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眾傾向於以個人判斷群體,科研人員傾向於用群體定義個人?

時間 2021-05-12 09:25:43

1樓:大花豬

一言蔽之,從演化論的角度而言,

刻板印象,可以減少我們認知資源的消耗,以便讓我們更多認知尚處陌生的其他事物,以滿足我們的安全感。

2樓:梁鴻儒

科研的正規化有很多種,也在不斷被革新。

我作為乙個臨床心理工作者,研究的大部分都是個案,在我們的領域裡面,個案研究、質性研究是很重要的,了解一下?

3樓:Preacher

個例是判斷規律是否正確的原則。

哲學家有個叫休謨的,他提出:就算太陽每天東昇西落,你也不能保證明天太陽一定會東昇西落。這個叫或然率

科學工作者是找普遍規律,若是個例出現了,說明建模需要重新推倒

4樓:fantasyhao

因為大眾往往更相信自己所親身經歷的,相信自己看到的某乙個人,某一件事,喜歡以個人經驗來判斷事物,而科研人員更相信通過統計計算得來的結果,相信大資料所表明的現象

5樓:路人

一般大眾和優秀學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模式的不同。優秀的學者通常需要建立哲學思辨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的邏輯通常從定義層面追溯事物的本質,捋正它的本源,而後對其作出客觀的分析。

相對厚實的知識儲備能夠讓這個群體對是非對錯道德家國等問題看得比較透徹,態度相對平和。大眾往往缺乏這樣的思維能力也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然而他們卻有著維護自尊的強烈需求。以麵代全,必然有所偏頗。

6樓:琥珀

科研人員基本思維有一條是統計概率思維,乙個群體代表不了乙個單個的人,反過來單個個體也代表不了群體,但是統計規律會說明這個群體內出現A事件的個體的概率,樣本基數越龐大,概率越精確,樣本偏差越小,方差越小。

7樓:pice of

這是個偽命題

1.問題中說到的「這個人拉低了我對**地區人的印象」在心理學中叫暈輪效應,大概意思就像你遇見乙個非常準時的人,然後你就會以為他是個靠譜的人,至於到底是不是誰又知道呢?我們一般人看待身邊的事物都是通過這種非定量的眼光。

2.「這個人拉低了我對**地區人的印象」這句話不能說明人通過個人認識群體。事實是,很多時候我們都通過群體認識個人,比如:

「重慶人肯定愛吃辣吧」這種刻板印象就會讓你在遇到乙個重慶人之後自然覺得TA會吃辣,即使你和TA還不熟。

3.做研究,類似社會學定量研究,的確喜歡做群體研究,但得出的也只能是有關群體的結論,心理學(除社會心理學)就是痛過個人研究個人。

8樓:農民耕耘未來

這是因為人的精神世界不同於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是客觀的,可以由一物體的特徵來判斷它是否屬於這一類物體,也可以由物質的共有特徵來判斷一物體是否屬於這類物體!比如著名的「白馬非馬」的哲學思想就沒有遵循客觀存在,從而陷入了無法定量的精神思維裡!

而人的精神世界如果要給它定個量的話非常困難(連天下都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更別說來給依賴於物質世界的精神思維了定量了),正因為目前還無法精確的測量人的心理世界,所以科學家、心理學家的目標就是要攻破這一瓶頸來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科研人員用群體來定義個人只是一種心理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測量心理學上叫做確定常模(它是一種提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它是心理測驗時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的參照分數標準),而大眾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判斷他所處的整個群體是怎麼樣的,最快捷、方便的參照點(參照範圍)便是自己了!

9樓:Hello 睡神

比較贊同樓上有關「目的」說法。

個人認為,「大眾」的視野是有侷限性的,根據主觀印象可以更方便地獲得認知、做出判斷。通過對個體的了解以偏概全明顯降低生理能耗。

而「科研人員」在科研過程中為提高研究成果的普適性,更多研究事物的共性。故而他們有時需要忽略特異性,以群體的眼光看待事物。

而科研人員也是大眾的一員,在日常生活其實不免以個人看待群體的。

10樓:

只能說明這類人資質愚鈍,心智低幼,喜歡通過貼標籤的方式區分人與人的差別,通過無視人的多樣性來處理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人際關係。

就像小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一樣給各個角色貼上好人壞人的標籤,因為這樣才能方便他們理解錯綜複雜的劇情,但是這樣粗暴的處理往往使自己陷於人際關係的漩渦中,畢竟只有小孩才能一直得到成年人的原諒。

從社會心理學來看,這樣的人無法理解非線性動態的事物,看事情容易停留在表面,一般在社會上被認為情商偏低的物件。

以上都是胡說八道,但是就是覺得這樣的人很討厭

11樓:Lee

會以乙個人的行為來定義乙個地區印象的,只不過是智障而已。

所以題主的問題可以簡化為:為什麼這世間總有智障?

