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尺要如何做才能擺脫價效比的束縛,占領高階市場?

時間 2021-05-08 04:31:17

1樓:板鴨在天上天飛

我心思p30都被reno十倍變焦版完爆了,還有啥好吹的,小公尺只要敢堆料,學1+7pro還不會麼?p30p用的更爛的京東方的oled美其名曰扶持中國產,華為年投入千億,怕是全給華為終端了

2樓:菸灰

先把名字換了吧,你聽:華為,多有氣場的名字。小公尺,名字就透著不嚴肅不大氣不穩重,很切合屌絲範兒,甚至有點幼稚,你讓四十歲以上有消費能力,在意氣質,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中高階消費者,怎麼可能選這個品牌 。

產品力固然重要,但也要找準高階市場的需求。所以,哪怕小公尺再做乙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品牌,有小公尺背書,也不行。除非另起爐灶,和小公尺劃清界線,絕不能和小公尺有任何牽連。

3樓:ssertp

現在已經比較艱難了,小公尺有很多次機會擺脫價效比束縛,然而他們都錯過了。

小公尺的競爭力實際上是很強的,他們在消滅了山寨機品牌後,第一次嘗試了突破價效比束縛,也就是小公尺note。然而好隊友高通實在的坑了小公尺一把。小公尺note並沒有全系列搭載驍龍810處理器,在那個處理器至上的年代,沒有搭載驍龍810讓很多人感到被欺騙。

隨後驍龍810的發熱又勸退了一波潛在顧客,2023年剩下的時間,小公尺只推出了兩款競爭力出眾的紅公尺手機,他們不僅沒有掙脫價效比束縛,反而越陷越深。

實際上,在2014和2023年,小公尺的產品要比華為優秀,P7完全比不上小公尺4,小公尺note也比P8系列出色,如果小公尺把握好這次機會,那麼他們完全可以一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

2023年,小公尺迎來了第二次機會。mix和小公尺note2的出現讓人意識到小公尺也是有創新的,這兩個型號如果有乙個能延續下去,那都是可以翻身的。不過可惜的是,小公尺再一次失敗了,2023年的mix2完全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它甚至還退步了。

考慮到當時的技術條件,小公尺完全可以把產品做的更酷,但事實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這兩次大的機會過後,小公尺暫時已經沒有機會翻身了。全面屏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突破性的技術只剩下屏下攝像頭了,目前也沒有新的細分市場出現,這種情況下小公尺很難去改變這一狀況。

小公尺的現狀完全是咎由自取,他們曾今是有機會把華為和藍綠大廠打趴下的。

4樓:啃泥周公子

目前,小公尺的策略是用小公尺品牌衝擊高階,而用紅公尺來這個牌子來追求極致的價效比,這個策略不能算錯,但顯然要落實也困難重重,原因是小公尺這個牌子在前期已經被注入了太多的「高價效比」的印象,最後的效果可能是紅公尺能完成接棒價效比的任務,但小公尺這個牌子,尤其是最近看小公尺9的定價策略,目前無法完成高階品牌的使用者印象初始化。

所以主要問題是高階使用者對小公尺這個品牌壓根沒有高階的印象。小公尺這個牌子要完成價效比向高階的轉換,無論內部還是外部都阻力很大。

合理的品牌策略應該是反過來,小公尺和紅公尺依然取追求極致的價效比,小公尺打中路、 紅公尺在低端,鞏固現有使用者的高價效比印象,然後把mix那些較貴的型號重新定義出乙個高階品牌出來,例如叫「M-Pro」之類的,新品牌的設定就是極致的堆料,極致的不計成本,讓高階使用者可以重新審視用這個品牌來裝逼的可行性。

5樓:

感覺產品得分三個層次,紅公尺主打價效比,數字系列主打水桶機旗艦,MIX系列主打差異化體驗。現在紅公尺價效比是有了,數字旗艦總有這樣那樣的短板,比如公尺酒的電池。MIX4不拿點黑科技(不是以前那種黑營銷)出來MIX系列基本也可以GG了。

現在的情況是,就算做得足夠出色也不一定能從友商那邊搶到市場,更何況還不一定能做好,個人感覺手機業務能保住基本盤就不錯了。

6樓:小王子

做出真正的黑科技,屬於自己獨有的,就像蘋果有直接優良的系統和處理器,華為有優秀的攝像功能,只要小公尺有自己獨有的黑科技也可以占有高階市場的。

7樓:非洲海底泥

想做高階你的產品要對所在行業有所創新有所引領,看看第一陣營的蘋果三星華為都有自己獨當一面的技術,這是小公尺天生的弱項,再加上一出生就含著價效比的鑰匙想翻身難於登天。小公尺前期的營銷很成功堪比教科書,後面發展乏力也說明在手機這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會吆喝只能博得一時的喝彩

