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理解「緣起」?

時間 2021-05-10 08:21:51

1樓:

大乘《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將緣起的義理分為十一義,為緣起法的十一種要義。

一、無作者義:沒有造物主。

二、有因生義:一切現象必有其產生的的原因。

三、離有情義:一切眾生實際上只是各種因緣的和合,因緣之外別無乙個實體叫做眾生。

四、依他起義:一切現象必須依賴其它的條件才能生起和存在。

五、無動作義:因緣和合中沒有啟動者。沒有所謂的第一起動者,和造物主,只有各種條件的集合。

六、性無常義:一切因緣所生現象的本性是無常。凡因緣和合而生起,存在的現象,皆處在生滅變易中,不能永恆常住,這是一切現象常住不變的本性。

七、剎那滅義:即便分析到最短的時間單位,事物都處在即生即滅中。因緣和合,便產生特定的作用、功能。但這是因緣和合所成,緣盡即滅。

八、因果相續無間斷義:雖然剎那滅盡,然因果相續,沒有間斷。

九、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各種現象的因果各自不同。

十、因果更互相符順義:什麼因生什麼果,因與果永遠相一致。

十一、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因果之間的關係為自然法則,有條不紊,不會錯亂。

這十一義大體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前七義講的是一切現象普遍共具,不變不動的本性、本質,即佛學所謂「法性」,法性的內在真理。稱為「真諦」後四義講現象中表現出的因果關係。佛學稱為「法相」此內在的真理名為「俗諦」。

問:根據「無造物主、無我、無常、因果相續」四個論點來說明緣起十一義之後,對於緣起的理論,大致有所了解。是否可以說這就是佛教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

答:四個論點實際只是兩個論點:「無常」和「無我」。

「無常」就是生滅相續,它不僅包括「剎那生滅」的意義,而且包括「因果相續」的意義。「無我」就是沒有主宰,沒有一身之內的主宰,也沒有宇宙萬有的主宰。所以無造物主的意義,實際包含在「無我」裡面。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對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和「無我」的教義被稱為「法印」。

2樓:石良

認真看了所有的回答,無一例外全是「鬼扯」。可惜了這個重要的問題。所以不能不答。

首先,必須排除「第一因」。所有主觀想象的開始和終結,都是「我常二見」。

其次,必須排除「剎那生滅」。所謂「生滅」亦是「我常二見」,「剎那」就更不著邊際了。

再有,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有資格的,這個資格就是「見法」。法卻沒見,還答個毛!

有空再寫

3樓:Mr hongyu

緣起講的是有為法的造作流程。

世尊成佛,會回憶歸納總結未成佛前的業行,為什麼會有煩惱?為什麼會有障礙?做為凡夫眾生的心行業行是如何流轉的?

當覺悟成佛,去了無明,就斬斷了緣起,不再業行。永住光明自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生是不隨五蘊生滅。

4樓:牧童

簡單地說「緣」起於因果不斷,亦是業的表現。由於此因的果,亦是彼果的因,所以說因果不斷。若要進入「無生」,必須要超脫因緣,也就是說要超脫輪迴。

僅供參考。

5樓:程氏養光

所謂「緣起」,即因緣生果。那麼,緣即是果的緣,果在未公升起之時,緣便不能稱為緣,只能是非緣,非緣必然不能生果。

再者,緣是果的緣,那麼果是有還是無?有的話,本來就有,何須緣來生?無的話,那緣是誰的緣?

可見,因緣生法,不能成立。

緣起的真實意思是:無緣起。

6樓:

爵士貓: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卷10 T100---T108 第五科緣起次第難第一部分

什麼理由這個「無明等諸有支」,作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先說「無明」而後說「行」,而後說「識」乃至最後說「生、老死」,這個次第為什麼這樣排列呢?

