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依靠什麼獲得,冥想 打坐 念經 爽修?

時間 2021-06-01 08:04:17

1樓:

慧能大師說放下就放下,瞬間就放下了。他能做到,必有大智慧型。我跟他學習好好摏公尺的智慧型,誠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無心插柳柳成蔭,刻意求得的悟道可能會求而不得。

2樓:「已登出」

在月光下你看著你的女友你的女友看著你

這個時候你想到了什麼你的女友想到了什麼

嘿嘿嘿一些不可說的秘密

誰也不清楚究竟會發生什麼也不需要清楚

天地可知嗎?

你不是天地天地不是你

所以一切還是不清不楚的

等那一天你回味起來

想通了其中的一些事

你覺得你悟了嗎?

還是不可說清楚對嗎?嘿嘿

3樓:

頓悟就是突然的悟了。

突然的悟了,就像意外,好比車禍,誰知道怎麼出的。

冥想、打坐,說白了就像酒駕,只是告訴你產生的意外的一種可能而已。

你別把頓悟,當成終極目標,或者說頓悟了之後的境界就是終極目標。

如此你就明白了,人每時每刻都在頓悟。大悟三千,小悟過萬都是有可能的啦 。

頓悟不是一了白了,恰恰是無休無止,要不然何來無量佛無量法無量壽。。

4樓:

見道的方法有且只有乙個:依照善知識所指而行。

但是!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能生起真正的信心,能克服各種困難聽話實幹,需要很多很多大劫積攢資糧。

5樓:

頓悟來自於漸修

所有的漸修,到一定的程度都會頓悟。

如果一瓶水已經99度了,再燒一下,馬上就開了,這是頓悟。但前提是,你已經是99度的水了,如果不是,甚至還是一塊冰,那就慢慢的燒。

6樓:行雲流水

在末法時代,眾生心性浮躁,你提到的方法恐怕都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持戒,再配合打坐、念經、持咒、…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乙個穩當的途徑。

所有的修行成就都是漸修,累計許多小悟為中悟,累積更多的中悟得到大悟、累積難以計數的大悟突破為頓悟。所謂三大增祇刼,不僅說很長的時間,也在說超越很多困難和障礙。

7樓:普波居士

頓悟是依靠長期的漸修來獲得的!

沒有漸修來夯實基礎,絕對不會有頓悟的,上根利智也不行,除非你有六祖一樣的利根,剛入佛門就常生智慧型。否則還是要一步一步的實修。

修行是一點一滴的功夫,要腳踏實地的修,不能好高騖遠,動輒頓悟,哪有那麼容易。

8樓:琉璃色的晴天

頓悟不是靠作為獲得的。或者說,頓悟有沒有「獲得」這個過程概念都很難說。

這得從「開悟」是為了什麼開始說起。開悟,降格來說就是「直見本體」,在這裡「見」不是看見,而是直接從根本上產生的某種領會;「本體」自他不二,所以真悟了的話就所悟而言必然沒有彼此之分。

所以為什麼說光靠「冥想、打坐、念經、密修」這些作為無法獲得頓悟?就是因為如果只是在形式上做這些事,在意識上做這些事,從來沒有放下內在外來的念頭分歧、返觀唯一的本體的話,那是斷然不可能開悟的。

更仔細一點地說,前面提到的這些作為有助於調理身心,能讓身心的狀態產生變化,但「開悟」本身其實無關狀態好壞,那些都是表相,重點是「以究竟求究竟」,表裡如一,全都不是,但也沒有不是的。

所以要驗證自己有沒有開悟的話也很簡單,用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問捫心自問一下就行,若實在看不懂這裡也有個簡略版可以自問一下:你覺得你悟了,那你外對任何事物、內對自己所有的念頭都沒有疑問了嗎?醒的時候悟了,昏睡無意識時還悟著嗎?

外對順逆諸境,內對激烈情緒的時候,能一心不亂嗎?

