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作為家長你認為家庭教育的學習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什麼?

時間 2021-12-20 21:30:28

1樓:Miss Chen

你需要「家庭教育」方面的學習嗎?

一直在學習。雖然我是心理專業科班出身,又在海外當過教師,兒童發展理論基礎比較好,但我深知家長、教師和心理健康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種角色,雖然都要遵循科學規律,但由於分工不同,實踐方法可能完全不一樣。教師重在教,傳授知識,啟發思維,答疑解惑,引導孩子融入集體遵守紀律。

而家長最重要的功能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接納、愛和陪伴。家長和教師的角色不能混淆,否則就會給孩子埋下心理隱患。

如果是,你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和支援?

我認為家庭教育需要系統化學習,它應該至少包括以下五個領域:

1. 父母的自我關懷和管理。

2. 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以及依戀理論。包括如何在養育中順應規律。

3. 管教方法。簡單地說就是了解如何讓孩子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幫助孩子清楚行為的邊界,在自主的基礎上建立責任意識,在敢於自由探索的同時自律。

實施這些方法也要基於父母的自我情緒管理能力對兒童行為的理解共情力。

4.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包括溝通社交能力和堅韌的品質。

5. 如何與其它家庭成員/養育者合作溝通,包括處理養育需求與家庭其它需求之間的矛盾。

會提前學習嗎?還是遇到問題才會去尋求幫助?

"防病"遠勝於"治病"。提前學習以預防問題,肯定比遇到問題再尋求幫助要好得多。還有一些問題,其實是兒童在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必干預。

通過提前學習,家長發現這些問題時就是有備而來,能免受許多焦慮和瞎折騰。

曾經你為自己的家庭教育做過哪些努力?有什麼心得嗎?

孩子2歲時,我又完成AMI3~6歲蒙台梭利助教的證書。這個課程除了理論學習之外,讓我體驗最為深刻的是兒童觀察,讓我意識自己以前經常也只顧忙忙碌碌,沒有細緻留意體會孩子內心的許多需求和那些想法。孩子並不是乙個縮小版的脆弱大人,看似不可理喻,但他們的內心感受非常豐富,充滿了對父母和廣闊世界的熱愛。

中國老話說:打是親,罵是愛。但是在實踐過學到的現代家庭教育理念之後,我相信孩子心中自有真善美和一股積極向上的原始動力。

不打不罵正面引導,才是最輕鬆和諧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學習的時光其實很寶貴 ,應該是快樂的。

家庭教育領域的學習加深了我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線。人不可能天生就知道怎麼為人父母。我相信每個人在第1次做父母的時候都會很無措。

家庭教育,用知識的力量幫助父母抵禦焦慮,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幫助家庭生活找到正確的方向。

2樓:步行的霖霖漆

今年回歸家庭慢下來了,開始了反思親子關係,。

回看我們的每乙份工作都有系統性學習知識或者直接經驗作為支撐,而父母這個角色是沒有的,最多是我們的父母用在我們身上的經驗被復刻了。那麼,如何成為稱職父母,且不談優秀與否?家庭教育日益得到高度重視了,我們又應該掌握什麼知識和技能呢?

可能每個父母對勝任的理解不同。這裡只表達我對於家庭教育的淺見。以前我是個固定心智的人,和孩子的衝突才讓我覺得成長心智如此重要,舊認知需要迭代了。

於是我認真消化了這張圖且存在手機裡。

有點跑題了,拉回來

家庭教育要掌握的核心知識:

1.兒童發現心理學:可能很多家長說沒時間看這種書,個人覺得我們不是去考試,選其中重點看足矣,目的是拓展自己的認知,二八定律用起來。

打個比方,買一台智慧型產品是不是也要看看說明書呢?

2.高質量親子關係的養成:這方面書挺多,付費課程或者知乎號也有,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選擇專業性強的。

例如我最早是傻傻的覺得陪伴就是陪著她,孩子玩孩子的,有一句沒一句的逗她聊天或者在她的視線裡自己玩手機。這可不叫高質量!我走的彎路希望其他父母避免重複。

3.父母關係對親子關係的影響:這部分書也不少或者一些付費網課,孩子的認知是在環境裡塑造的,我們不能指望孩子遺傳了乙個好脾氣,就無視自己的親密關係了。

家庭教育需要的基礎技能是:

1.父母是花匠,不是木匠。這句話都看得懂,能做到多少,真的是各自修為。

我們是不是需要參考花匠,遵循每一種花的生長規律去施肥,澆水,修剪呢?這確實是乙個挑戰,很難,更何況都是零經驗做父母。

2.父母是陪伴成長的終身教練。這兩年教練這個詞得到了新的延展和演繹。

教練型領導或者父母的話題也多了。個人覺得,從體育教練中提取的教練價值,是一種平等,鼓勵,支援和引導。優秀的父母,也具備某些教練特質,他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建立自信,塑造成長心智,也可以在賦能孩子的過程中自己得到成長。

3樓:皮實妞

你需要「家庭教育」方面的學習嗎?

需要。如果是,你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和支援?

