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字順序有時候不影響閱讀?

時間 2021-05-06 03:40:35

1樓:玖仟歲

漢字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不是單一的敘述或記錄,有很多複雜的資訊都隱藏在裡面!

單獨拿出乙個漢字,有時候音調不同,就完全是好多意思,更別說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了……

能感受到漢字意境是個很奇妙的境界,而每個漢字都如同一副畫,怎麼看都有意思,怎麼講都說的過去,能給人無限的想象……

如果研究過甲骨文或纂文的或許體會更深……

2樓:陸梭哈

你只能在同乙個詞之間調轉順序、或者頂多是相鄰的詞之間,無法讓乙個詞調轉十萬八千里,英文裡面也有類似的現象,但也僅僅是同乙個單詞之內調換字母。

3樓:平涼路送餐工

我覺得這是經驗的作用。

你的母親我日

簡單的三個次兩個名詞乙個動詞

如果它們三個碰巧出現在一場罵戰中,估計乙個語文功底還算紮實的人即使打亂順序也能明白說話的人想表達的真正含義。

而對於漢語初學者來說,將構成句子的要素全部打亂,基本沒人能辨認出來。。

4樓:酥雞

怎樣讓大排不硬?

因為人會自動腦補,也就是自動調整語序和進行邏輯推理。上面那句話是不是很容易看錯。這句話是豆瓣上看到的。

附上鏈結豆瓣

5樓:Lkzx

我感覺:

是經驗的問題,當我們看乙個句子的時候是掃過去的,也就是我們每次看不止2個漢字

接著,經驗引導我們的大腦就隨機的某兩個字進行配對,選擇含義最符合當前,漢語的句型都是由詞組成,我猜測這種原因的可能性蠻大的

6樓:王磊

「貝葉斯決策」,根據已知樣本(「經驗」)對發生概率進行修正,人腦系統的閱讀更符合模糊模式識別而不是精確的「判定」。

還記得多年前的火星文嗎? ∠( ω)/

7樓:路德維希聖

因為漢字是一種文字和發音脫節的文字。

你在閱讀的時候,並不需要轉化成發音,而是用眼睛一塊一塊,一組一組的掃瞄進來,甚至於一句一句的掃瞄進來。

比如你看下面的

甲乙丙丁

書山有路勤為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你都是用眼睛一掃就進入大腦的,像這類詞句,有一些小錯誤並不影響你閱讀。

8樓:冷哲

我猜測,這是因為人一次並不是只讀取乙個漢字。

在《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這本書裡有乙個章節《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專門講閱讀中英文時的眼球移動。

根據這個章節所言研究,普通人精讀一段文字的時候,一次凝視大約讀取1.5個詞(2-3個漢字)。

這些漢字是並行處理的。所以我們可以想見,調換相鄰或者隔了乙個字的兩個漢字,實際並不會對讀取造成多大影響。注意題目中那篇文章恰恰就是只調換相鄰兩個漢字的順序。

但假如調換的漢字超出了這個距離,閱讀起來就有些困難了,即便一小段話只換一對漢字的位置。

比如說,我們寫這麼一段話。中調所謂的文換順序不影響閱讀,在特個語言之中並不各殊。

原文是:中文所謂的調換順序不影響閱讀,在各個語言之中並不特殊。

所以,調換文字順序而不影響閱讀,這僅在只調換相鄰文字的情況下成立。

英文實際上也有類似的現象。只要不變動第乙個和最後乙個字母,那麼中間的字母打亂順序,經常也不影響閱讀。

9樓:巨蟹先生

想總新弄大個聞;

樣破圖森圖;

經身戰百;

得我了多見;

誰得跑比快都;

只三我事件了做;

國華他美的士和生風談萊我;

你們啊問問大家有影響嗎?

