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是如何選聘的?

時間 2021-05-30 17:20:50

1樓:

強答一波。我昨天剛剛應聘面試完某公立大學的設計教師崗位,今天接到通知說沒通過面試。也算我預料之中,畢竟我連個領導都不認識。

後來得知是其中最差的面試者錄取了,我的嘴角露出了不失禮貌的微笑。

當時面試三個人,

女生A 是某211 國內理工大學本碩在兩家上市跨國公司工作過6年左右,能力、教育背景強

我是清華美院工業設計,國外top5學校的碩士+ 500強實習。無工作經驗

被錄取的男生非211/非985的三本學校加一本大學碩士,兩年普通公司經驗。

論經驗,比不過女A,論教育背景,我甩他一條街...當然,如果拒絕的理由是性別那我也沒什麼好說了。

不過事實總是驚人的相似,很早起就聽說,很多公辦大學教師崗位基本上都是內定了(不全部),要麼是領導的人,要麼是老師的人。學生只是被選擇的人罷了,哎。在面試的時候,我還說道一句話,現在非常想收回:

中國的設計缺的不是設計,而是一種追求本質的精神。哈哈哈就當是個笑話吧

2樓:皮耶霍

因為選聘的最後一道關卡才會是試講!

一般而言高校的選聘程式是這樣的:

首先確定今年的選聘規模和人數,以及選聘的基本條件。

這些條件有:

年齡:一般而言教學科研崗的理工科博士會要求32周歲以下,文科博士會要求34周歲以下,博士後順延兩年;

學歷:一般而言會要求本碩博三階段求學經歷都必須在211及以上高校完成,如果你所應聘的學校層次更高,那麼你本碩博三階段求學的高校層次起碼不能低於你所應聘的學校層次。而出於避免學科「近親繁殖」的原因,目前部分高校是不接受本校培養的博士的;

專業:一般而言選聘博士所就讀的專業在全國的專業領域內聲望和實力必須高於本校專業的聲望和實力,出自「名門」的博士在選聘中會更受重視。

科研:一般而言,目前對科研的要求是無限趨近於該學校評審副教授的條件的。

海外留學經歷:目前國內一流高校(211及以上高校)在校內評審副高或以上職稱時,普遍要求從本科至評審時間內必須有一年以上脫產海外學習經歷。而部分要求更加嚴格的高校,。

你看,有對上課能力的要求麼?

而只有符合了上述所有要求之後,在進入了學校的人才選聘視野,已經於所在學院進行了深度接觸後,學院才會上報試講申請,對所選聘的畢業生進行試講考核。

也就是說,試講考核是放到最後一步的,此時也許剩下的三到五個人講課水平是所有應聘人選裡最差的,但也只能在這三到五人裡選相對較好的了。

或者今年的選聘名額就乾脆作廢掉,明年再招?

大多數高校會怎麼選?

3樓:sk xx

一、應聘條件(1)身心健康,品行端正;

(2)原則要求應聘者具有博士學位;

(3)原則上要求第一學歷應為全日制本科並畢業於具有突出優勢和特色學科專業的院校(「211」「985」工程建設院校畢業生優先)

這是我所在大學的招聘要求,現在進大學工作,基本先看你科研能力,教學也是基本不考察的,先從研究員混起,然後混到講師才會開始上課,上課也只是科研的業餘時間的副業,對於你的公升遷,比如評職稱是基本沒有什麼幫助的,最關鍵的還是科研成果,你發了多少文章,你覺得這種選拔條件下多少教師會花心思在教學上?教學質量又怎麼會高呢

如何投訴大學老師?

兔子 我老師跟你這個就不是乙個問題 她啥也不會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是她瘋狂給我穿小鞋連我沒洗頭髮都要在班裡大聲說一遍還有一些別的事我也挺想投訴她的 我感覺我有點受到侮辱 李淼海 在這裡我偶然看到題主的這個故事。作為乙個學生,我看到了之後註冊了賬號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說實話,如果按題主的做法,估計10個...

如何成為日本的大學老師?

最近日本就業形勢轉好了,身邊不少中中國人都拿到了tenure。特別是國立大學偏向於錄用女性 外中國人和年輕人。補充 本人文科。現在看來,文科類相對理科會較快找到穩定教職。 回來吧,國外資源應該是比國內少的。我導師和班主任都是日本回來的,說國內資金大把,物資充裕.上學期乙個瑞典華人教授回來想發展專案帶...

如何評價當代當代大學老師?

angle 個人認為這要看你是什麼學歷的了。比如我就是乙個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老師咋說呢,很一般,上課沒有特色,很少有幾個很不錯的老師,大學以來也就覺得不到乙隻手的老師還不錯,還有湊數的,有的當副業,不是很負責任,反正就是體驗極差。我想二本況且如此,三本和專科的就更別說了吧,估計也很少有不錯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