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大附中本年度選聘教師中大部分為頂尖高校博士的現象?

時間 2021-05-08 22:30:10

1樓:風間語

說明我們的教育在走歐美的精英模式了,新的「貴族」已經產生,資源分配已經趨於穩定。

但是我不會成為「精英」,我的後代也不會成為「貴族」,不是我沒那個能力,而是我覺得我們這樣搞下去,最終會變為下乙個美國,那新的更科學的主義帶來的人類進步將永不會到來,一切會在自利的極度擴張中成為泡影。

知識也許能被壟斷,但是智慧型永不會。如果有生物自大到覺得自己可以占有優良的一切,又恰好證明了這一點,並最終滅亡於缺少智慧型。

2樓:王竹萱

這個名單上的老師進rdfz時我正好從初中公升入高中qwq於是和名單中至少五位老師打過交道x

被其中兩位老師教過競賽(地理&化學)

想說有的課確實是要博士來教,研究性學習也確實要高學歷的老師才能帶,畢竟有十桶水的儲備才能講出一杯水來吧qwq

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低乙個層次的知識,才能夠有所理解,有所創新。

而且老師根本無法推測學生腦子裡在想啥x

3樓:

身為北京的某中學學生來看,對於配備知識儲備含量高的老師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研究性學習、奧賽或是高考上,有些大神的學習超級快,總不能到最後學生乙個人跑在前面,老師幫不上什麼忙,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不公平的。高學歷老師比低學歷老師的缺點可能在於教學經驗上,但哪個學校沒有說經驗豐富的老師呢,等到時間長了,知識儲備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配備高學歷老師人才對於北京中心的城市來說這最常見不過了。

而且上海那邊某中學配備更厲害,乍眼看去幾乎每個中學有國家奧賽教練坐鎮校長的中學,老師都到了高薪聘請世界名校的博士研究生等。。。到了大學專業一排名,高低立見。在學習的路上有乙個強大的領路人是有多麼重要。

對於是否荒廢了人才,這種說法並不對。教書育人,本身的目的就是讓下一代成長為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為社會,國家貢獻自己的乙份力量。這樣的社會價值比長時間才能拓展出知識領域的一小點所包含的社會價值要更好一點(畢竟不是所有人能得諾貝爾獎或者成為比爾蓋茨)

因而這樣的師資配備是正確的,是可取的。

(大神勿噴)個人想法請多指正 ~

4樓:

我高中就讀於北京郊區的重點中學,大概12年的時候就有博士來應聘試講了,想必人大附中招聘博士、名校博士也不是這兩年的事情了。

5樓:

高中三年有幸分別被這張表裡的三位不同的老師帶過人很好,教學用心,我去答疑的時候都特別耐心尤其是生物老師,我有時候九點去問問題都會在,然後還會讓你自己給他講一遍,我有一次假裝聽懂了,場面極度尷尬

職業選擇而已,有些人的確嚮往穩定的生活吧,希望老師們越來越好!

或許我已經可以來認領同學了

6樓:Tommy

如果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就是市場出現了「過剩」。

勞動力也是一種資源,那麼在這種資源分配的過程中顯然出現了「過剩」,所以導致了許多博士參加人大附中這類學校的招聘。

7樓:Alex Julius

1,博士本身只是乙個基本門檻,不能代表什麼東西,就好像是谷歌員工不代表在計算機領域有成績,是美中國人不代表有錢一樣。不要搞形式主義,杜絕閃族人易出現的奇異思維,進行實際的思考。

2,中國大多數較優秀的學生不在自己國家讀博士,這不一定能算作頂尖博士。

3,這其實本質說明了中國貧富差距加大。

4,人大附中的校服還是一種'第三世界'的感覺。

8樓:KBModification

社會精英的孩子要得到最好的教育。在社會精英對他們從小的培養下,他們也早就具備了接受高人一等中學教育的能力,階級分層從小就開始了。

9樓:

好事。以前讀書的時候,陳國強院士來學校做過一次講座,介紹交大醫學院的辦學理念。

他很自豪地說:「我們實行英才育英才,優秀的人才教育出更優秀的學生。」

所以他們才會這麼強。

中小學對於學生的成長有極大的影響,而能考上人大附中等頂尖高中的學生,也一定是很優秀的。讓頂尖大學的畢業生去教導這些人才,肯定會讓他們更加優秀。

當然,這也為解決博士過剩問題做出貢獻。

10樓:

其實,我覺得rdf就是無門檻招人也是差不多的結果。普通師範畢業的話,如果有機會去rdf實習一兩個月,估計大部分人自覺回爐深造或是換所學校應聘了吧…

11樓:

我在人大附中上課,ICC目標出國。

我一周六節課計算機課(算是主課),老師是從衡水中學出來的,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畢業,MIT讀博,教我們計算機,水平真的很高。

