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動語態給人一種更加正式的感覺?

時間 2021-05-30 00:05:06

1樓:思有邪

被動語態看上去更有客觀性。它的主語是被作用的物件,強調一件好事的時候可以表示謙虛,因為別人抬舉,我被別人怎樣怎樣。一件壞事的話,他被刀砍,和我砍他就完全不一樣,可以使得責任似乎在主語身上。

另外,被動語態在中文裡本來不常用,一般出現在翻譯文獻中,可能會顯得比較洋氣吧。

2樓:

因為被動語態強調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做這件事情的人。因此給人以更加客觀的感覺,所以在學術英語及正式文體中比主動語態應用更多。

3樓:何阿齒

被動語態不是「讓人聽起來很正式」,而是比較經常出現在比較正式的文字裡。

就像下面金偉榕說的,被動語態因為可以省略動作的施行者,雖然有時會【顯得】較為客觀(It's believed that 肯定顯得比 3% of all the people on earth believe that客觀有力),但是也會帶來模糊混淆,所以這個【顯得】客觀是很容易被看破的,一般來說,不建議在你的作文裡一直用被動語態,要適時選擇被動語態的使用時機,和主動語態結合著用,行文才會均衡。

通常在以下情況中,可以選擇使用被動語態:

1,動作的施行者未知的情況下。比如my wallet was stolen yesterday,你還不知道小偷是誰,也沒有說的必要,那你就用被動語態。

2,動作的施行者不重要或者顯而易見沒有強調的必要。

不重要的情況:比如a book was published in 1999,誰出版的對你來說不重要,所以用被動語態。

顯而易見的情況:比如在描述實驗過程的時候,你說a rat was injected with water,具體是誰注射的,肯定是做這個實驗的researcher,因此可以用被動語態省略掉。

3,當你想要強調句子裡那個動作或者動作的賓語,而不是動作的主語的情況下。比如the plant was kept at the temperature of 34 degree。

總而言之,被動語態的作用就是把賓語和動作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動作的主語在次要的位置甚至被省略掉,所以只有在動作的主語不重要或者會分散讀者注意力的時候,才使用被動語態。從另一角度來看,有一些人就用利用被動語態的這種特性來隱藏他行文的漏洞,因此閱讀的時候也要對被動語態保持警惕。

4樓:wshhhh

被動的結構原理是將動作的實施者與接受者位置顛倒

比如「警察抓住了小偷」/「The police has caught the thief.」換成被動就變成了

「小偷被警察抓住了」/ 「The thief has been caught by the police.」

然後你會發覺,顛倒後被動中的施動者是可以被省略的

「小偷被抓住了」/ 「The thief has been caught.」

於是針對這種語序的變化,加上施動者的省略,被動有兩個主要作用。

其一是迴避了施動者(特別是當我們根本不知道施動者是誰,或者故意不想說到底是誰的時候)。於是在有些場合,雖然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是被動聽上去有時候會更客觀一些,算是一種修辭的技巧( @高高老撕答案裡的例子就很典型)

另外在一些「正式場合」中一些人,比如政客,經常會利用被動說一些比較繞彎的話,比如 Mistakes were made.(實際上就是他自己幹的,說得好像是別人做的一樣)

其二是將重點轉移到了動作的物件之上。不過這個與正式與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為什麼這個found不是被動語態

過分作後置定語表被動,一樣的。可以當成把 who was 省略掉了,因為這兩個實質上在表達上是有點麻煩的,所以長久下來就可以省掉了。 Espera 這裡的found是非謂語的用法,非謂語過去分詞表被動。真正的謂語是would be caught所以這句話的主句其實是 Anyone would be ...

為什麼被動語態中, be 過去分詞 做謂語?

凱恩德 你好。問得好,對填詞有幫助!因為它在句子的主幹部分呀,沒有它,句意邏輯既不清楚,也不完整呀 也因為它是被動語態做謂語的公式呀,否則,不是謂語啦。藉此,順便分享給你乙個方法吧 1.The boy beat yesterday.譯文比較 a.男孩昨天打了。b.男孩昨天被打了。你說,哪個的句意邏輯...

為什麼英語被動語態即使是將來後面也要用過去分詞?

凱恩德 你好。你知道,過去分詞就是組成被動語態的關鍵部分之一,否則,那就不是被動語態,也就表達不出事實邏輯啦。如 The room will be cleaned this afternoon.本句句意是 今天下午,房間將被打掃。咱如果把動詞 clean 變成 cleaning,那就是 今天下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