8樓:怡春老道

價效比不是束縛。

小公尺要擺脫的是低價束縛,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比較難做到。三個字:差異化。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不用全方位領先,有那麼兩三個點就行了,就像華為的相機。最後手機做好看點~

9樓:雲夢

目前看來,有難度,因為小公尺目前就看不懂、看不起、不尊重高階市場和客戶,你無法把產品賣給你不懂、看不起、不尊重的客戶。

高階市場和使用者需要的東西,小公尺還給不了。

然後看了下很多回答裡面很多公尺粉不希望小公尺走高階,我表示無法理解。我只想說,那些口口聲聲說愛你的人,擋住了成長的道路。

10樓:路誌凌

小公尺這個品牌本身就定位於普通大眾用得起的平民手機,如果嚮往高階走,除了有真本事之外,還得創立個高大上的品牌,不能再用小公尺了,如果還用小公尺這個品牌,有點提著頭髮往上跳的感覺!

11樓:阿修羅

我認為小公尺不太好做高階。名字起的就不行。而且從一開始產品定位就是價效比手機,這麼多年過去,給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年輕人學生用的手機,華為這個名字聽起來看起來就給人所謂「中華有為」的一種意思,再加上華為營銷做得好,廣告也都是走國際范的,正好又研發出自己的麒麟處理器,且產品表現還不俗,所以華為能衝上高階也是天時地利人和。

再比如雷軍投資且是大股東的小鵬汽車,這名字起的就感覺是給自己兒子起的小名一樣,另外兩個知名的電動汽車,乙個叫蔚來,乙個叫特斯拉,你覺得哪個逼格聽起來高一點?除去特斯拉產品高出一大截之外且不對比。小鵬和蔚來的產品怎麼樣我也不知道,也不開電動汽車,但就名字而言,我覺得蔚來比小鵬好聽,蔚來有種未來的意思。

這些不是玄學,大部分高階機消費者是不懂手機的,三四十的人哪有功夫整天研究引數,華為的營銷更有國際大牌的感覺,產品從mate7開始一直就是想衝高階的,反觀小公尺我覺得除了紅公尺外產品線是有點混亂的,從一開始小公尺和紅公尺就都被雷軍自己貼上了價效比、便宜的代名詞,產品的固有認知已經在消費者心裡形成了。

酒桌上,A問B,你這啥手機啊,B說HUAWEImate10保時捷設計,A問C你這啥手機啊也挺好看,C說我這小公尺8。

…你們覺得哪個聽起來有逼格

我覺得小公尺衝高階有點難,可能會撲街

12樓:徐先生

小公尺除了價效比還有什麼競爭力?

沒有!既然價效比是小公尺的唯一競爭力,就更不能放棄

IPO好不容易吹牛批狠賺一筆又進了雷老闆口袋,想轉型就更沒戲了

13樓:你喜歡的七

小公尺擺脫價效比有點困難使用小公尺手機的大多數都是學生…等等也不是說學生沒有錢

曾經mix2定價太高導致銷量一般小公尺是想用note mix系列衝高階但無奈只能在3000左右徘徊

14樓:陰彥才

這個問題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小公尺在小公尺MIX2的全陶瓷版本就需求過,也還算成功。但是並沒有在4000元檔站穩腳跟,導致了之後的2023年上半年小公尺沒有高階手機,雖然在2023年下半年的MIX3也進行了上探,但是小公尺在高階市場想要站穩腳跟至少需要1-2部讓人驚豔的手機,比如oppo的find X、vivo的NEX。但是想要研發出這樣的手機,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

而且小公尺已經被人標上了低價的標籤,想要讓人改觀有點難。

15樓:

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多啦A夢,讓它幫雷布斯把時間調到2013

在那個小公尺聲望如日中天,全國上下還在瞻仰把「網際網路思維」的時候,把線下渠道搞搞好。這樣15 16年就有可能懟死OV了

16樓:子猫

別在搞低端營銷模式了。

賣高階機的有讓人去網上搶的嗎,結果還搶不到,別人一看,這麼low,也就屌絲去搶了,高階人群誰有空陪你去搶手機?

