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雙方乙個紅臉乙個白臉?

時間 2021-05-31 21:55:50

1樓:新東方家庭教育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乙個人不是由於部分因素的拼湊培養起來的,而是由他所受過的一切影響的總和綜合地造就成功的。

很多家庭都熱衷於這種臉譜化教育:乙個「白臉」,乙個「紅臉」。乙個負責打罵嚴格,乙個負責哄護慈祥。

殊不知,這種「冷熱」交替的教育方式,不但不會造就孩子的成功,反而會將孩子推向截然相反的道路。

「紅白臉」教育,阻礙孩子的成長

電視劇集《虎媽貓爸》中,5歲女兒因家中的「紅白臉」教育,被逼得苦不堪言。

媽媽立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逼著女兒參加各種特長培訓班,進入名校;爸爸則時刻維護女兒,認為孩子還小,應享受快樂的童年。

女兒犯錯了,會遭到媽媽外公的懲罰,同時也收穫了爸爸奶奶們的維護。

5歲的茜茜規則意識薄弱,無法分辨事情的邊界,慢慢變得親近「唱紅臉」的家人,疏遠厭惡嚴格要求的「白臉」。

甚至在不同要求之下倍感壓力,患上了兒童抑鬱症,不肯再開口說話。

當父母以「紅白臉」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反而因為他們的意見不統一而無所適從,規矩無法建立,更無法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阻礙孩子的成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必須跟母親對孩子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親和父親對「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們看來也會是暴力、強制,是對自由、慾望的踐踏。

曾看過一則三個好朋友推小車的寓言故事。

天鵝套著繩索往天空展翅高飛、蝦拖著車子往後蹦、梭子魚則使勁地往水裡猛扎……

結果折騰了半天,車子卻依舊停在原地。

父母都希望將孩子奮力托舉,但他們朝著不同方向的生拉硬拽,生生割裂了孩子的情感,讓其無法再向前進。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家長齊頭並進,順勢而為,一旦行差踏錯,就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光輝,湮滅如塵埃。

「紅白臉」不當,引發家庭矛盾

父母雙方往往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家庭觀念,「紅白臉」不當,勢必會有分歧與爭執。

前不久,江蘇一對愛唱「紅白臉」的夫妻,就引發了嚴重的家庭危機。

妻子輔導作業時,忍不住訓斥了孩子幾句。

而一邊玩手機的丈夫,卻皺著眉頭,不滿地嘟囔,「孩子小,你耐心點,那麼兇幹嘛?」

妻子一聽,立即反駁:「那你怎麼不來教?」

夫妻倆各不相讓,甚至大打出手,最後丈夫竟一腳踢破了妻子的脾臟……

父母愛的落腳點是為了孩子,但他們的爭吵,實際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更是對家庭關係的重創。

心理學家薩提亞曾說,乙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父母相處的模式就是孩子學習的模式。

父母相處的模式藏著孩子未來家庭的模樣,家庭是否和諧,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人生的方向。

曾看過乙個故事,父母因小男孩沉迷遊戲,取消了他的零花錢。

男孩哀求奶奶,拿著奶奶給的錢流連網咖。父母得知後,氣得要動手,卻被奶奶以身體護住。

媽媽和奶奶爭吵起來,不肯再讓孩子去奶奶家,家庭關係一度瀕臨崩潰。

《當我遇見乙個人》裡曾說,界限, 是中國家庭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凝聚情感的最佳方式,是身體保持界限、眼睛注視同乙個高度。只有寬嚴相濟的家庭氛圍,才能助力孩子自由成長。

2樓:卡奇樂新概念兒童樂園

相信很多家長對於「紅白臉」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紅白臉」在家庭教育中,體現出來的往往就是「嚴父慈母」或者「慈父嚴母」,這種「一紅一白」在現代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

生活中我們就常聽到孩子這麼說,「我覺得媽媽好,媽媽不打我,爸爸常打我的屁股,爸爸很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父母雙方故意為之,希望給孩子乙個有人疼、又有人教的環境,另一方面是在潛意識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對孩子好嗎?答案是No!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要求不一致,會導致不良後果。下面卡奇樂兒童樂園來跟大家聊聊忌扮「紅白臉」的五大理由!

