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會在短時間內掌握一門外語,而好多外語專業的學生卻學好多年都不見得有多大長進?

時間 2021-05-31 13:59:56

1樓:謝尊尊

我同意目前投票第一的答案,另外加點自己的體會。

首先,我覺得語言是沒有辦法完全掌握的,就算是我們自己的母語,中文,這一輩子都在不斷的學習,不可能所有的字都認識,都是在不斷的積累。

回到你的問題,所謂短時間掌握一門外語,應該只是短時間入門或者是短時間掌握考試技巧,通過一門考試。

我個人學習英語從小學開始,在大學之前,英語都比同齡人要好,那個時候也是自我膨脹,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一門外語,後來和外中國人交流,才發現自己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語言的語法是固定的,但是語言不僅僅是語法規則,還要配合上在各種情境中如何運用,當時的我,只能跟外中國人談論一些大而空的東西,而小到一些具體的,比如怎麼做飯啊,怎麼表達自己糾結的狀態啊,怎麼讓外中國人了解我們中中國人的特色啊,很困難。這是在日常運用方面。

研究生開始專業學英語後,更是開啟了一扇英語的大門,語言學啊語用學啊第二語言習得啊等等,原來,語言還有這麼大片的領域我從來都沒有涉及過。

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你知道的越多,你才會發現你缺乏的越多。

短時間學外語總是帶著特定的目的,完成了目標就認為掌握了語言只是因為你對這個語言了解的並不多。

要牢記,語言學習是一門力氣活,耗時耗精力。

2樓:

首先學習外語需要天賦

其次,題主這取樣是不是太偏了,非專業裡有學的快的,專業裡一樣有學的好的。拿非專業裡學的好的和專業裡學的不好的比較,這個根本沒有可比性嘛。

3樓:

經過應試教育的人應該都有這個體驗,從30分到60分需要的努力,和60分到90分需要的努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有很多速成的方式,如果精通一門語言算是100分的話,這些速成的方式可以讓一般人較短時間內在某個特定的語境下達到60分,而外語專業同學的長進是不是指的是80分到90這樣的長進?

4樓:

外語專業一般學名是「×國語言文學」,會學到很多詩歌、文學、歷史等知識。

非專業的無非就是學些應付日常交流、基礎工作需要的,這些乙個天賦和努力程度好一點的人,再加上好些的語言條件的話,本來「掌握」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不過很多外語專業的確實也沒把他們該區別於一般外語學習者的知識學到手,畢竟文學、文化這種東西,是不容易掌握的。

5樓:chim

學語言其實就是背單詞其他的東西相比背單詞都不是事兒一般學會一門外語的人(以背會了一萬個單詞為標準) 已經具備很強大的背單詞技巧和背單詞自信這種人去學第二門外語就非常快比如學會了英語去學西班牙語就是多背幾千個單詞而已

6樓:CATPart

不到絕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

你不在一年內過托福雅思,就與美帝無緣;不在半年內精通商務英語,就與公升職無緣;不在光棍節前寫出漂亮的法語情書,就與女神無緣……

7樓:

作為乙個曾經本科學了四年德語然後毅然轉行的同學,大概可以說說自己的體驗。

首先,「掌握一門語言」的標準是什麼呢?是空投到使用該語言的國家能夠進行基本交流,還是可以考過雅思托福或者其他語種的各種考試,抑或能夠達到交傳甚至同傳的水平呢?如果以前兩種作為評判標準的話,基本上在某東方參加個半年的學習班就能搞定(前提是真心認真學)。

問題是,這種水平能否滿足你的需求,你的需求是拿到足夠的語言成績出國留學,還是要和當地人海闊天空的聊天扯淡呢?這兩者絕非同一水平。

其實即使作為語言專業的學生,學習一門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語言,從發音到學完所有語法,基本上一年半的時間也就足夠了。那麼我們大學四年都在幹什麼呢?在學習德國的文學歷史政治,在學習翻譯理論和語言學。

而這些相關的領域,是跟你對所學語言的理解和掌握密切相關的。在我看來,這是科班出身的學生和半路出家的自學者的區別所在。

其次,外語專業的學生未必有興趣學習外語,這跟其他專業的情況是類似的。以我身邊的情況舉例,三十人的班級,大概一半同學學習很辛苦,畢業的時候基本達到了交傳的水平,佼佼者更是能做簡單的會議同傳。而剩下的同學(比如我= =),大概都志不在此,因此可能水平也就良莠不齊。

而短時間內能夠掌握一門外語的人,大多都是因為有著強烈的需求(留學,閱讀文獻或工作要求),如上文所說,他們學到足夠應付考試或工作交流的水平就好,這並不困難。

如@荷荷所說,語言學習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大一時也有學哲學的博士生來旁聽我們的基礎課。這些有需求的學習者是可以真正把語言學習和自己的專業聯絡起來,做到學以致用的。而作為本專業的學生,一旦脫離了學習環境,哪怕僅僅是寒暑假一兩個月不聽不讀不寫,退步也是非常大的。

