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 ,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6-03 12:07:01

1樓:長風

這句話每一段都省略了乙個物件:道理。

生來就知道,不需要學習的道理;

需要學習才會明白的道理;

通過無數例項(碰壁、痛苦)才會明白的道理。

其實,我們任何乙個人所理解的道理,都是這三種方式得到、提煉、修煉而得的,只是人與人的性質特點不一樣,三種方式運用的區間不一樣。

餓了就得吃飯,渴了就得喝水;走路怎樣才能少摔跤;怎樣才能減少對自己的傷害;怎樣才能減少作死機會;這些基本都是生而知之的,但是也有人得通過學、甚至多聞博識才知的;

怎樣人際交往、怎樣趨利避害、怎樣順勢應人、怎樣學習,這些,大部分人都是得通過學習才能理解的,但是還真有生而知之的,當然也有博聞多識而知,甚至還有怎麼著也不理解的。

怎樣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大多數人都得博聞強識才會理解,但是還真有通過學習就能理解、甚至有生而知之的。

任何乙個人都生而知之這三種掌握道理的道理,但是在哪個領域可以用哪種方式,這就因人而異了。

2樓:walker

這句話是張仲景的論廣湯液經序裡面的。次是第二的意思,講的是他知識是學來的,比不上不學就知道的人,這麼寫,是自謙的說法。生而知之者,有人解釋是說生下來就知道,也不是不行,有點玄學;理解為不學就知道的人比較好,有的人確實厲害,掌握的知識很多是自己觀察生活得出來的,沒有去跟別人學。

3樓:金幣

不知可否有另一種理解?

自己親身體會而明白的,是最好的,書本上學到的則效果相對差。

多多的見聞和廣泛的學習,是很好的,知道的很多,但是不專業的次之。

4樓:司馬居陽

一般的翻譯就是:孔子說:生下來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過學習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聽求教,廣泛地記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

我素來愛好醫方醫術;所以我奉行"多聞博識"這樣的話吧.

以下兩句出於論語,略翻翻。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第七

孔子說:我不是天生就擁有智慧型的人,只是愛好古代文化、典籍,通過學習融匯古今的界限才得到的領悟呀。

敏:取形,每,覆蓋、籠罩;攴,敲擊、擊破;擊破覆蓋什麼的——溝通古今障礙。

求:解得到。

之:知,智。領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第十六

孔子說:生來就有智慧型不迷惑的人是上等人;通過學習才明白其中關竅的人,有點水了;因為裝逼被識破才去學的人,更水了呀;裝逼被識穿又不好好學習的,這樣的人就是童叟無欺的水貨啊。

一般而言,比較有異議的是「生而知之」這句話。

1,生,就是出生,滋長,從土裡生長出來的草木。知,知識、智慧型、知道。

譯成:一出生就知道。blablabla……

這種人有嗎?有啊,佛教不是有什麼十地菩薩、入胎不迷,既然入胎不迷當然是生而知之也。——其實我倒認為如果有這種情況,百分百是死得早死不不夠好,才去奪舍以求重生。

還有一種流於非主流以外的現象:有小孩能言語時便自講出前生在某處某時是某人……這種也是生而知之也。餘言不異鬼魂附體。

2,天生天賦。這要落一乘,天生天賦再強大,如特斯拉之流,也要有學才能讓天賦爆發出來呀。

3,先天智慧型、每個人天生就具有的智慧型(佛性)。

生而知之者:獲得天生就具有的智慧型的人。代表人物老子、六祖惠能。

孔子如果認為有『生而知之』的人,那麼一定一定就是指的是這種人:活著的這個人,智慧型是從內生出,而不是從外得來的。

第一種入胎不迷生而知之的是有差別的知識,智識,而這種先天的智慧型是無差別的、慎獨的。

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有人生而知之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佛教中,有一些轉生為人時不迷者,就是 生而知之 即前世所掌握的知識,此世不用學就知道。此又分兩類 1 凡夫。2 聖人。 道並行而不悖 他們都經歷了某一領域中足夠的經驗與經歷,說到底仍是後天教育的結果。生而知之也就是說先天就有,不學而知,這樣的人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甚至連傳說中這樣的人...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到底天命是什麼?

夢遊計 就是你這輩子來這個世界要幹的事。五十歲之前會有各種暗示線索,不斷提醒。到五十歲所有線索差不多都給到了,綜合起來你就知道這輩子的任務是什麼。所以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呂振雨 天是華夏民族的傳統信仰,華夏的教,華夏教,天之命就叫天命,天眷顧努力的,努力才會有天命,分析自己解剖自己,自己存在的問...

孟子曰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但事實卻是暴秦統一了六國,孟子錯了嗎?

lichnow 所以暴秦二世而亡,項羽嗜殺,動不動坑殺二十萬,劉邦不嗜殺,至少不愛殺百姓,所以劉邦統一天下立四百年漢朝,劉邦的兒子,孫子不嗜殺所以沒亡國,劉徹嗜殺,所以西漢從劉徹晚期種下滅亡的種子,儘管昭宣很努力,但也無可挽回。董卓嗜殺,曹操嗜殺,司馬懿嗜殺,劉裕嗜殺,隋煬帝嗜殺,他們長久了?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