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時間 2021-05-30 01:52:00

1樓:新東方家庭教育

1、培養孩子關於時間的具象化概念,比如觀察鬧鐘,或者記下做每件事的時間。

2、學會給孩子「留白」,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3、以身作則,主動跟孩子分享你的時間安排,讓孩子看看你是怎樣執行的。

2樓:魔扣少兒程式設計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都是自我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對於那些喜歡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往往會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進入小學以後,學習壓力逐漸加大,課業負擔慢慢加重。

哪怕是上一年級,每天回到家也要花一定時間才能完成作業。

即使學習效率比較高的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所需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到兩個小時。

如果孩子喜歡磨蹭,每天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就會更多,甚至影響睡眠時間。

曾經問乙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 "你知道一天有多長嗎"?那孩子天真無邪地望著學習哥,似懂非懂地說,:"一天可長了,我昨天上午去了姥姥家,下午去了爺爺家過生日,晚上又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電影。

"和這個孩子一樣,大部分低年級的孩子會覺得一天過得很長,因為內容多。

其實,二年級之前的孩子對時間還真沒什麼概念,孩子們是靠著做事情的多少來判斷這一天的長短。

所以家長們現在知道為什麼"10分鐘以後要走"類似的話對孩子沒有用處了吧。

那麼咱們這些大人們是如何估算時間的呢?

不外乎有這幾種方式:看表、靠多年積累下的生物鐘經驗、根據關鍵事件判斷(比如我們樓下的小學每天下課鈴聲、課間操、眼操時間)、依據平時自己做事的速度來推斷時間、自然現象常識性判斷等。

而一些高年級的孩子往往對時間有了一定概念,但不會規劃時間。

了解到孩子的現狀是這樣,我們也就理解了孩子的很多行為和想法。為了讓孩子更早地過渡到自主管理時間,必須讓孩子有正確的時間觀念。

1、及早引導孩子認識時間

首先讓孩子對時間有個基本認識,了解過去的時間是不能回來的,並對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時間概念有個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認識時鐘,讓他們對每天的時間有個大概的認識。

同時,還可以告訴他們每天什麼時候該吃飯,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和上學等。這樣,他們就會對人們每天的作息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後,家長在跟孩子一起做遊戲或玩的時候,可以一次約定乙個時間段。

這樣可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一分鐘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十分鐘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乙個小時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可以學會珍惜時間,並意識到失去的時間是不能重現的。

2、讓孩子明白時間的寶貴

讓孩子理解時間是寶貴的,永不停留,應該及時抓住;告訴孩子時間是神聖的,不要故意浪費時間。

每天24個小時對每個人來講不多不少,如果在一件事上拖幾分鐘,就一定要在另外的事上損失幾分鐘。比如孩子想賴床的時候,拿出鬧鐘讓他確認:

"寶貝,你已經晚了幾分鐘了"?

"3分鐘。"

"所以,等一下上學路上你必須跑步,把這3分鐘追回來。"

同樣的,如果今天的作業提前完成,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節省下來的半小時,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體會這半小時的價值。

3、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我們許多時候會忽略一點:儘管孩子還沒形成成熟的、社會化的時間觀念。

但他們對時間的意義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比如相較於完成作業,他們覺得做遊戲更有趣。

所以,要讓他們意識到管理時間不是為了家長、老師的要求,也不是為了敷衍學習、爭取遊戲時間,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中。

因此,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制定時間計畫,羅列每天想做的事情、每件事情要占用的時間等。

由於計畫是由自己制訂、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夠積極主動地執行。

4、幫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就不會具備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

時間資源利用得好,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就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孩子的隨意心理比較嚴重,但是父母要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這是讓孩子養成時間觀念的最好途徑。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乙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比如什麼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後做作業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

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管的作用。

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

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讚賞和表揚可以激發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3樓:

下時候一到寒暑假,父母就會讓我制定作息表,什麼時候學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什麼時候玩。然後再細化到學習,今天都做什麼功課,不能一天只學一科,要均衡。

好的,作息表做好啦,那麼如何實行呢。嗯!老爹的皮帶等著我了,只要在學習上偷工減料,就是一頓暴打,基本有幾次就聽話了,說實話作息表這個確實使我在時間規劃方面做的不錯,以至於在工作中也得心應手。

