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是「總的來說」還是「總得來說」

時間 2021-06-02 20:55:08

1樓:千尋百度

得[ de ],用作助詞時,一般用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

「總」即非動詞亦非形容詞,所以說「總得來說」是有語法錯誤的。

「得」基本釋義:

[ dé ]

1. 得到(跟「失」相對):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些好處。

2. 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六。五減一~四。

3. 適合:~用。~體。

4. 得意:自~。

5. 完成:飯~了。衣服還沒有做~。

6. 用於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這麼辦。~了,別說了。

7. 用於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這一張又畫壞了!

8. 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於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准不~擅自動用。

9. 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於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完。 [1]

[ de ]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於早期白話):出~門來。 [1]

[ děi ]

1. 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多少人力?

2. 「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

3. 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

4. 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

2樓:

的。「總的」屬於單字加「的」構成雙字的狀語結構,而不宜將「總」本身分析為狀語,以「地」為標記。因為顯然,「總的來說/總來說」「真的愛你/真愛你」意義是有區別的,說明「的」本身是狀語的一部分;而「慢慢地走/慢慢走」「急忙地站起來/急忙站起來」意義沒有區別,說明「地」是狀語標記。

3樓:

總的來說:

「總的」一起表示「整體」,相當於「整體來說」。

總得來說:

「總」算作形容詞,「來說」算作動詞作為補語。

總地來說:

「總」算作狀語修飾「來說」。

總de來說,都符合「的、得、地」的用法。

各詞典都沒有直接收錄這個短語,而「總地來說」幾乎沒人用,建議保持一致性,使用「的」或「得」。

無論哪種解釋,其實表達的意思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不如作為乙個固定用語來統一範圍,目前看來如果要統一的話,也大概似乎可能是統一改為「總的來說」。

其實現在還有很多詞語之間模稜兩可,不知道目前組織有沒有在計畫做新的《異形詞整理表》。

4樓:蘇老師

總地來說。

簡單粗暴法:翻譯成英文:Generally speaking,ly結尾的副詞,通常都翻譯成「地」,那自然是「總地來說」。你在現代漢語遇到語法困惑的時候,求助英文,基本是對的。

5樓:歡虞

個人理解

總的(de)來說:總結性的話,是對前文的總結。

總得(dei)來說:偏口語話一點,意思是一點事某個人,總會說出來,所以他總得來說。

世界總的來說是殘酷的,還是美好的?

小昂 這個世界美好的什麼程度了,有那34d的大胸女人,那1公尺2白花花的大長腿,那燻人的香菸,那名貴的豪車,那海邊的別墅,那無上的權力 這個世界殘酷到什麼地步了,每天都有無數人餓死,你熱愛的夢想你卻無法追逐,你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很多人都只想著那自己的利益其實當你接受這社會的殘酷後,還可以想象巨集偉的...

請問現代漢語中的 r 在古漢語中是全濁,還是次濁?

jointer 根據 韻鏡 日母和來母都屬清濁,看上去很矛盾,實際很簡單,也就是r和L都有兩個讀音,當聲母時是清,當韻母時是濁。r當聲母時讀日,當韻母時讀而。L當聲母時讀勒,當韻母時讀歐。因此現代漢語的r當聲母是清或全清。日母是re,r和e i 拼的時候會轉音為ye,四百年前的 西儒耳目資 就是用 ...

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英語是歐洲的語言裡面語法最簡單的嗎?

璟寒 就語法來說,英語比西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都簡單,英語外的其他幾門語言的確各種動詞人稱時態,形容詞冠詞根據名詞人稱陰陽性變位.但是要說到看到乙個單詞就知道怎麼讀那英語是做不到的,其他幾門都可以,學了語音就算不認識的詞也可以準確讀出,英語需要音標的輔助才可以準確發音。 粵語 國語母語美院學生 英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