在增高了,但是地球其它地方還是有機會,而珠峰和地球其它地方的面積比幾乎可以認為趨近於零,畢竟峰頂可以認為是乙個沒有面積的點。

4樓:毛虹羽

就拿現在的醫學為例,所有人都知道查出來腫瘤是病,有沒有人不知道為什麼腫瘤是病呢?會開刀的醫生對於基因學就很了解嗎?還是你覺得醫學博士就應該什麼都會了呢?

5樓:

①首先,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什麼知識體系的學習週期比人的一生還長,並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如此複雜的知識體系。

因此我們現在並不需要擔心。就像我們現在不擔心太陽的能量枯竭一樣。

②就問題而言,在我們能夠學習到學習週期如此漫長的知識體系前,我認為一定會有一些不那麼困難的知識被人所理解,掌握並運用,而恰好它們可以簡化學習新知識的難度或者增長我們的學習週期。

假若現在有這麼乙個超級無敵難的知識體系A,完整學習它至少需要乙個正常人類80-100年的時間。那麼學習它之前,我們人類應該擁有能讓人延年益壽的技術,可以將人類壽命提高到150-200年(甚至更高)。這樣,在學習了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整學習的知識體系之後,我們還可以有豐富的時間對它進行更高深的探索研究或者轉化為實際應用。

於是乎,人類又成功掌握了乙個新的知識體系,又可以去挑戰下乙個學習週期更長的知識體系B。。。。。

6樓:仰望星空派

基於人類的現狀,是的,並且已經出現了很多苗頭。但是人類還可以改造自己,讓自己更聰明,更長壽,還可以發明和利用很多輔助手段(譬如AI)。所以題主的擔憂至少不是在可見的未來會發生的。

或許未來的人類可以通過腦波直接交流資訊,可以通過遺傳傳承知識,誰知道呢。

7樓:physi

我覺得作者在問題中隱含了乙個前提,既人的能力是固定的!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而人類的能力沒有跟上的話,那麼我認為下一步就是發展可以提高人類能力的科技

8樓:與子同粥

這種方向會不停的失傳然後隔一段時間出幾個天才把這個方向嘗試練一練或者突破

就像金庸裡的至高武學,創始人練到10層,後面大多只到3層,不世出的天才搞出11層,然後又是如上迴圈

所以,人類所有的科技方向都達到這種程度,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失傳和新科技的出現。

哦,這剛好佐證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一些理論,進步是螺旋式上公升的,有時候看著有一些倒退,但長期看是進步的。 不過這個長期可能很長,是有可能長過個人壽命甚至國家壽命。

9樓:鄭錚

看到了題主的鏈結,個人以為這個問題已經被很好的回答了。

如果科技真的發展到了飽和的程度而無法解決,那麼人類可能被自己已有的事物與思想囚禁起來,活在自己製造的自我滿足裡,喪失創造的動力,失去思考探索的想法(反正也沒有用)。簡單的說,就是涼了。

10樓:MindHiking

這個問題就好像「買冰箱是不是要先學製冷」。

複雜性超過一定程度的網路,每個節點之間一定是彼此當做黑箱的。節點之間需要通過「資訊」來互動。

大腦皮層是這樣的網路,人類社會也是這樣的網路。

黑箱的正確與否不是外部節點可以掌控的,修正黑箱是那些處在此「黑箱邊界」節點的責任。

作為乙個純外部節點,關鍵是要基於你得到的資訊,貢獻你的思考和價值(處理資訊並傳遞),從而找到你自己的位置。

11樓:芸芸眾生

假如題主活了上千年,那麼你是不是會在古時候去擔心我們的知識會寫在書上,那知識積累量達到極限,我們是不是要被書埋死,哈哈哈哈,我可不想被書埋死啊,我到時候有了新知識,就沒地方寫書了,更沒地方放書了,好氣啊,大家覺得我的想法很好很對吧,我們該怎麼辦?我要憋不住了,哈哈哈哈

在沒有樓房之前,哇呀呀呀呀呀呀,我想一下,地球承載人口會有乙個極限,那全世界到時候都蓋滿平房也不夠住怎麼辦……我感覺我想的好對啊,到時候多出來的人住哪啊?

papa……醒醒了,你忽略了變化,你超脫不了時代的侷限性,你缺乏思考這個問題的實體支點。

別想那些有的沒有的了,有時候時間會被自己蠢沒的。

12樓:Chaos

如果人類能進化得越來越聰明的話,也許這種擔憂沒有那麼嚴重。不過無論擔憂嚴不嚴重,最後都會發生,只是早晚的問題——再過若干年,ai必定會接替作為生物體人類發展科學的。希望有一天,有一位聰明的AI能回答我們的終極問題:

為什麼會存在這個宇宙。

真的很感激,我能在這個浩渺的宇宙,有一段意識……我要好好體會生的感覺,思考的感覺,在死之前。

13樓:一塊乾水海綿

個人觀點。

以現在的科技發展狀況來看,個人覺得未來的發展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大量智慧型科技出產,人類越來越懶,知識體系越來越龐大,以後的科技發展更依賴於現在的機器計算而導致科技制肘到一定水平停滯不前。

一種是科技發展與生物方向靠攏,

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最後應該會和生物科技殊途同歸,

其實很早以前我就有那麼乙個想法,細胞那麼小但是卻有那麼多功能而且有條不紊,想過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功能,它的工作原理,只是最後不得解。

現在學了微電子學,而且又聽聞其實生物有生物電流,或許當現在的電子微元更進一步會不會也能造出能自動吸收合成生長的電子細胞,

相對來說,如果以現在的科技歡去看生物體,生物體更像乙個龐大精密的儀器,內部是設定好的程式,只是更多的是由環境提供而計算出來的隨機值,而生長成的不同生物體。

以後科技如果向生物體系靠攏,研究清楚了生物本身的工作原理,以科技的方法幫人體更好的使用身體資源,可能出現新興人類,更注重於人體本身開發。

分割線以上都屬於個人猜想,不作為科學論證。

14樓:

目前來看,暫不存在。不如考慮,科技會發展成那個情況?是否會發展到那種處境?