那麼答案就很好回答了。

12樓:第四L

有句話叫愛屋及烏,恨也是的。

我也有過類似的事情,在武漢找不到路,問了乙個大媽,她說:2元。我沒給,然後問了乙個交警,他轉過頭,我繼續問,他再轉向另一邊。從此不喜歡武漢。

沒有歧視,就和不喜歡吃肥肉不喜歡吃甜食一樣,每次想起來,總會優先回憶特別不愉快的和特別幸福的體驗。所以每個人總有喜歡和不喜歡。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群體什麼的我就不懂了。

13樓:Haddock

我認為是一種巧妙的罵人方式,既罵了這個人,又表明「我本來認為這個地區的人是不錯的」,降低因為罵了乙個人而得罪一片人的可能性。不論哪個地區,護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你要罵乙個人,首先要盡量把他與該地區的人割離開,否則你被圍攻的概率很大。其實,即便採用了這種技巧,也難免被亂棍打回來,所以罵人之前看準了,如果所處環境中對方人多,最好還是忍忍吧,自己是地頭蛇的時候倒是可以打打落水狗。

14樓:乎之雲

看了三遍我才看明白題主的意思,

題主指出的現象其實是:科研中往往用大量案例推出事物通性再以此解決研究問題,實質上,是用大量同類案例去模擬研究問題來對研究問題有乙個準確的定義。而生活中的我們(民眾)有時會用單個和少量案例就會定義事物通性,實質上,是用少量案例去模擬大量同類事物。

我認為原因大體有三:

1 科研要求嚴謹,生活追求隨意。科研中出不得一點紕漏,而生活中即使我說一些自己想想也覺得不合理的話似乎也不用負什麼責任

2 科研要求全面,生活有時只需要片面。比如說:有乙個賣切糕的人砍人了,生活中我就可以得出乙個結論賣切糕的人都可能砍人,然後我遠離這些人,這認識很片面但生活中很合理且有效。

3 科研條件充分,生活中條件有限。科研人員有時間精力去求證乙個現象是否有普遍性。而生活中我們往往沒有這個時間精力渠道。

題主所舉的地域黑的栗子就是生活中部分人受風氣情緒諸多因素影響發出的明顯不合理,但是卻很契合部分人生活的想法。

15樓:蒼洱

人有依靠刻板印象來對乙個某個事物進行判定的習慣,這主要是降低生存成本,是進化的結果,而科研群體則不能依靠主管判斷,而應該是運用統計學方法得到的資料進行推導,

16樓:雅風

因為大眾的思維都很懶,喜歡通過某個特徵歸類某一類人,下一次遇到符合某個特徵之後,直接歸到類裡面來了,減少了思考和後面逐步認知這個人的成本,殊不知看到的每個人都是某一面,不是全體,這種歸類思維很容易導致給別人預設乙個人物形象框架,從而影響後面的許多東西,標籤化思維就是乙個顯著體現,0和1之間有無數個數,並不是直接對立,世間的萬物都是流動的。

17樓:琴弦

以部分個體,推論部分整體,不是特別正常的嗎?

從相似的多個個體,尋找個體的共同性質,也是很正常的吧!

總結出共同性質,和相似內容,視之正常,於是有了期待,也是正常的吧

當某個有共同性質的個體出現,而不符合原先視之正常的相似性,所「期待」出現了不滿足情況,有失望情緒,也是正常的吧

所以樓主所說,只是體現失望情緒的一種,抑或不是失望,是驚喜也有可能啊,比如你這麼溫文爾雅、大度、熱情好客等等,改善了我對xx地區的認識~

另外,其他回答也指正了題主問題:科研人員不是以整體去看待個人的,也是大量抽樣個體推而廣之的。所以,請以後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要說的題主問題的另乙個問題是,舉的例子不好,不應該是「拉低了xx」這種例子,而應該是「你xx,你們老鄉某某也xx,看來你們xx人都喜歡xx啊」

18樓:當代Marx會畫畫

馬克思之後,沒見過社會分析法做的好的人!