10樓:

根據眼動追蹤技術,人們在進行閱讀時,眼睛的注視點並不是平滑的劃過所閱讀的文字,而是在某一點停留一段時間(注視),再進行快速眼動切換。並且不熟悉、不能理解或者不尋常的元素更會吸引人的注意力。這樣大腦將得到關鍵字詞進行處理就能夠理解其內容了。

詳細研究請參考維基百科:眼動追蹤 和 Eye tracking

11樓:楊個毛

我的感覺是人會看一眼開頭結尾(因為開頭結尾構成了詞的外輪廓),然後「猜」中間說了啥。

所以讀不熟悉的文風會特別累,看到沒出現過的人名字會處理起來很慢,而且有利用這個弱點的各種段子比如那個「如果你能做到……我就認做你爸爸」,看到「認……爸爸」都會猜是「認你做爸爸」,但是這裡出現了不符合語言習慣的句子「認做你爸爸」,從而造成糟糕的效果。

12樓:侯宇辰

凱撒說過:「人不管是誰都無法看清現實中的一切,大多數人只看到自己希望看到或想要的現實而已。」所以,這種情況個人認為就是個體通過個體經驗對符號的一次補充以及重組過程,在補充和重組過程中是否正確則取決於這些符號順序被打亂的程度~

13樓:

LDA的最基本假設之一。。一篇doc的topic只和他包含的word有關,和word順序無關。結果證明這個假設確實能發現不同的topic

14樓:肖禹成

因為很多詞字都是多餘的。關鍵的字、詞傳遞了足夠的資訊。剩餘的字可有可無。和做匯報講重點是乙個道理。

這個習慣是天然的,文字和語言是用來表達態度。如果態度清晰,不說話也能懂,你也不去會深究。

15樓:何世友

表明幾個觀點:

1. 我只知道一點毛皮/皮毛

2.跟貝頁斯關係不是怎麼太大,如同人有腳和雞有爪,功能差不多,但有關係麼,你說呢?參照 @餘幸恩

3.跟母語與否沒什麼關係。請看下圖,我相信對英語熟悉的人都能讀。

4.熟悉

16樓:

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因為人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證據(文化基礎,閱讀歷史,前後文字,上下文等)推理出了正確的資訊。

但具體的推理模式並不能說就是貝葉斯理論。貝葉斯理論只是不確定推理的一種理論,即用概率論的方法根據已知資訊推出後驗概率,而人類大腦的推理模式要豐富得多,也還有很多機理未知。不能用人工智慧為了模擬人類智慧型而採用的理論方法之一反過來來作為唯一的理由去解釋真實人類的智慧型。

17樓:鄭小能

這個問題剛好有點想法...最近在看編碼糾錯理論,裡面定義了乙個碼距,即兩組碼不同的位數。可以由此想象乙個空間,如果約定只傳輸其中若干個相距足夠大的碼組,那麼其他出現的非約定(即出錯)碼組就可以根據「距離」的大小自動歸入到約定碼組,實現糾錯的功能。

文字也屬於符號吧,在差錯適當的情況下,人可以根據經驗等等來自動糾錯到相似的、具有「正確」意義上的詞句上。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18樓:於子紋

《打破思維的牆》中古典老師同樣引用了王夢雨的段落,他的解釋是:

這是心智模式決定的——我們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舉乙個我自己的例子,曾經穿便宜鞋從來不注意人家穿啥,自從買了幾款阿迪耐克(小地方莫怪)也不自主的開始觀察人家穿什麼。

回到題目,當我們在一篇文章中讀到這樣的句子I r d book

立刻結合上下文提取首尾字母腦補了單詞。

19樓:丙等星

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來講,這是最基本的貝葉斯理論。雖然很多人永遠意識不到,但人類時時刻刻都在利用貝葉斯理論做出判斷,也就是利用相關資訊總結出未知資訊

不只是漢語不影響閱讀,很多語言、甚至不是語言的連續資訊,只要上下文充足,其實都不影響閱讀。

我打個比方,看到下面這幅圖,請你告訴我圖上的是什麼?(別說豬蹄啊拜託...-_-||)

可能有人會覺得是字母B,有人覺得是數字13,那麼請看下面兩幅圖:

很顯然,中間的那個圖形沒有改變,但是隨著兩邊圖形的改變,人類自然而然會從中間那個圖形讀取到不同的資訊。這就是人腦的智慧型識別,也是最基礎的machine learning的應用。(中文叫「機械學習」,雖然我覺得這翻譯不好)