也許好的學校能夠吸引好的老師吧。

北京的教育也不是很平衡的,好的教育資源也就集中在幾個學校身上,主要看個人努力吧

12樓:向陽奔跑的柯基

中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骨幹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方案」、「111方案」、「傑出法令人才教育培養方案」,為中管副部級高校,設有研究生院。王金戰教師的部落格:http:

//www.

wangjinzhan.com.cn

王教師現已不上課了,目前是人大附中網校校長。你能夠去人大附中旁寬高教育網校沒準能見到他。

13樓:David Mao

了解一下人大附中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人大附中應該算是全國少有會嫌棄隔壁三所高校的中學,當然少壯不努力,將來進隔壁的說法各人不一,但是現在已經包括周邊三所了。

14樓:

還是匿名吧。

本人六年rdfz就讀經歷。

談談我的看法。

高學歷教師往往學術方面造詣極深但放到rdfz也許有些屈才了。

中學教育畢竟還是應試教育最需要的應是會教的老師而不是自己有深入研究但是不會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

因此一些師大出身的老師往往才是更適宜學生們的。以上。

15樓:

好多碩士,包括一部分的博士老師水平低於部分大神學生啊。

舉個例子,之前學校有個老師是劍橋的博士,教數學的。那個班的學生整體水平都不錯,就產生了乙個現象,所有的題只有老師不會。

16樓:「已登出」

昨天公示了最新的博碩士授權單位,又有一大批學校取得了博士授權點。

以後的形式,不僅高職高專教職要博士門檻,重點初高中也會很快趕上。

根據國內博士生存狀況,初高中是價效比最高的選擇。

17樓:歷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為人之師其必才華橫溢

方可駕馭學生

有志者事竟成

我當年最大的心願就是去山東北鎮中學做歷史老師可惜人家不要我呀

18樓:北風

我覺得只要博士他願意來教,博士是成年人,肯定知道自己的行為對不對 ,學校願意請 ,那就沒什麼問題吖!我們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優秀的人也不錯啊!沒有什麼看法,反而對那些沒有能力教學生,靠投機取巧進學校混日子的老師非常鄙視

19樓:

我是人大附中本部普高的校友,答這道題的初衷是看到有些答主對人大附中簡直神化的感覺,彷彿人大附中學生個個已經清華保底,老師教他們是非常合適的,彷彿人大附中學生家長各個非富即貴,彷彿人大附中教師個個神仙般滋潤幸福。當然,我本人對貴校有一些不滿的情緒。當然,我本人邏輯0分,寫作0分,而且中文寫作真的生疏了,只求不給人大附中平均水平丟人就是了。

為客觀起見,且作者本人生性囉嗦,十分不好意思。

首先,人大附中學生是否都是清華保底了?

人大附中這類學校的孩子,不少是要出國讀名校的,留在國內上學保送的也不少。這些孩子很多不會在高考卷上那十幾道題裡與普通高中的孩子爭高下。

然而問題就是這個「不少」二字。除去我並不了解的ICC(即主要為出國準備的乙個部分),我所了解有一級22個班,其中有兩個早培班(即主攻競賽、從小學仁華層層篩選而來的班,班如其名),這兩個班的確有一大部分人(具體比例不便透露)保送、出國,並且成績還相當不錯;有文科實驗班、理科實驗班各乙個班,其中,理科實驗班至少在出國上與早培班同樣成績斐然;然後實驗班班數最大(在我這級,班數越大表示平均水平越好)的3個班也很了不起,其餘6個雖然總體不如他們(不好意思,資料不全,如有異議請指正),亦有可圈可點之處。問題來了,那9個普通班呢?

或者說,那9個普通班的絕大部分人和那6個「普通實驗班」中相對普通的人呢?還有最好的班裡成績不如意的人呢?

很慚愧我並非social king/queen,不盡了解,但這些人顯然無法用「不少」乙個詞概括。事實上人大附中人數很多,最近還有擴招的趨勢,而我們有目共睹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唱歌跳舞樂器跆拳道足球籃球……」全面開花,都歸功於「不少」這些人頭上,恐怕不太好。以及,拜我校海納百川(aka.