目前看,過往的教育,使得我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檢索資訊的能力。

即,我所受過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教育,使我在遇到問題時,懂得去面對問題——在孕育、生育、養育方面也是一樣的。

這也是我理解的教育真正的意義之一:立足現實,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與問題一起成長

好吧,說人話:我覺得自己不太需要坐進課堂學習如何育兒——有專業而免費的我也會參加,但整體來說不如自主閱讀的效率高。個人是直接把《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及其他專業心理類書籍,以及市面上出現的大部分育兒書,全捋了一遍,估摸專業+通俗的得有一兩百本吧。

不僅自己看,還做讀書筆記那種。

缺點就是太佛系,連必要的包裝與呈現都排斥,所以可能也沒人願意僱我當講師,唉……

會提前學習嗎?還是遇到問題才會去尋求幫助?

一開始也沒多提前學習。懷孕後,閒著沒事時開始看養育相關的書籍,也是這些書改變了我,讓我更深走進自我(和他人)的內心。

後來由閱讀帶動閱讀,不間斷地學習著,像是不斷滾動乙個雪球。我發現高質量閱讀的主要好處,是能與自我保持對話,遇到問題能及時反思,或使心情保持平靜。

其實與孩子養育相關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家長狀態的問題。因此,解決好大人心態問題,基本就只剩操作層面了——很多時候大家只談操作層面,其實只是浮出來的冰山尖尖,底層是隱於水面之下的。

曾經你為自己的家庭教育做過哪些努力?有什麼心得嗎?

我因為生孩子晚,雙方老人年紀大,又不肯假他人之手,所以是自己帶孩子。

這個過程收穫良多,因為參與乙個小生命的成長,是機會,而不是負擔。

心得也談不上,大約是越養越粗線條,越養越放鬆吧。假如時光重來,我願意自己做乙個更放鬆更天然的媽媽,許多小細節上大可不必那麼操勞(但對新手媽媽來說,似乎又是避不開的過程)。

多努力感覺也沒有,因為從根本上我就不認同人得多努力幹什麼幹什麼的觀念——如其說在帶孩子,不如說我只是在經歷和體驗自己選擇的生活。在給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基本上算是佛系到底,不經意間,也有著自己的堅持:

堅持多給孩子天然遊戲的機會,比如與小夥伴玩或戶外

注意運動習慣的培養

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尊老愛幼,親鄰近友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志與感受

杜絕過多不必要的現代刺激源(過早的聲光刺激,過多的螢幕刺激等)

在孩子的成長上順其自然,不提前進行功利的知識灌輸

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對此也供認不諱,沒有什麼完美媽媽/完美成長的執念。

心得就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並且真的真的真的很可愛。

現在的孩子有點可憐,童年干擾太多,學習任務早而重,大人忙累且壓力大,老人遠離了自己的故土,時代變化太快……

假如你問我最後乙個問題:

……作為家長你認為家庭教育的學習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什麼?

也許你以為我要說的是: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愛孩子,更好地掌握乾貨知識ABC。

通過這幾年的學習,我發現,大人最需要做的事是:

好好愛自己

照顧好自己

使自己的心保持柔軟和寧靜

然後,才有餘力,愛孩子。

在這樣乙個時代,大人要學會慢下來,要學會正視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全感,學會與自我、他人、外部的世界相處。

接著,才是學習如何更好育兒。

4樓:優優

個人認為情緒管理是最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之一。

不然網上怎麼會有個段子:「我想問一下噢就是那個心臟病好不好治?然後那個ICU一天多少錢啊?

完了,我還想問一下那個保險公司如果那種被氣死的他給理賠嗎?」想想有多少爸爸媽媽被娃氣崩潰過。

不僅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更好的情緒管理來教育孩子,我們也需要教會孩子良好的情緒管理來面對未來的社會生活。

家庭教育缺乏什麼?

等風來 emmm家庭教育缺乏什麼?看父母吧,畢竟原生家庭對人影響很大啊,就像 悲傷逆流成河 的路遙一樣,我們不能要求她像少女一樣甜美。 天馬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說多就多,說少就少。說多,方方面面都是問題,但核心問題是不會愛!所以家庭教育問題也不多,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愛就可以了! 小可 一 性教育 ...

家庭教育主要內容是什麼?家庭教育有哪些原則和方法?

憤怒的石頭 我家有三個孩子,說說我的看法 教育孩子我覺得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先期應該教育孩子是非觀,所謂是非觀就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別來和我抬槓,說孩子如何如何,你去和乙個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說大道理不如告訴孩子,那些他能做那些不能做,為什麼 因為孩子這個時候真的是一張白紙,我們不去談人性善惡的問題...

家庭教育如何塑造人?

譚談教育 一顆草,土生野長,也有它的風采 要是落到不會種養的人手裡,卻要枯死。乙個孩子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裡,就會生出麻煩,甚至是被毀掉前途。所以,家庭教育到底該如何塑造人?家長要改變自身,不要 棍棒 教育,而要學會 真理 教育 1 學會以積極思維面對孩子 比如孩子考最後一名,打沒有用,安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