這個腦洞可以開,但是與問題無關……

但是哦,我是持保留意見的,科研耗時就耗在提煉模型和解答問題;學習真的並不耗時。高度發展的科技社會頂多也只是(和現在一樣)讓許多人意識到自己太笨做不了頂尖/跨域/大力出奇蹟的科學家罷了。

不如跳舞……

15樓: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妄圖到達宇宙裡的某乙個地點,好不容易用自以為直線的最短路徑到達後,才發現你走的原來是乙個有曲率的弧面。在乙個領域裡再如何鑽研,如果規則性的東西不夠完備,那麼也只能原地兜圈子。

16樓:

我覺得可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乙個知識體系被前人反覆研究和實驗過後,已經確認在當前情況下是正確的時候,後人也沒必要研究了,直接拿結論來用。而且我們不也一直都是這樣嗎?

17樓:

永遠也不會有這一天

科學就像一條路,科學家就是鋪路人。走在前人的路上,走到頭,鋪一段,掛掉。

鑑於鋪總是比走難太多,因此只要你的前人在鋪,你就可以走到頭。

反過來說,只要你走不到頭,證明前人也走不到頭更不可能還有一段是鋪出來的。

如此依然可以有極限,類似1+0.5+0.25...永遠也超不過2,實則不然,每個人的起點,就已經比前人的起點高太多了。

比如,中國的科學家研究了幾千年的農機兵法熱炕頭,各種神奇可以說乙個人一輩子也學不完。問題是,這段路我們根本不會走,直接略過了。

近代一些也是一樣,乙個圓周率的測量方法和測量歷史足夠寫一本書,但是你只要知道它大概等於3.14就不影響往下走了。科技樹無需全點,科學之路走的人越多就越短。

資訊時代,更無須擔心因為沒人走的路會被荒廢,它們永久的存在硬碟裡,任何時候有人想走,都可以翻出來走走。

因此,這個問題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問題。

18樓:奧里斯山的黃岩

需求決定行為,到極限之前,或者說觸碰到極限時,無論如何,到時候人們自會尋找解決方法,比如我們可以期待到時候的生物科學大發展,人類大腦能力被大幅提公升?

比方現在摩爾定律就已經快觸碰物理極限了,但人們對晶元效能的提公升仍未停下腳步,現在各方除了找方法在極限前繼續縮小尺寸外,也在新材料新器件上尋找突破口。

19樓:阪上之雲

不會的,那時候人類的壽命肯定會變得更長,如果那個時代到來,人類肯定可以對抗癌症甚至衰老,人類也會掌握改變自己基因的方法,使自己能活得更久,壽命的極限也會隨著知識的極限成長,掌握了無限的知識肯定就會獲得永生,但在那之前人類一定會因為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先滅絕,未來的人類看著現在的短命的人類,就像我們看著古代那些只能活三四十年的人類一樣。

20樓:野合菌

假設這個盡頭存在。

人的數量是有限的,能力是分高下的。在這種情況下越靠近盡頭,能靠近盡頭的人就越少,靠近盡頭的速度就越慢,但是永遠存在超越的可能性。

會發生什麼?

由於這個盡頭離我們相當遙遠,就拿當今存在的科技來說,能想象光是某些科技的盡頭疊加到一起……就能讓人無限續命還不斷增殖,像雜草一樣逐漸充滿整個宇宙甚至溢位。

如果腦洞一些當前不存在的科技,說不定能量都能不守恆。

當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會怎樣?

Hermosa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會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會失去耐心,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經營的,就好像,你對乙個人百分之一百的付出不一定會有同樣的回報,因為這中間還有情感的差值,可是科技不一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滿足更多小眾人的需求,他們在科技產品上的投入,能夠得到一定相對的回報 手機只是個工...

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可能會轉移星球嗎?

獨角仙出山 會的,但與通常的認識不同,我認為,人類轉移的星球不會是太陽系外的某某宜居行星,而只能是太陽系內的大行星和太陽,注意!是大行星和太陽,而且首先是土星或木星,並進入土星內部或木星內部,而不是表面 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確定的推測嗎?之所以會先去到大行星內部,是為以後在太陽上 著床 做準備,人類 ...

習慣乙個人吃飯,乙個人逛街,乙個人看書,乙個人看電影,這算不算孤獨?

Echo 不算呀,因為你習慣了,如果你能在乙個人吃飯的時候不看手機好好感受飯的味道的那麼你一定很喜歡這個吃飯的過程。乙個人看書的時候,能夠沉浸到故事當中去,感受主人翁的喜怒哀樂。乙個人看自己喜歡的電影,享受手握爆公尺花和可樂的那兩個小時,這就不會覺得孤獨呀。如果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覺得孤獨,要麼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