用數學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理論就叫做貝葉斯理論。當然,貝葉斯理論是人腦對自身思維的數位化模擬,並不是說人類也在利用同樣的演算法思考問題。實際的大腦思維遠比貝葉斯複雜的多,這一點毋庸置疑。

人腦是有「自我學習」的過程的,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資訊。我們一輩子看過一萬個紅蘋果,於是提到蘋果第一反應就是紅色。某天突然看到乙個藍色圓球狀水果,你第一反應肯定不會覺得這是乙個蘋果。

這就是已有資訊影響了我們對新資訊的判斷。

回到語言識別的問題。請看這句詩句: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

這句錯句不影響閱讀,因為「床前」=A,「光」=C。而有了這兩項之後,A+()+C,你自然而然會覺得中間的就是B。別說「床前月明光」沒問題,「床前月月光」,「床前XX光」,都不影響閱讀。

這就是人類的智慧型,你有了相關資訊A和C,就可以得到B

但是,缺乏這些資訊的人類,就不會有這樣的反饋。找乙個初學漢語的老外,你認為顛倒順序能夠不影響閱讀嗎?

這個問題在很多領域有研究,心理學、語言學、人工智慧等,各自有各自的說法。但我覺得大方向上是殊途同歸的,就是人類必須要有足夠的樣本資料(經驗),才能造就這樣的生理反射。

樓下有人說看見藍蘋果的反應應該是擴充套件知識...在普通人的樣本庫中,P(蘋果|藍色),在藍色的條件下,蘋果的概率為零。直到有人告訴你這是乙個蘋果,你才會把這加入到知識儲備中。

而「明確告訴你正確結論」,這就超出了概率判斷的範圍。這是另一回事了

—— 丙等星.com

20樓:

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moetnt tihng is tah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be at the rgh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outhit porbe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如果你能看懂上面一段話,那麼,順序顛倒不影響閱讀是不是乙個普遍現象?

21樓:風威冷

因為語言的多餘機制吧。

不只順序顛倒有時不影響,即使漏掉一兩個字,有時也不影響閱讀理解。

比如「你吃飯了嗎?」就算說成「你飯吃了嗎?」「你飯了嗎?」也不存在太大影響。

是因為在語言中會故意存在一些重複的、多餘的內容。

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遺漏而影響理解。

當然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比如語言的預設機制啊,

有些內容是不需要說出來的,大家在潛意識裡約定俗成地就知道啊,那如果說出來了順序錯了也不影響嘛。

還有一些上下文啊的聯絡啊,也可以彌補一兩個順序顛倒引起的閱讀障礙。

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心理學上的原因,

不是很懂就不闡述了。

為什麼有時候氣息可以很長有時候很短

深圳市薄荷音社 有幾個原因 1.你的聲帶是漏氣的,可能你的發力不正確,也有可能氣息的保持沒有做好深圳市薄荷音社 你唱歌中各種問題的罪魁禍首 漏氣2.沒有吸好氣 深圳市薄荷音社 胸腹式聯合呼吸以及氣息控制的基本原理 孔林喬夢 歌唱中經常感到氣短 氣不夠用,越唱越憋,很吃力。這與不會運用氣息和保持氣息有...

為什麼人有時候自信,有時候不自信?

顏靜咩 激素,妥妥的激素。可能是個人體質問題,這感覺來的太強烈了,如果我自己的人生分成兩部分,那估計是排卵前,和排卵後。姨媽過後排卵以前,很溫柔,覺得世界都是那麼可愛,對家人對男朋友很好,不粘人。前途一片光明。排卵期開始,心情逐步變差,逐漸的不自信,敏感,多疑,胡思亂想,煩躁,對家人沒耐心,覺得自己...

為什麼天有時候是藍色的有時候是灰色的有時候是白色的?為什麼太陽有時候是紅色的有時候是黃色的?

自學生 我發現了大自然的語言規律,正方體和球面體,都是一對六份統一正反標準的空間模型體。正中的球平面,和一對一半的內外正方面,是三方統一半徑標準的標準份量模型,對邊和對角是4 5 20,6 5 30,8 5 40,長短半徑和正中半徑的份量標準。圓周率的不盡小數標準,是曲和直,對和半,正和反,單和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