至於暴打一頓,我建議題主還是算了吧,當時真是恨死老爹了,說實話,現在也恨~我都工作很多年了,心理陰影無法抹去,我現在只和母親好。

嗯,就是這樣

4樓:Jeniffer

孩子做事拖拉的時候,不能一畏地催促,前面幾次可以稍微提醒他然後任由他發揮,直到事情發展到後面有負面影響了,他自會明白做事不能太慢的道理。也就是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嚐磨蹭的自然後果,不失為乙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後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評後,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多鼓勵和獎賞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我們應該換乙個思路:發現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時,就表揚。

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另外,為了使孩子更有動力,當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或者當他達到了大人的要求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乙個小紅星,帶孩子外出遊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一分鐘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鐘可做多少事

⒈一分鐘專心做題。規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目。讓孩子感受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幾分鐘也沒寫乙個字,寫不出乙個小題。

⒉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出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並進行對比。

⒊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隨著寫的組數越來越多,孩子的書寫速度變快,更能感到一分鐘能做這麼多事。

⒋一分鐘記單詞。可準備適量的最簡單的單詞,讓孩子進行記憶,在一分鐘內默寫出來。並把每次的記憶效果記錄下來,形成對比,用成就感促其進步。

5樓:鍋巴

時間管理,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是有不同意義的,低幼兒談不上時間管理,我們且從小學開始。

孩子的成長,大體是乙個玩的時間逐漸減少,工作時間逐漸增加的過程(蒙氏把工作也當成遊戲,另當別論)。小學階段,孩子處於學習和遊戲的糾結期,時間管理更多是平衡兩者的關係。

這個時期幾點做法值得借鑑:

1,父母作息工作井然有序。是的,教孩子先從自己開始。這個年齡的兒童學習還是以模仿為主,父母是他的老師,言傳也要身教。

2,視覺化時間表。在家中醒目地方,貼塊小黑板,把小孩子要做的事情,以跟孩子做遊戲的方式貼上去,寫上時間。做到了,不用獎勵,他自己就會有滿足感。

做不到要提醒,適當懲罰,懲罰可以設立靜思角,一兩分鐘即可。

3,放寬心態。是的,這條又是給家長的建議,孩子很難像大人一樣自律,玩起來不知道東南西北的時候常有,放寬心態。時間不夠寫作業,有老師批評,吃不完飯,有餓肚子做懲罰,睡覺晚,有沒精神做懲罰,這些負強化可以讓孩子認識時間的重要。

年齡大的學生也一樣,只有他有改變現狀的願望,時間管理的工具才有效。對他來說,時間才有必要進行管理。

6樓:大魚

這是乙個極好的話題,我其實在做乙個專案,希望幫助家長能管理自己孩子的時間。

我認為家長需要下沉到學習中去,管理起自己孩子的學習,就像乙個專案經理,時間、資源、戰略和戰術都需要統一規劃。

長期戰略和短期目標都制定下來,去嚴格執行,就可以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很多人的產品體外迴圈流於表面,那都是因為家長沒有下沉到體系中去,我的學霸父母研究計畫顯示:學霸養成是乙個家庭專案成功落地的結果,而非某些機構的功勞。

時間管理.. 管理中的一環節而已,父母沒有管理習慣,則無所謂時間管理。

我們該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嗎?

KimTata 在中國有一種說法 好記憶並不像壞記憶那麼糟糕。無論乙個人的記憶多麼美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事情總會被遺忘,或者記得模糊不清,在工作中,對於一些重要的商業交易,這是非常不充分的。接受。如果你能工作有些東西,尤其是重要的東西,都記錄在 每日備忘錄 中,所以你不必擔心遺忘,這對你的工作有...

如何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

安企神軟體 提高管理能力,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一 職業意識的提公升 管理者的職業意識包括許多方面,如整體意識 以人為本意識 制度意識 市場意識等。管理者只有不斷強化和提公升這些職業意識,才能提高管理能力。那麼,如何強化和提公升管理者的職業意識呢?對於企業來說,除了在日常管理中不斷進行思想教育和內部變...

如何培養和體現個人管理能力,並且被老闆認可?

商海奇譚 不妨從另乙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第一點 要成為經營者 中國的企業不缺乏管理者,缺的是懂經營的管理者 這裡叫經營者 有管理無經營的狀況 經營和管理有什麼分別?如圖所示 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事也是人去執行,歸根到底一切都是人為。所以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優秀的管理者就應該有優秀的經營能力 經營人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