整個營銷模式都得改。

小公尺應該請個銷售/品牌出身的牛人整整了。

17樓:sherlockbouis

不要再和某耀互噴了。本來就比別人出色,沒必要擺脫價效比的標籤,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貶義,良心價怎麼了,有技術就得收老百姓的智商稅?智商高了不起呀,坑國外就算了,自己人也傷。

有自己的風格就挺好的。

我喜歡吃公尺粉,但我不是公尺粉。

18樓:熾天

雷軍堅持價效比,讓小公尺9定價2999,雖然可惜,影響小公尺品牌定位,但其實也是一種堅持夢想的情懷,一種改變世界的犧牲精神。因為小公尺要做costco那樣,甚至是松下那樣,以讓好用的家電「像自來水一樣廉價」為己任的有理想的公司。高票說那些,都只是在商言商而已,根本不是乙個層面的事情。

19樓:唐一發

不會便宜不是價效比

去年mate20pro剛出來的時候 5399 沒人說他貴都說真香。

關鍵看你所採用的設計,科技,人機互動,使用者體驗是不是最先進的,而不是別人玩剩下的。

20樓:大哥來diss我

華為的產業技術經過很多年的積累和大量的資金作為動力,小公尺未來幾年很難在高階關鍵技術突破華為。

高階領域是存在競爭關係的,麒麟現在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高通,但是先把國內第三的優勢穩固住,至於打壓國內企業,也許「跳進黃河洗不清」。

小公尺繼續保持系統和處理器的優勢,爭取在硬體專利上做更大的功夫。

偷偷夸夸miui!!人性化的系統!

21樓:天潢貴冑

不可能的,高階市場需要有自己的技術,而小公尺大多是在軟體層研發。華為那麼多年擁有不同的底蘊,國家對華為的支援也遠超小公尺,加上小公尺那麼多年的價效比貼牌,想要提高品牌定位非常難而華為已經算在高階市場站穩了腳

22樓:

don't do it.

砍掉智商稅不好麼?

手機行業發展至今,手機會慢慢回歸到它實際的價值。沒有小公尺,也會有大公尺、小麥、高粱手機。

23樓:LYCZZZ

補充:小公尺現在的問題太多了。

現貨能力不足,現金流不夠健康。

缺乏良好的市場營銷,不肯在營銷上過多投入。

缺乏市場前瞻性,只能指定短期計畫,不敢做長遠打算。

只想花小錢辦大事,不敢冒風險。

售後能力也不盡如人意。

等等。這些都做不到,怎麼可能擺脫束縛?占領了高階也會讓人給踹下來。

當然小公尺也並非沒有進步。18年小公尺的拍照能力大幅度提公升,供貨問題也有所緩解,小公尺也學會了向市場妥協。小公尺可能會越來越好,但是恐怕時間不允許啊。

24樓:少先隊員何西阿

研發,專利。小公尺每年的研發投入連華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有啥資格鄙視華為?華為海軍雖然扯淡,但這是一家追求極致的公司,是一家能讓對手尊重的公司。

任正非個人持股乙個多點,雷軍一次股權激勵就有99億,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25樓:大臉貓

為什麼要改變?價效比是小公尺的價值觀,這是乙個公司的靈魂,立身之本。如果這個概念堅持二十年,小公尺的產品可能會悄悄滲透到80%的普通家庭。

別忘了小公尺最可怕的不是手機,而是他的生態圈。那時候即使他買個兩萬的手機,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這貨值兩萬,而不是像現在的華為,打著愛國的旗號綁架。

還有,華為多大的公司,多少年的積澱,做出手機來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承東再牛,也是個打工仔。小公尺可是初創,到現在才調整架構,有個大公司的樣子。

就這還要跳起來跟華為掰手腕,oppo,vivo提都不提,雷軍真是個牛人啊,佩服死他了。

小公尺要如何做才能擺脫一些人眼中的價效比形象?

已登出 因為除了價效比,我真的沒感覺他還有什麼優點,而且質量又不好,高管又是那兩下,抬高自己就抬高自己,還要貶低一下別人,典型的欺軟怕硬,能對他有什麼好印象,個人觀點 haha kim 為何要在意是不是屌絲的形象,別人的看法就那麼重要嗎?地鐵裡用華為蘋果三星OV的人多的是,開賓士寶馬用小公尺手機的人...

小公尺5和一加3要如何做選擇?

neo1946 如果你只是 單純 地用手機我是推薦一加3,拍照中國產巔峰,id設計很不錯,rom簡潔流暢,對於一款手機來說該有的都有。但是我自己來說還是會買小公尺5,並不是因為手機好,而是因為離不開小公尺的雲服務 特別是我還有其他小公尺系的產品 和還有可預見小公尺pay 單單是內測中的嶺南通就足夠說...

綠了前任要如何做才能挽回他?

林林林 你要的是你們兩個還能面對,還有聯絡。所以你再找乙個男朋友,然後花著他的錢用著他的東西,背地裡去找前任。指不定就好了呢。但是你想挽回他的感情,想想吧,除非你倆合計給那個倒霉蛋下坑,不然對前任你就是條狗 當然,這也就是渣女和那種 哎呀我就是想追回前任嘛,做舔狗無所謂只要有他就好了呀 的人能幹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