一、讓孩子難以辨別是非

在孩子的是非觀念尚未形成的時候,他們的很多判斷都是來自於父母,而家長們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乙個唱紅臉乙個唱白臉,立場觀點不同;

時間一長,有些孩子就會像牆頭草一樣無所適從,不知該聽爸爸的話,還是該遵守媽媽的規定。長此以往,小孩的是非觀會變得模糊,甚至顛倒是非。

二、容易令孩子投機取巧

倘若在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家長們一方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批評,而另一方又在一旁不停地安慰,這很容易令孩子投機取巧;

會讓孩子覺得,無論自己做錯了什麼,似乎最終都是可以被原諒的,這並不能真正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反而會逐漸讓孩子學會耍小聰明、不懂得反省。

三、令孩子疏遠「白臉」家長

如果父母在家教中「分工」,一懲一縱,一嚴一鬆,很容易使孩子在家裡只怕乙個人,只聽乙個人的話,使孩子把父母分成誰好誰壞,喜歡溺愛、袒護自己的一方,而遠離嚴格要求的另一方。

時間一長,「白臉」家長就可能與孩子的親近度降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種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有些直到父母老去,在孩子的心中他也還是當年的那個「白臉」家長。

四、孩子容易變成「兩面派」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方給予嚴厲的批評、一方又在積極地肯定,雙方的意見不同,這很容易令孩子學會左右逢源的處事作風;

家長們別自以為配合得很默契、演得很好,但其實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教育的目的,讓孩子早早就變成「兩面派」,這與父母最初的教育起點大相徑庭了。

五、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紅白臉」教育讓孩子學會鑽空子,誰能答應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誰,甚至因為逃避責罰或迎合表揚而隱瞞過失、編謊說謊。

調查表明: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中,父母採用「態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為17.3%,明顯高於正常兒童家長所採取該教育方式的比例9.24%。

父母應共同研究孩子存在的問題,在孩子的性格和品質培養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該嚴格批評一定更要嚴格批評,態度需明確。該溫柔對待的時候,應溫柔地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模稜兩可。

3樓:何小禾

父母雙方乙個唱紅臉乙個唱白臉無非是希望孩子在感受到愛與保護的同時又能夠被約束,但坦白來講我並不是很贊同,這樣會造成孩子對一方父母過於依賴而另一方有所保留。教育孩子的基礎是父母最好都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共同的是非觀和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教育方法。父母雙方都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不是單一的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在父母都參與教育孩子的家庭中,孩子才能知道爸爸媽媽愛你,但是爸爸媽媽也有教育你的底線,一味的紅臉或黑臉,孩子會對父母的角色認知有偏差,這種認知會一直存在於孩子的意識中,影響後來的擇偶觀,教育觀。

4樓:wc-龍獵

不管怎樣的教育方案,總會有成功的案例。

不信?等回答的人多了,你就發現有父母全白臉成功的案例;有父母全黑臉成功的案例;有父母黑白臉切換成功的案例;甚至沒父母成功的案例。

如何看待乙個家庭 一對父母毀了乙個孩子?

我爸媽因為事業心重,打我出生就沒怎麼管我,結婚後,娘家很多事情也不願意幫忙,一切覺得應該男方家管,有時候覺得婆媳矛盾深的時候,自己沒有任何退路。平時想和爸媽說心裡話的,都覺得開不了口,他們沒有心思聽,我也覺得有很深的隔閡,一切都是自己扛。 對人的褻瀆,對生命的褻瀆,對神聖的褻瀆。暫時我還沒看到過沒有...

你贊成家裡 乙個唱紅臉乙個唱白臉 的教育方式嗎?為什麼?

南城玉佛 這並不重要,重要是的家長知不知道紅臉到什麼程度,白臉到什麼程度 什麼時候紅臉登場,什麼時候白臉接盤 為什麼我們家要乙個紅臉乙個白臉?接下來才能唱好戲,樹好人。 周慧珍 不贊成。這種方式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時,一定要讓孩子在乙個寬鬆的環境下,了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找到真正解決的辦...

如何看待乙個壞良民,又是如何看待乙個好犯人?

太宰醬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江曉白 這要看站在什麼立場看問題了,法律和道德是有聯絡的,道德是我對法律的補充而法律是道德的傳播手段,也可以說法律是強制性的道德,道德是非強制性的法律。但是如果狹義的把法律和道德割接開來說法律就是法律道德就僅僅是道德的話。那如題目所問也分兩種情況。一,在普世價值觀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