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言寫作?

時間 2021-05-05 13:11:59

1樓:

要說方言寫作,在中國,賈平凹最為出色。

《秦腔》:

窯場的三踅端了碗蹴在碌碡上吃麵,一邊吃一邊說:清風街上的女人數白雪長得稀,要是還在舊社會,我當了土匪會搶她的!他這話我不愛聽,走過去,抓一把土撒在他的碗裡,我們就打起來。

我打不過三踅,他把我的飯吃了,還要砸我的碗,旁邊人勸架,說甭打引生啦,明日讓引生賠你個鍋盔,拿手還比劃了乙個大圓。三踅收了拳腳,罵罵咧咧回去了,他一走,我倒埋怨勸架人:為啥給他比劃那麼大個鍋盔?

他吃他娘的×去!旁邊人說:你這引生,真個是瘋子!

2樓:祝沽生

不好寫,我覺得《世俗奇人》(語文那個書好嘴楊巴,刷子李,泥人張那個)是屬於這個是成功的,但是我才疏學淺,只見過那乙個,可見應該是很難的

3樓:趙二

寫起來比較困難。能給一些人親切感卻也給另一些人一點陌生感。但並不是說不可取。比如《白鹿原》,裡面幾乎都是陝西方言,我讀起來倍感親切,但這本書江西的同學也很喜歡。

4樓:

不容易啊,別說南方話了,就算拿北京土話寫也常會有不會寫的字音。漢語幾千年言、文不一致,今天雖然推廣白話文了,官話常用字的寫法也都有了共識,但仍然是言、文不一致的。

5樓:

我覺得很難。

首先是文字問題,方言要轉化成書面文字,而有些方言的發音是沒有文字可以對應的,或是對應的不準確,這是創作時要考慮到問題。

其次是受眾面太窄,用方言寫作,能讀懂的大概也只有同個方言區的人吧。

寫作要用方言思考,先寫下方言,再轉為普通話,直接用普通話思考不太行,請問有和我一樣的嗎?

很正常的。可以嘗試下用普通話默讀然後普通話寫出來。多用普通話思考,慢慢就可以自由切換了。但是肯定不如方言思考的快。有時候會遇到方言表達得淋漓盡致,普通話卻詞窮。還要到處找詞。有意識記一下這些詞,以後用到就不用找了。我的方言是粵語,按道理來說是和普通話差別較大的一種方言但是我沒有類似的問題 個人猜測,...

如何看待有人推方言老派

我覺得老派好啊,我以老派為傲。你覺得新派好,也可以啊,因為你有思想自由,以及表達權利。我的老派標準是,小時候我耳濡目染這門方言時,接觸到的各種發音。因為這是我接觸到的。另外,確實有相關書的,君不見吳音小字典。粵語也有粵語字典,就像你說的,如果沒有文字記載,那一代一代人變,很正常。問題是,有的,只不過...

請問各位如何看待不會說方言的同鄉?

情況和你差不多,但我比你好一點,會說會聽,只是口音用詞偏向粵語,別人一聽就知道是從外地回來的。不過全程說家鄉話還是不習慣,偶爾會卡殼插普通話或粵語 Chi Vuchung 歧視不會有,但那就是外地人,不是我的同鄉。語言是鄉土認同 族群認同最不可或缺的因素。你怎麼看不會漢語的 香蕉人 認為他是中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