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行員的角度來看,側桿和中杆哪乙個更好?

時間 2021-09-21 04:53:58

1樓:Cap Mach

側桿和中立杆哪個好?

本人在盤式(C-172R)、中立杆(DA-42)和側桿(SR-20、SR-22)飛機機型上都有過一定的飛行經歷。

中立杆的飛行經驗比較少,但也曾有過十小時的解除複雜飛機限制的經歷和病毒飛機的改裝飛行經歷,以所經歷和所見過的中立杆機型來講,其操縱裝置的位置一般不可調,同樣的是機組的座椅也不可作適應性的調整,腳舵需要根據飛行員自身的身形條件去調整,上下飛機相比較不夠便捷,長時間飛行因為身體姿勢可調整的範圍有限,在同樣的飛行時長下更容易達到疲勞。

極端情況來講,緊急情況時,從駕駛位移動受傷的機組也會更麻煩,機組也更容易受到二次傷害。

對於側桿來講,駕駛位空間更大,駕駛區域更舒適,前面可以查詢航行資料,放置膝板,在運輸飛機上甚至還配有小桌板,方便機組用餐,對於多數飛行學員來講,未來半數以上要駕駛以側杆為主要操縱模式的空客飛機,所以從初教機就開始接觸側桿飛機,也不失為一種提前適應的方法。

2樓:初級三輪車騎手

之前飛737,現在飛330,兩個都試過

操縱桿的位置在感覺上很容易適應,根本差距在兩種機型的操縱邏輯還有737的杆是聯動的,教員帶飛更放心,隨時能給你拉一桿。空客就只能交操縱了

不過有一說一,側桿是真的解放了一大片空間啊

3樓:灰姬攻城獅

我不是飛行員,崗位原因我也沒飛過模擬機。

但是就工作經驗來看,側桿舒適性更高一些。

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不太準確但容易理解。

就好比玩遊戲用滑鼠鍵盤還是手柄

用鍵鼠,你得擺好架勢,趴在桌子上。一手鍵盤一手滑鼠。壞處是比較累,因為你只能一直保持乙個姿勢。優勢是好上手

用手柄,你可以以各種姿勢玩,可以坐著,可以躺著。但是上手難一點,操作的時候小動作多,操作不夠乾淨且幅度大,感覺天旋地轉。

就像新手飛航模一樣,心裡想慢慢拉起機頭的動作,結果到手上的實際操作是飛機突然大角度抬頭,同時還滾轉。

4樓:柴健翌

當然是側桿好。

開飛機只是個飯碗,吃飯才是最重要的。側桿的飛機有小桌板,吃飯多香。

再說桿子的安裝位置是根據飛行員坐姿調定的,杆裡面也有定中機構,這都把不正的話,還有什麼資格開飛機?

5樓:白潁川

不管是側桿、中杆,還是盤,各有優缺點,沒操作過中杆,說說側桿和盤的區別。

從桿力上來說,目前接觸的所有駕駛盤杆力都是偏大的,個人更喜歡駕駛盤操作,可能因為學飛是盤的原因,覺得更有操作感覺。

側桿真的解放很多東西,首先駕駛艙位置空出一大塊,你就可以放小桌板什麼,解放腿部空間,空客類飛機給你的感覺就是空間真大啊。另外乙個就是側桿一般都是電傳飛機,操作輕鬆靈活,動動手指頭手腕就可以很輕鬆的操作。至於題主說的帶桿會帶橫滾,確實,由盤轉側杆初期確實會有這種情況,看個人吧,但問題不大,多操縱就好了。

這種各有優缺點的東西,很難說哪個好,看個人習慣吧。

從飛行難度來說,哪些航線對飛行員的能力要求會更高?

新街百香果 私以為現代民航執飛班機起飛和降落是最為重要最考驗飛行員技術的部分,這一點也和班機的始發機場和到達機場的建設條件以及氣候特徵息息相關。實在要說的話.川普推出伊核協定後的伊朗民航業可以說是非常危險了。才被西方解除飛機禁售封鎖不久又要被制裁 新飛機訂單也僅僅交付了一架321和兩架332和幾架A...

飛行員的真實生活和待遇如何?

埃因霍溫旅客 你還是太年輕了哈哈哈哈,聽過一句話。一代搞製造,二代搞金融,三代搞藝術。你品你細品。當然如果你工作就只是差不多體驗生活的話,你隨意 受困於新冠疫情,航班量目前回覆如初還需要時間,國際航班需求也需要更久這是啥 供需關係裡面,供給大幅增加,需求銳減,會產生啥 臭弟弟 精神勞累身體勞累。天天...

從飛行學員到飛行員要經歷些什麼?有哪些好的建議?

豆爸爸 學飛到現在也有七個年頭了,我可以和你講講這七年之癢。高三那年,航空公司到我們學校招飛,體檢時間是全市高考模擬考試前一天,我根本就沒想著要去體檢當飛行員,老師看了一下我們班就兩個人眼睛不近視,讓我們去試一下,我當時還不想去,因為怕耽誤第二天考試,還是高考模擬重要呀,這可關乎到以後的命運,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