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法不責眾?

時間 2021-05-30 14:26:11

1樓:王二

任何法律條款中都沒有法不責眾這種說法,大家的俗語而已。任何法律的條條框框在那裡,執法者要做的是讓違法者對號入座,那麼就存在了這麼乙個現象,違法的很多,對號入座很難,且不利於穩定,於是就糊弄一下,這樣大家都滿意,當然這限定治安或者輕微刑事案件。對於重大案件,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證據,弄乙個是乙個。

所以勸別有用心者,法不是不責重,是看需不需要。

2樓:shellwsy

高祖入咸陽,與秦人約法三章

法從來都是協調大多數的規則,協調的物件就是各方的利益。(嫌疑人,受害者,吃瓜群眾)。嫌疑人受害者影響定罪量刑,吃瓜群眾一定程度上影響量刑。

嫌疑人人數眾多,受害者接受和解,吃瓜群眾並不care(社會影響並不惡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法不責眾吧

於上,是一種平衡。於下,是一種博弈

3樓:小lich

實際上「法不責眾」是群體事件的參與者和支持者為自己尋找的道義旗幟,或是對內心罪惡感的開脫。在咱們國家,這種說法就直接挑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法不責眾」思維的蔓延實際上危害著執政者的權威。

從另乙個角度看,群體違法抗法和「人治」也有關係。執法人如果相比尊重法律,更為在意其行動所產生的影響,就不會去處理群體違法抗法現象。其典型的例子就包括群體闖紅燈,群體哄搶貨車物資,農村群體買媳婦等等。

地方執法人員對此會有不想管、不敢管、懶得管的複雜情緒。

很多人喜歡把「法不責眾」引申到「法律無法達到大多數人的期待」這個層面。這個視野是很狹窄的,就不展開談了。

4樓:趙凡

法如果責眾了,即使這個法律合理,也說明這個法不合時宜,是個酷法,嚴格執行酷法並不是好事,秦的滅亡早已證實的這點。

打個比方,印度明天印度頒布法律,明天一律不能隨地小便,違者拘留,這個法律沒什麼問題,但是不合時宜,你會抓很多人。

比如中國,雖然頒布了管理條例,禁止焚燒桔梗,稻草,違者拘留,但是至少在我們那裡,執行起來並不是那麼嚴格,因為農民沒有其他處理這些廢棄物的途徑,你要嚴格執行,會抓很多人,顯然不合時宜。

5樓:

法律所制定的內容都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若法律所傷害了民眾的利益,那麼法律在民眾心底的地位就會一落千丈。所以只要是個腦子清醒的統治階級,都不會立出能威脅自己地位的法律

如何正確理解半衰期?

李正陽 假設世界上分布著1000個原子,每個原子每過1秒都有50 的概率衰變,那麼 1秒後 衰變了接近500個原子,還剩500個原子2秒後 還剩250個原子 3秒後 還剩125個原子 以此類推,1秒就是這個原子的半衰期。也可以這麼理解,連續投擲1000枚硬幣,留下投擲結果為正面的硬幣,去掉反面的硬幣...

如何正確理解boost any的設計?

叛逆者 這件事情和any完全沒有關係,即便沒有any,也非常容易讓你的類掛掉。只需要 myclass c0 myclass c1 c0 或者myclass c0 myclass c1 c0 c1 原因就在於,你有預設構造,卻沒有拷貝構造和operator C 11的話還有移動構造和移動的operat...

如何正確理解刑罰的目的?

柒喜 要理解刑罰的目的就應該懂得刑罰的組成部分,刑罰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報應刑和預防刑。報應刑根據犯罪行為的法益侵害性和可譴責性進行裁量,預防刑主要從人身危險性進行裁量。刑罰是由國家制定出來的,是由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實施,以維護國家統治為最終目的。所以,刑罰的目的按照層次進行劃分,可以說其根本目的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