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就能教育好,不打孩子就教育不好嗎?

時間 2021-05-06 19:26:32

1樓:dihao1983

只靠法律能把國家治理好嗎?

乙個守法的人就一定是個好人嗎?

法律只是底線。

沒有法律不行,但法律是萬能的嗎?

還要以德治國,

還要科學發展觀,……

不僅如此,父母是不是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是不是還要統籌兼顧,主次分明?

是不是還要啥啥啥

尤其是個小弱國家,

尤其又是貧賤父母,

你有什麼見識什麼資源能有自信把娃娃培養的健康強大?

其難度不低於你自己能闊起來。

教育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吶!

2樓:

在西方很多國家,打孩子是犯法。

所以,我趨向於認為,打孩子和教育好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就是說,打能教育好,不打也能教育好。有打好的孩子,也有越打越壞的孩子。

有不打變壞的孩子,也有不打會更好的孩子。同樣,知書達理的孩子,有打出來的,也有不打就長成的。打孩子會留下陰影,不打也自有其它陰影。

唯一不同是,打孩子,父母氣順。

所以這是一位家長,為打孩子找理由的問題吧?

其實,剛剛我還看了乙個問題,請問如何順理成章的打自己閨女一頓?

裡面的高讚都是分享如何最佳的打孩子技巧,要等時機,找理由,看火候,不要下狠手等。

而我想說的是,大家沒有意識到打人的質變。

如果上天再給我乙個機會帶孩子,我寧可放棄這個孩子,也不願意再打了,再也不打了。

氣急了,連自己都不要抽。

我說,如果上公升到暴力,身體會有記憶,下回如果發生爭執了,你第一時間第一反應,一定是如何逃避被打,所以,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也無心聽了。這就意味著,打一回,很多回都無法正常溝通了。如果打多了,根本就不可能溝通了。

如果有一回得不到被打人的原諒,哪怕只是道理上的理智上的原諒,那一輩子都無法正常溝通了。所以,無論發生怎樣的爭執,我從來不家暴,這就是現在還能溝通的基礎。

她說,是的。

我說,所以,和孩子的正常溝通,早就被打飛了。

這事,其實我早先就知道,只是沒有今天這麼明了。

回顧我打兒子,我發現我覺得重要的事上,我從來不敢打他,因為我知道,這些事上,只要一開打,基本上就算完了。

比如學業。

我記得,兒子從小到大,被打過N次,但只有一次,和學業有關吧。

那是小學五年級的奧數。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場,迎春杯。

我沒有專門讓他學奧數,因為寄宿也無法報班課,學校也不鼓勵。所以,低年級時錯過了幾次比賽,到五年級關係到小公升初,我突然慌張起來,利用了乙個寒假,系統性地讓他把小學奧數過了一遍,練習了很多實戰的題目,總之,乙個寒假,什麼都沒乾,全天高強度的在練習奧數。我也沒經驗,經常是他在一邊刷,我也在一邊刷,看誰先整出來。

不會的,我上網想辦法。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我花更多的時間來做。總之,我也花了乙個寒假的時間陪著他練習。

在比賽前,我測他的水平,覺得夠條件拿個獎,不能說非拿一等獎吧,畢竟半路出家。

小公升初,有個獎就好說話。二等獎就可以敲名校的門了,到時再找點關係,問題不算太大吧。

然後,開學開始征戰各大盃賽。其中,希望盃,走美杯都拿了一等獎了,但因為難度係數低,也並不太重要,高興是高興,但重要的是迎春杯和華杯啊。

所以,迎春杯比賽一結束,我守在校外,開始一道一道的問他的題和答案。

我記得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粗心大意了,反覆說,這個錯了,那個錯了,我本身就感覺很絕望。我沉下心,從頭開始問。