滿世界開分校)的習氣所賜,還少不了從各個分校,以及其他地方,進來的人。當然,你如果說,「這些人就是靠關係靠特長進來的都是一群不學無術的losers」那我也無言以對,只是靠這樣的思路恐怕除了Bill Gates沒有幾個和誰比比比的時候不是losers了。事實上,這些人還不乏世俗標準大有可為的。

走在人大附中你可以感受到自由的空氣,不管什麼樣的人幾乎都能自由地行走,共同構成了這個百花齊放的花園,也不斷將我這個狹隘的人的三觀打碎重建,這種氛圍恐怕遠遠不是乙個losers所能定義的。

說了這麼多,終於要說到和本題「教師——頂尖高校博士」的關係了。我所想表達的是,這些不被你們看中的人,如果你認同了我前文的理論,恐怕並非每個都需要頂尖高校博士來為他們指點人生。事實上,我知道有名校博士畢業上課常常說英文,被一些無意出國、無意清北的人吐槽(但這並不是在說這些老師不好,事實上大家如果不是因為和這些年輕博士關係親近,也不敢這樣吐槽,不是嗎?

);我知道名校博士畢業後第乙個月來上課,因為實在是太不接地氣,完全不知道和學生溝通——同時你可以感覺到ta幾乎對學生沒有愛——被所在的兩個班口誅筆伐(而校方「順從民意」將ta調離原職位,也說明校方充分考慮學生意見);我也知道許多年的老教師為人和藹可親,和特長生打成一片。

即使不說「人生的意義」這種哲學課題,我也深切地感覺到,很多人在人大附中過得並不快樂。(很大一部分恰恰來自於網上隨處可見的「啊人大附中的學生實在是太厲害了!」這種stereotype帶來的peer pressure,就像看見別人有9顆糖,不管自己有9顆、8顆還是5顆都會恐慌無比,具體可見:

在人大附中(RDFZ)當學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他們有的是在普通班幾乎可以說是混日子的人,有的則是在最好的班,前程似錦,相似點大概只有,他們都摸不清自身,摸不清未來。你可以說這是青年的共同困惑,而人多如人大附中,自然無法滋潤每個學生快樂成長;可人大附中重視「尊重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祖國的騰飛,一切為了人類的進步」,我相信每個個體的力量,正如我相信人大附中會不斷改善。

我的邏輯並不圓滿,我更拿不出切實的解決辦法;但「因材施教」這個詞,恐怕是我們所需要銘記的。

其次,人大附中的家長是否都非富即貴了?

最後,人大附中的老師是不是都十分滋潤了?

wrong,恕我眼拙,許多老師也都挺清貧樸素的。還有在外面幫人補課這種事……難道不是不允許的嗎?怎麼聽很多答主語氣都是理所當然一樣……

真的很想知道這幾個相關問題到底有多少是校友在回答。

最後:在這個論壇上,對人大附中的神化和吹噓令人咂舌。人大附中的的確確每年保持著很好的高考成績和海外錄取成績,我當年也是抱著「人大附中天下第一」的心態前來入讀,「人大附中」於很多人童年時代也許就像「哈佛」一般,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鄉;現在我才知道,天外有天:

不僅別的國家和地區有比人大附中好的學校,光看這屆海外錄取結果,深圳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北師大實驗中學和我校比哪個更強還需另說(四中太低調了不公布結果……啊別的這屆失利的學校祝下次加油!);最起碼,錄取HYPS的學霸可能在你隔壁班/被你活捉秀恩愛,可這有和你有卵關係?更別說吃瓜網友。

並且人大附中——至少是本部普高——校方對諸如出國成績等一些資料已經十分低調,為的就是人大附中在網路上已經是眾矢之的,還求各位客觀認識它的好與不好,不要再神化。

再最後:這個問題有乙個很大的側面,來自於我校各個班級可以說是等級森嚴的劃分。不便展開了。

再囉嗦地補刀:我這屆每個班的人已經挺少的了,但是我所知道的ivy,到底能不能湊夠半個班呢……

怎麼看待人大附中的學生都基本不在人大就讀?

奕湘 誰說的?雖然 三年不努力,將來去隔壁 是其非官方校訓,以及大部分尖子生選擇清北復交和藤校 港校。但也不是大部分人大附中學生都能保底讀人大的。原來有個師妹就是人大附中畢業的,跟我說其實人大對他們來說還是很不好考的。另外,人大和人大附平時真的沒啥交集,除了學校挨著。 陳年水墨 不請自來 我是八中的...

如何看待人大金融專碩分數連年攀公升?

慧姐金融專碩 2020年人大金融專碩財金學院分數線為403,統考擬錄取76人 蘇州國際學院分數線388,統考擬錄取25人。整體來說和19年相對穩定,備考難度不低,對於同學們的專業課和公共課複習質量要求都非常高。分析 人大金融專碩每年的關注度都比較高,尤其是本部財金學院,報考人數基本上都是1500 2...

如何評價人大附中ICC經濟教師Linna Wang

乙個詞 parcitipation Linna上課講的很好,她真的是乙個很負責,基本功很紮實的老師。不過她現在不在ICC了,好像去英國了。 Apr.21st I just want to know what s the point of telling us that most EE As c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