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與意識究其根本就是大腦的一系列執行活動。大腦究竟是意識的物質載體,還是意識是大腦的執行產物?

時間 2021-05-07 07:42:56

1樓:樹學生

民科就是過癮,人的思維活動也許本質就是神經元電訊號這麼個標準生理基礎,但是它是含在物質運動中的編碼體系自我去解讀的大千資訊和邏輯,是質能相對運動體系其上的邏輯運算和資訊運動,人如果壽命不夭,因為大腦思維活動資訊運動的整體論混沌性,資訊量也許無限,那它怎麼能所謂唯物主義機械定義呢。整體論說明在質能體系一步步增大,會一步步層展出個體和小體系不可能具備的性質。從小的太陽系到銀河到可觀察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的效應出來,大腦這千億級別神經元和銀河千億恆星可觀察宇宙千億級別星系,大腦的思考這種資訊活動 ,可能就是量變到質變出的有壽命之涯,但是無邏輯上限的整體性混沌性資訊體。

如果你想自己理解透這麼奇妙的自己的思維,我思考了很多年,你的問題,思維和意識是邏輯化的資訊運動,就如同一加一等於二,這個一和二,都是人自己大腦編碼的概念體,自然是不存在的,人的意識活動就是大腦自己編碼,然後自己寫作文,然後自己解讀作文,從內外置受的刺激擴大自己的編碼,是物質基礎又是超越物質的符號化邏輯運動,物質運動有上限,意識作為符號化邏輯運動本身,用的是概念體,它有資訊量無限的特質。你的意識有整體性和混沌性,你自己的立場是不可能轉移的,而且人的壽命終結,我們的立場和意識是唯一不能守恆的東西,能量可以守恆因為它沒有整體性意義,人的意識只有整體性,即使理化結構完全不變,你的大腦內地資訊只有你自己的立場才能讀出你對萬事萬物賦予的你自己的顏色,這個資訊整體與區域性完全關聯,如同同樣的乙個詞的溫度,定然是每個人讀起來冷暖自知,生命終結的一剎那,資訊就沒有了,所以第歐根尼說亞歷山卓也就是個雜碎,滾開不要妨礙我曬太陽和思考。

如何培養空間思維和地理意識?

Song Magic 多看一些文獻,尤其是外文的。像IJGIS這樣的期刊裡面的很多文章都是典範,看看別人的思考方式,解決方案。養成一種意識不可能一蹴而就啊,需要堅定的意志 BrainHand 我認為空間意識是因為形成了一幅立體的畫,只有對物體有真實的認識,腦海裡才會出現這幅畫。所以,我覺得與其機械的...

如何摒棄潛意識裡的應該思維

般若閒雲野鶴經 一直活在 我認為 的思想監獄裡,會把自我養肥。潛意識中覺得別人不該如何,其實是自己不允許自己那樣做,從而先入為主的定義 評價別人。不喜歡別人等於不喜歡自己,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等於是給思想照鏡子。紙上學來終覺淺,思想亦如是。 派熊2 第一,你完全可以繼續不喜歡抽菸的孩子,不喜歡不聽話的...

請問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區別與聯絡是什麼呢?

本我永恆自我不息 哲學是包含一切而後知之 科學是知之而後包含一切。所以,科學必須先有 知 這個知,若有證據,則是乙個定理 若無證據,則是乙個公理。然後,在定理和公理的基礎上推而廣之,盡可能多地擴充套件,包含盡可能多的已知結論和現象,提出尚未發現的現象。哲學,必須先有包含一切的 概念 這個概念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