第一題,報題,我想了一下,問他答案,錯的。

第二題,他自己也說做錯了,我非要他說完題目和答案,確實是錯的。

第三題,他拿不準,過了一遍,結果也是錯的。

這三個答案都錯得相當弱智,不是看錯題,就是答飛了 。這明明是三道比較簡單的送分題,好不好啊。

我立刻就崩潰了,那一瞬間,我感覺我整個寒假都白瞎了,我感覺這個兒子太不爭氣了,他明明可以做對的,這關係到他的初中,未來啊。於是,就在車上大打出手。

他媽嚇得太叫,立刻把車停下來了,然後,停穩了,方便我繼續打,穩準狠地打。

我肯定是失控了。

打完人,我也無法自控。

下車呆了好一會兒,重新上車,換了座位,直到回家,全程我都很悲哀。

痛苦, 無法自拔,好像失敗的人是我,不是他。

我忘記那次是如何收場的了。

我破了自己的戒律,我對自己說過,不能在學業上打他,哪怕這不是課內的,也不行。

這肯定會影響到他對競賽的反感,以及對數學的反感,以及對所有學習的反感。

這一打,肯定是收不回來了。何況本身,他就不是乙個喜歡學習的人,成績也並不好。

其後的很長時間,我都處於一種不知進退的狀態。

如果道歉的解決問題的話,如果還有別的挽回辦法的話,如果孩子不長記性忘記的話……

我甚至跑到白雲觀呂祖像那裡跪著,許願說,如果給我乙個機會,我絕不會再在學業上打他了,無論是考最後一名,還是考零分。

然後,老天顯了一回靈。

迎春杯成績出來了,他是一等獎。分數也出來了,應該是名列前位,獲得百裡挑一的獎盃。我們仔細算了一下分,除了開篇那三道簡單的題,其它題他居然全是對的。

全是對的!

唯一的遺憾,是我沒算記好他的實力,華盃賽沒有參加。

借這個機會,我認真的和家人說了,好像也當著他說的,不會在學業上再打了他。

這次事件,讓我明白。

一旦在孩子學業上使用暴力,至少露了三張底牌。一,你很在乎他的成績或排名。二,你在他的學業上沒辦法了。三,打完之後,他對學習只能更仇恨了,而且立刻找到了不學習的強邏輯。

後來,他小學考班裡最後一名,我沒敢打他,心想,反正是期中考試,反正不會太差,但是嚴肅批評了他,讓他知道,我對他的名次很難過,他不應該是這個分數,所以,後來上去了。

然後,中學考了班級倒數第幾名,我也沒敢打他,去了乙個差一點的高中,我反覆說,分班考試不要再考砸了,結果考進了實驗班,當了學委。

再後,大學考得也並不好啊。其實,高考前一段時間,我不僅摔過他的東西,而且還因為作文打過他一次。但打前打後,我都會讓他覺得,這和成績無關,和高考無關。

我有準備讓他去更差的大學,甚至復讀。

現在,大學二年級了,成績也很平凡啊。當然,我不可能再打他了,不管以什麼理由。

之所以拿學業來說事,就是我心裡知道,其實,我是很在乎他的學習成績的。

越是在乎的東西,我越謹慎越小心,怎麼敢動用暴力呢?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各個系的人都玩,有兩個系因為近水樓台,所以玩得特別好。乙個中文系,乙個力學系。我經常是在力學系打牌,和中文系喝酒。

後來有人說:酒越喝越近,牌越打越遠。

當然,說這話的人,是中文系的老大。

力學系的老大說,文科生,除了唱歌還會什麼?其實,我們是喝完酒再打牌,打完牌再喝酒。

然後打架的時候,他們有架要打,肯定會叫上你。而你打架時,兩個系的人都在看熱鬧,還得自己乙個人幹。最後,兩個系打起來,如果你在中間勸,他們會停下來,專打你乙個人。

所以,我在乎的人,既不帶他打牌也不和他喝酒,我們喝茶,燃煙,清談,然後一拍兩散,就算多年不見,至今依然想念。

為什麼呢,因為感情是脆弱的,禁不住喝也禁不住打。

而且,感情一旦破裂,基本無法修復。

意思就是,你在乎你的孩子,就不要打他。人越在乎他某個方面,越要在某個方面對他網開一面,千萬不要打擊他,千萬不要關閉這個方面的渠道。

我的結論是,如果有機會,和孩子所有方面的交流,都不需要打罵。

誰打孩子,誰就輸了。

如果你非要相信,你輸了,可以換來你孩子的贏局,必須建立在這樣乙個前提下,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也都在被打。

但據我了解,打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少了。

這和吸菸率越來越低正相關,是社會進步的資料啊。

當和孩子的信任出現問題時,什麼教育都無從談起,何謂好壞呢?

