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虛擬化人的解剖結構資料是如何建立的?

時間 2021-05-31 09:07:07

1樓:DING

我簡單回答下你這個問題,解剖結構資料的獲取其實是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國內號稱擁有數字解剖系統的有很多家,但是「以事實為依據」建立起來的不多,大多都是找一些會3D建模的來電腦繪製,那如何建立乙個真正的數字人體解剖系統呢?

1、斷層標本:就是將乙個人完全切割,從頭到腳「千刀萬剮」,每切一層用高畫質攝像機拍攝一張斷層標本影象,如果我們1mm切一層,170mm高的人,我們可以切1700層了,但事實上很多部位需要切得更細,因為頭部、胸部、腹部等結構是非常複雜的,有的甚至達到0.1mm切一層。

2、邊界提取:好了,我們有了大量的影象資料,那我們如何利用這些資料重新塑造出乙個完成的人呢?首先我們要提到乙個詞「邊界提取」,如上圖所顯示的綠色部分是一根主動脈,但我們已經將這個主動脈切成了幾十片甚至幾百片了,如何把它復原呢,當然現在不可能復原了,只能通過計算機了,把所有斷層上主動脈的邊界點提取出來,再連起來,這個主動脈的形狀就有了。

其他所有器官都是這樣做的。

3、三維重建:因為我們已經獲取了所有器官結構的形狀和位置關係,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三維軟體建模,乙個個器官重建出來,整個人就虛擬出來了。這是真正的依據真實斷層的數位化虛擬人體,在各大醫學院、醫院使用很廣泛。

什麼是數字人?數字人普及化會是未來生活的趨勢嗎?

曹多魚 不會,想多了。關於數位化這塊大家把握幾個要點就行了。對於相應需要儲存的文件進行資料數位化處理,這都是未來大概率普及的數位化,因為這些玩意是能切實給人生活帶來好處的,也是數位化最初的應用。除開這些有著應用的數位化之外,任何什麼數字主播 數字明星 數字歌手這種明顯帶有割韭菜性質的數位化名詞大家還...

什麼是資料結構化?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有哪些表現形式?

易道博識 提到結構化資料,我們先舉個小例子。哥倫布的航海日誌,複雜繁瑣,外人很難看得懂,叫非結構化資料。後續科學家把日誌經過加工 拆分篩選,變成機器可讀,人也能輕易看懂,這叫結構化資料。也就是說,結構化資料使軟體或服務系統也可以對資訊進行處理。軟體系統無法理解人類的資訊,但是可以理解結構化後的資料。...

老齡化的資料定義是否不合理,理想的人口結構應該是怎樣的?

鍋蓋 首先,這個有關老齡化的定義沒錯,聯合國公布老年人的年齡標準的確是60歲。你的假定和靜止人口有點像 每年出生人口相等。但是每個年齡的人口數都相等這個假設是不現實的,我們知道,中國目前的年齡別死亡率大概是J型,就是嬰兒死亡率和老年人死亡率較高,其他年齡人口的死亡率低。而且我們國家的人口增長率應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