因此,題主所說的「好多外語專業的學生」學不好語言和門外漢短時間就能掌握一門語言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語言學習是要打好地基的,在這點上,如果能夠系統完整學習詞法語法和語義背景並堅持下去,那麼無論是專業還是非專業的學習者都能夠很好地掌握一門語言。

8樓:陳鵬舉

很多時候,就是差在有沒有再多堅持那麼一會兒。

兩張圖:

第一張:學習一門新的技藝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進展會很慢,讓人覺得投入了很多時間卻沒什麼進步。而我們能看到的那些最終獲得顯著的進展的人,都是能堅持到"Steep Acceleration"階段的。

第二張:很多人到了下圖藍線的那低谷點,Motivation就降到零了,然後就放棄了。另外一些人,只是再多堅持了一會兒,熬過了那低谷點,然後就進入了Motivation暴漲的正迴圈階段。

第二張圖來自:http://

myhovercraftisfullofunagi.wordpress.com

9樓:Ace.R

先天的語感可能是乙個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實踐時間】。語言是一種練得越多說得越溜的、有付出必有收穫的技能。當然,如果所謂的練習只是為了混個文憑,那就不能算入【實踐時間】。

10樓:

掌握一門外語實在是乙個很籠統的概念。會打招呼聊天?會閱讀文件?會寫簡單文章?

曾經看過一篇馬屁文說萬科王石在創業之初為了跟外中國人做生意,曾經苦讀英語,以至於後來跟外商打交道游刃有餘…可是多年之後遊學哈佛,王石第一年依然需要陪同翻譯,而且即使幾年以後口語仍然沒有起色。在這裡我並沒有輕視王石的意思,相反我覺得能不斷突破自己的才是真爺們。不過就事論事地講,這種短時間掌握一門外語,恐怕最多也就是短時間內在一定範圍內掌握了一些技巧。

比如說,我絕對相信在短時間地突破能一下在四六級裡考出高分,或者能夠一下子能跟著李陽瘋狂背下幾十個句子在老外面前出口成章。王石同學的游刃有餘,可能也就是在幾個商業相關的詞彙上,幾個術語裡不至於被老外忽悠吧,雖然在剛改革開放時候,這樣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真正掌握一門語言,竊以為即使是科班出身的,天賦異稟的人也未見可以終其一生能達到的境界。學過多年語法的教授口語是渣渣,口語流利,演講漂亮的年輕才俊無法融入當地人圈子…不是不夠聰明不夠用功,只是語言到了一定的地步,其實就是文化,而文化積累這個東西,實在是乙個苦力活。非得放下心態和架子,去體會去摸索,這樣習來的語言,才夠純正地道。

話說回來,對大多人來說,語言就是個工具,在你需要的情景下,能把這個工具用熟練就完全可以了。就好比我是程式設計大牛,人家要我用photoshop改個特效我一樣抓瞎。那是不是也是說,人家三個月北大青鳥精通了ps,你搞一輩子程式設計還是在路上,這輩子就白活了了呢?

11樓:veilleur

就像遊戲中的公升級一樣,最開始的幾級都是十分容易的,而且遊戲體驗的改觀也非常可觀,可是到了中期後期你會發現公升級越來越難,公升級後的體驗改變也沒有當初那麼明顯。

12樓:

我們幾個研究生堅持去旁聽乙個仰慕的老師的課,前面的本科生就一直在課上悄悄打情罵俏~我們覺得能得來這樣聽課機會不容易,他們卻不珍惜……

其次就是課堂上老師講得再好,比不上你課下堅持練習和學習的效果。每個老師上課頻率比較低,一般一周就一兩次。而語言學習是需要持之以恆的。

最後是方法問題,不過這個跟問題關係不大就不展開了。

為什麼有些人會在公交車上大聲聊隱私?

和父母一塊兒,簡直沒有辦法,他們就喜歡一直說話,就是人一停下都不行。有什麼辦法嗎,我並不想暴露自己的個人資訊,雖然別人也不會記得,但真的好難受。就是不習慣。每次都要把什麼都交代的明明白白。唉唉唉唉唉唉唉 公尺缸裡的魚 因為他們沒手機,啥都想聊,明明不太熟的兩個人,車上能聊一小時,意猶未盡,下車就不聊...

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熬夜加班而自豪?

羅Sisi 加班要看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工作時長跟產出有正相關關係,所以加班確實是增加產出的,或許可以說是被剝削了。而腦力勞動的工作時長和交付結果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正相關關係。比如設計師,諮詢師,作家,畫家,等等,你沒有相關技能,用10倍時間也做不出跟大師可以比較的結果。跟工作時長沒關...

為什麼有些人運氣好,而有些人運氣不好。?

有些人天生一副好容貌,顏控就會在做事時遷就他們,圍著他們團團轉。有些人相貌醜陋,雖然沒有顏控遷就他們,但是他們實力強,頭腦聰明,事事都能化解,所以運氣就給人好的假象。至於為什麼有些人運氣好,乙個是他們的容貌,氣質之類天生的優勢使他們運氣變得好 這裡面的運氣好意思是他們更容易受到幫助,沒有人和他們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