3樓:玉峰旅遊

教育成本的上公升,換來的卻是效率的降低,這一點該讓我們反思。

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中,並不提倡打孩子,即使乙個小小的問題,父母要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孩子聽。

對於這種教育,當然是提倡的,但是如果車軲轆話翻來覆去的說,孩子把它當成一種噪音,是不是也要換一種方式?

舉個例子,小時候的我從來不害怕老爸,他從來沒有打過我,所以每次犯了錯誤,都是先告訴他;

如果這件事老爸也兜不住,老媽知道後拿起雞毛撣子要打我,我的大腦就會高速運轉,感覺那一刻度日如年,心中的悔恨無以復加;

此後的很長時間,都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什麼心理產生陰影,痛恨父母,感覺自卑膽小;

這些統統不存在,因為我確實犯了錯誤,自己知道這頓揍跑不了,還想什麼其他的?

現在的父母,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會先看看書怎麼說,考慮很久才會做出決定。

換做二十年前,父母上來兩個嘴巴子,孩子啥問題也沒有了,雖然粗暴,但是效率高超,我們永遠都會長記性(現在當然是不提倡的)。

但這種對比也會給我們反思。

為什麼過去經常挨打的孩子,什麼心理問題也沒有?

他們會經常反思這樣的問題,在80後90後小時候,是經常挨打的,經常的場景就是被父母打出門。

自己跟著小夥伴在外面晃蕩到晚上,回到家看看爸爸媽媽氣消了嗎,然後弱弱地問一句,媽媽,飯做好了嗎?

然後一家人開始吃飯,誰也不提剛才的事情,大家都跟沒事人一樣了。

而現在的孩子,打一下就受不了了,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家長存在愧疚心理,孩子還會出現種種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挨打,兩代人出現了如此截然相反的情況?

1、現在孩子的抗壓能力太弱

現在的孩子,都是蜜罐裡泡大的,一大家子人圍著乙個孩子打轉,孩子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風雨都不會經歷。

父母都已經提前做好了一切,所以孩子的童年是很快樂的,但是他終究會長大。

面對學習的壓力,面對社會的壓力,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差的,過去的孩子挨打是常有的事,父母一招呼,就知道趕緊跑;

現在的孩子呢,父母說一句「我要打你了」,就先受不了了,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了。

歸根結底,是抗壓能力太弱,說不得,受不了苦,別說打了,連罵都成了罪過。

打孩子不是目的,讓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有句話,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其實是做人的一種底線,這種底線的形成,跟家庭教育脫不開關係。

人有很多界限是不能觸碰的,而很多時候,這種觀念的形成,是靠懲罰來完成的。

捷克教育教誇美紐斯說,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要讓他們日後不去犯錯。

人生有些錯誤,孩子犯了無傷大雅,說說就過去了,但是有些錯誤,一生犯一次就夠了;

這種錯誤就要懲罰,這是在保護他們,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學會遵守和適應規則。

但,最好的懲罰方式不是打罵,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長輩說教育孩子要靠打,是不是只有打才能教育好小孩子?

易飛特 全優 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不是什麼科學家,也不是要做什麼事情。而是想快點長大,成為父母,有自己的孩子,犯錯不會湊他,而是溫柔的講道理。你們可能理解不了屁大點孩子這麼大的理想,大多數90後 出生在農村的男孩,基本上沒有逃脫過父母的單打或者混合雙打。父親那時候脾氣不好,在家裡稍有忤逆就有遭到一頓胖...

現在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孩子,如果同學欺負你不要還手要告訴老師,這樣對麼?會不會助長壞孩子的膽量?

我覺得不會 我一直跟小朋友說要學會自己遠離危險 自己保護自己 不是和他對打 告訴老師老師會保護你 老師會教育另乙個孩子的 小孩子其實很懂道理的 只不過記不了多久 我覺得跟家庭有很大關係 言傳身教慢慢培養 路過時光的微風 作為初中老師,我告訴學生,打架是分情況的。首先是校外打架。如果你的人身安全受到侵...

怎麼教育孩子?

你這阿姨挺有意思 想要好的教育,只能是父母言傳身教,爺爺奶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很溺愛孩子 這裡並不是針對所有的爺爺奶奶,部分也有很優秀的 後門鄰居家,父母在外打工,兩個孫女爺爺奶奶照看乙個上外省高中寄宿,另乙個讀五年級 先說讀小學的,我們這小學學校離家裡不遠,步行5.6分鐘可以到家,去接送的一般都是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