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海軍的電探(雷達)效能如何

時間 2021-05-31 22:41:21

1樓:未完成的音色

日本海軍雷達最主要的問題是開發太晚,成品比日本陸軍晚了兩年,日本陸軍2023年10月在武漢地區部署了自己的超短波警戒機甲型,差不多比海軍的最早實用雷達早2年部署,而陸軍雷達研發從36年就開始了,比海軍早5年。

日本海軍過於強調無線電靜默,害怕雷達波暴露位置,所以堅決不研製自己的雷達,而日本陸軍不但早就預見到雷達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而且肩負日本本土的防空任務,所以積極地開發雷達。

日本海軍的雷達技術進步並不慢,因為海軍有大量技術人員一直關注雷達知識,只海軍高層墨守成規頑固不化罷了。聖克魯斯海戰日本的艦載雷達就大發神威。翔鶴號被美軍攻擊波命中4枚1000磅炸彈,但由於配備了改良雷達21號,於美軍逼近過程中已經發覺,所以艦長得以讓艦載機全部起飛,因此機庫內沒有產生殉爆。

如果日本海軍的雷達開發能提早幾個月,那中途島戰役的局面就將徹底改寫。

2樓:雪之下深雪

以下選自《海上護衛戰》

開戰前夕的日本海軍,對空用電波探信儀第一階段的研究剛剛結束,勉強可以達到實用化的水平,對水上艦艇用電波探信儀還沒有達到實戰需要的要求。

海軍對電波探信儀基礎研究開始是在昭和8年,轉眼過去到了昭和14年秋也沒有取得什麼卵成果......之後,海軍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得到了日本無線株式會社研究員的協力,以在東京灣停泊中的空母赤城為目標,在陸上用10cm的超短波進行照射,收到了發現目標的成果。但是海軍卻以預算不足以及整備為由擱置了這個計畫。

英國和德國當時的技術已經完全超過了日本,特別是英國,在昭和10年(2023年)對空雷達試驗成功,二戰爆發的時候早就完成了實用化。根據從英國和德國發來的情報,昭和16年春,日本海軍也開始急速促進該裝置的發展,軍令部的要求加上海軍技術部門的努力,民間公司的協力,日本終於以德國情報為基礎研製出了公尺波長的電波探信儀。

這個裝備的試驗在開戰前夕的昭和16年10月,三浦半島的野比開始進行。之後千葉縣勝浦燈台附近的海軍技術研究所的瞭望所馬上就開始建造,正式製造的第一號機就在那裡裝備,同年11月28日完成。這就是陸上用的一號一型對空搜尋用電探,開戰之後,海軍以實用實驗的成果為基礎,緊急整備方案開始向電探發展。

但是,無論是對空搜尋用電探還是對水上艦船搜尋用電探,直到日本戰敗都沒有取得什麼大成果。

3樓:高衡

以撐傘大姐姐(大和號)上的電探為例

一式三型電探(簡稱一三電探),按研製要求,這是一款可用於陸上、艦船和潛艇的可般式對空雷達,工作頻率150MHz,峰值功率10KW,標的距離精度2-3KM,方位精度十度,只有乙個A模式顯示器。也就是說它基本無法提供出準確的目標的方位角資料,而且完全無法提供仰角資料,只能通過反射波尖的大小推測目標情況。說白了,就是知道有人來了,但具體在哪還是不知道。

(天氣好還不如目測)

21型電探,就是艦娘裡大姐姐的發卡了,水面搜尋雷達,因為二戰中較低頻率的水面搜尋雷達也能兼顧一些搜尋飛機的任務,所以有人說21型可以探測飛機,但至於實際上是不是這樣,自己看著辦。21型電探有三種型號,分別裝備在戰列艦,正規空母以及巡洋艦上。因為具體這三種電探的資料不好找,所以其效能的差別應該主要體現在天線面積上。

22型電探,外形一點都不像雷達,像兩個大喇叭,但卻是日本第一款使用磁控管技術的雷達,所以比之前的兩款的技術水平都高。但缺點是功率低,整套雷達功率只有5KW,美帝因為掌握了多腔高能磁控管的核心科技,所以能達到50KW。而且22型的接收機經常出故障,且同樣因為只有A模式顯示器,無法有效指揮對空作戰。

因為日本的雷達功率普遍偏小,所以很容易收到電子干擾而癱瘓。所有二戰期間的日本艦艇只能用單瓣法進行掃瞄,所以也就使其定位精度無法達到火力指揮的要求,西村艦隊在蘇里高海戰中面對裝備了MK-8雷達的77特混艦隊幾乎沒有招架之功。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部隊的伙食如何?

暴風兵 以下材料出自微博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航母瑞鶴號的選單如下 A 航母 瑞鶴 號乘員的戰鬥配餐 早餐 飯糰 煮培根 炒牛蒡 調味海帶 醃蘿蔔中餐 飯糰 關東煮 牛肉 蘿蔔 芋頭 醃蘿蔔晚餐 飯糰便當 燉菜 豬肉 胡蘿蔔 土豆 蘿蔔 醃梅幹宵夜 幹麵包 營養食物 B 航母 瑞鶴 號艦載機飛行員的戰...

二戰日本海軍實力是否超過英國?

二戰IJN和RN中間差了乙個德三海軍 麵條國海軍。二者之間有本質區別 乙隻近海海軍和乙隻遠洋海軍,有一點點像目前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區別。遠洋海軍有遍布全球的軍港和補給基地,有遠端軍事力量投送能力,而近海海軍只能在自己家門口轉悠,出去護個航到頭了,例如一戰時IJN就去地中海護過航,中國海軍現在也能去...

二戰日本海軍設計得最成功的重巡應該算妙高嗎?

liuliuliu 大愛利根 日本那批十炮重巡,散步始終都有一定的問題。利根雖然只有8炮,但是其散步要更好一點,可以說其火力不遜色於十炮的。再者,集中主炮塔於前部,最大好處就在於後方航空設施被點燃之後不會影響到主炮使用,而那批十炮的後部2座主炮塔。再說防護,那批6炮的不算。妙高最早建造,算是各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