當然這個「心顛倒」,如果明白一點說,就是「中有」的最後一剎那的心。「中有」投胎的那個時候的一剎那心,心裡面糊塗,沒有正念,當然也就是有煩惱,有愛煩惱或者瞋煩惱。如果沒有煩惱不能投胎的,不能受果報,他不能得果報的,不能去得果報。

就是說是這個初果聖人和二果,因為他還沒能夠入無餘涅槃,他還在人天裡面,他去受果報的時候也還是有愛的,因為他這個愛沒有斷。這個三果聖人呢?三果聖人這個欲界的愛是沒有了,但是還是有色愛,不過不是欲界的愛就是了。

7樓:我叫廢物弟

大品經云。欲知四緣。當學般若。

外人問龍樹雲。欲學四緣。應學毘曇。

云何乃學般若。論主答曰。初學毘曇似如可解。

轉久推求則成邪見。問曰學毘曇云何乃成邪見。答若言四緣生諸法者。

誰復生於四緣。若四緣更從他生。則他復從他。

如是無窮。若其四緣自然而有不從他生者。萬物亦應不由四緣。

當墮無因。故從則無窮。窮則無因。

由此二門則不信因果。故久學毘曇成於邪見。

8樓:淨海潮水

緣起不但講世間萬物為緣起,最主要講我們眾生這一念心(唯識)的緣起,了解了心識的緣起,我們才能了死生輪迴,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則彼無。心識的攀緣執著習氣,是生死煩惱的主要原因。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9樓:

問題好大,講個人對題目的理解而引發的對教理的理解,題目有可能理解錯,教理也可能理解錯,請各位斧正。

第一,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一切都是現成的,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這個回答無生。

第二,法都是有針對性的。講緣起法這件事是有針對的,當時佛一講緣起就很快教導出阿羅漢,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講。

第三,講到緣起,揭示了自身和外界都是沒有主宰的,都是因緣和合的,在這一步教導的時候可以有效降低執著和妄圖主宰的問題。

第四,佛教說一切由緣起合和而生,那麼就不存在開始和結束,也就不存在結束無盡這件事。結束開始只是乙個妄想分別而已。能結束的是執著。

第五,我猜,講到因緣不滅,那麼可能有恐懼,感覺總會輪迴,輪迴是苦,害怕痛苦。這就是執著的表現。所以淺一點來說,解決害怕的心態,或者多種善因,深一點來講,放棄」我」,因為痛苦都是有」我」。

10樓:alphago

因緣是一切現象的內在客觀規律,如蘋果落地,吃飯會飽,打你會疼。是一種可以經過觀察就能看到樸實道理。因此,因緣屬於一切有為法的本質。

如何避免過失?得看如何定義過失了,如果避免過失指避免苦受。那避免的唯一方法就是斷惡修善。

因為善惡業感苦樂果,這是客觀規律決定的。只有遵循客觀因果律行事,積極種善因,斷惡行,淨化自心,從而無悔於過去未來,安住當下,可稱為無過失。

緣具則生,緣缺則滅。無生,是指無緣則不生。而世間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無明執取。如果消除了無明執取的造作根本,則根據因果律,三界必然不生,即無生。

怎樣教育孩子正確理解死亡呢?

阡陌時光隧道 我家小孩子突然開口問我人死了會怎樣?孩子 人死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 就像玩捉迷藏,再也找不到了。孩子 那會變成什麼呢?我 變成空氣。孩子 那空氣又變成什麼了?我 變成風,溫柔的風。孩子 風會變成什麼?我 變成漂亮的潔白的雲。孩子 雲變成什麼呢?我 雲變成毛毛細雨。落到地上。孩子 雨落到...

如何正確理解半衰期?

李正陽 假設世界上分布著1000個原子,每個原子每過1秒都有50 的概率衰變,那麼 1秒後 衰變了接近500個原子,還剩500個原子2秒後 還剩250個原子 3秒後 還剩125個原子 以此類推,1秒就是這個原子的半衰期。也可以這麼理解,連續投擲1000枚硬幣,留下投擲結果為正面的硬幣,去掉反面的硬幣...

如何正確理解法不責眾?

王二 任何法律條款中都沒有法不責眾這種說法,大家的俗語而已。任何法律的條條框框在那裡,執法者要做的是讓違法者對號入座,那麼就存在了這麼乙個現象,違法的很多,對號入座很難,且不利於穩定,於是就糊弄一下,這樣大家都滿意,當然這限定治安或者輕微刑事案件。對於重大案件,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證據,弄乙個是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