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辯證法

不是停留在課本上,考試用的。

不過嘛,大家都懂。

資本主義排斥馬克思,自詡社會主義的也排斥馬克思。

馬克思理論,可不是什麼半吊子鬥爭,巴拉巴拉。

馬克思首先是學術,其次才是實踐。

馬克思最大的貢獻就是第一次系統全面的給出人類整個社會的分析方法體系,這個體系,無人能超越,因為框架已經完成了。

所以說,社會科學研究,立場不正,三觀不正,得到的結論也不對!

19樓:曹執

題主你錯了,我們科研人員不是用「群體」來定義個體,我們是用「小群體」來定義「大群體」。

經費總是有限的,時間總是緊迫的。因此我們不可能拿所有人來做試驗,只能也只需要抽取一部分個體。

說白了就是代表性的問題,只要代表性足夠好,做出的結論完全可以適用於整個目標人群。

我不是藥神裡的抗癌神藥格列衛,研發時用了1028例受試者,但是不是說該藥只對1028例有效,而是適用於全部慢粒白血病,因為1028例是有足夠的代表性(這個代表性在我們統計學裡是通過樣本量估算來評估的)

與此相反,少部分大眾通過個例去判斷群體,說白了就是「武斷」,「地域噴」,因為乙個個體毫無代表性。馬雲有十幾個億≠浙江人好有錢啊!曹凱長得高≠江蘇人好高啊!

......別琢磨了,曹凱是我

20樓:

有趣的問題,因為大眾和科研的目的不同,所以分析思路不同:大眾從個體利益出發,以偏概全,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科研從成果可信度出發,為了贏得多數人對結論的認可,用系統思維和概率分析證明結論。

問題本身說明,分析本身是服務於目的,能結論問題的情況下本無高低之分。

21樓:

作為大眾的一員,我要是能接觸到群體的資料我也用群體群體資料判斷判斷

可事實是我只能接觸到個人,如果我不根據個人來判斷,我只能不判斷了,所以根據接觸的個人來判斷是無奈之舉

科學家有那麼多資料,當然可以了,而且你所謂的定義那個人的時候,科學家並沒有其他資訊,所以只能說這個人大概率怎麼怎麼樣

22樓:盧溪

1.乙個地區的人,由於在相同的地理、人文環境下長大,往往形成某種相似的人格。這些相似的部分,可以稱之為無意識人格

這個無意識人格具有共通性,即該人格在這個地區長大的大多數人中都存在。

所以,從大眾(特徵)來判斷個人(特徵),準確率高,至少能判斷出部分相似特徵。

2.但除了無意識人格之外,個體身上還存在有意識人格。這個有意識的人格,跟乙個人的遺傳基因、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等因素相關,更多時候是個性化的。

所以,從個人(特徵)來判斷群體(特徵),準確率不高。如果樣本增大,從多個個人來判斷群體,準確率就會高一些。

我們為什麼傾向於容忍病人?

人生一瞬間 容忍病人以及偏向弱者,這是乙個信念,擁有這種信念的人多了,就成了集體信念。是一種不加思考就接受的公理。沒有為什麼。生活中這種集體信念太多了,比如 你是哥哥,就不能讓著點弟弟麼?這種話會造成 弟弟 1.我弱我有理。2.以後當父母要發號施令哥哥 1.要容忍弱者。2.以後當父母也要發號施令孩子...

漢服復興為什麼越來越傾向於cosplay?

逐客 人多了,自來水多了,當然啥人都有,這是圈子大了以後必然要面對的困難。就像cosplay圈子充斥著那些擦邊球,或者coser直接賣一樣。人多了,很多人玩兒漢服是跟著一股潮流,或者是出於為了與眾不同,這些人當然不會去考慮形制,他們只會看品牌,更不會跑博物館看出土物以及翻相關典籍。自來水永遠是擴大圈...

你傾向於層展論還是還原論,為什麼?

Niel Dan 個人認為還原論是用來解析 事物的原理 但很難用來建構 設計 至少從算力的角度來看是如此 比如即使知道所有微觀粒子的狀態 拉普拉斯的觀念 實際上我們從建構的角度也不能從微觀粒子去算起 而一定要 分層 不過感覺這個 層 其實可能隨著算力和演算法的進化而變化 比如圍棋,基本的規則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