(我捫心自問了一下,我沒悟透,就不多廢話了)

20200714補充: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般人離大徹大悟太遙遠(真能做到大徹大悟那是真的厲害,立馬具備幹大事業的大勇氣大毅力不在話下,說不定有些別的能力就一通百通了),所以實際上前輩大能們曾為開悟的程度劃分出了好幾個層次,依次遞進。普通人偶有小悟一時清明也會被一些高僧大德印證為「開悟」「頓悟」,但其實那只是安心用的娃娃樂而已,離大悟還遠著呢。

真正的大徹大悟,一定是普適的、表裡直透的、寤寐如一的、一直存在的那個唯一,時有時無的狀態最多只能做到近似,就算再怎麼長期的狀態近似,實際上也還是無法等同於它的。

9樓:吃個大西瓜

都是形式而已。

悟道,就是

你單身也產生正在戀愛的感覺!

你貧窮也能產生已經變富的感覺!

你生病也能產生健康的感覺!

渴望,想象和感激!

10樓:白明剛

佛法是智慧型成就。開慧也是乙個逐漸的過程,比如:原來看不懂的書,慢慢的可以看懂了;原來處理不好的人際關係,慢慢的可以處理好了。

智慧型的開啟是乙個澄靜和察覺之道相融合的過程。

如大學中說所說: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如金剛經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圓覺經所說: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以上是智慧型開啟的過程。

那麼智慧型開啟到一定程度,看看六祖壇經,說不定一下就悟了,沒有大悟,也有小悟。

補充一下:「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11樓:禪心左巴

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題主說的冥想,打坐和念經,密修,都是修者之律,是形式,不是本質。

道可道,非常道。

所有可道,都是載體,而非本體。

題主求頓悟,是求從載體,悟本體。

載體,可以是《道德經》,《莊子》,《金剛經》,《毛選》……。

形式,可以是讀,抄,背,誦,參;一定是邊悟邊行,做而求悟,只是切忌「坐」而求悟。

不論通過何種形式,借助哪種載體,重點是自身求開悟的心,自求開悟,而非假他人之口,他人之手。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而非向老子求開悟,亦非向佛求開悟。

頓悟,世人皆求「頓」,其實,只要向自己的心求「悟」,頓才會不期而至。

頓悟,是明道啟智的開始。

求開悟,放下一顆心,自然會頓。

求頓悟,易急於取巧,求頓無頓。

12樓:趙俊

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頓悟依靠什麼都能成功。

但是頓悟的是什麼,是你的心。所以心才是頓悟的機關和樞紐。

我們頓悟的也就是這個心而已。由妄心而得真心。

那此心該如何呢,沒有如何。你的心想如何就如何。

但做善事,莫問前程。

13樓:信願持名

竹窗隨筆中蓮池大師言:

繼祖傳燈世有恆言:「凡大徹大悟,繼祖燈、續佛慧命者,須是三朝天子福、七代狀元才始得。」斯言似過,而理實然。

昔中峰老人謂:「無量劫來生死,今日要與和盤翻轉,豈易事哉?」是故十善始得生天,人空方證小果,久積萬行之菩薩尚不免曝腮龍門,則「三朝七代」猶近言之也,「主六合」、「魁多士」猶小喻之也。

極之,蓋不可思議功德智慧型之所成就也。雖然,亦烏可以難自諉,而付之絕望乎?但決心精進,逢魔不退,遇難轉堅,研窮至理,以悟為則,不患無相應時節。

何以故?以宿世善根難測故。

【譯文】

世間常有傳聞說:「凡是能夠大徹大悟,繼祖傳燈、續佛慧命的人,必須要具有『三朝天子福、七代狀元才。』」此言乍聽似覺過分,然而論理確實如此。

昔日中峰老人開示道:「無量劫來生死相續,今日要把它徹底了斷,難道是件容易的事嗎?」以通途教義而言,修十善才能生天,悟入五蘊無我之理,而斷一切煩惱,才能證得小乘的果位,縱然是久積萬行的菩薩尚且還有難以超越的境界。

然則言「三朝」、「七代」,仍算是近;用「天子福」、「狀元才」來比喻,猶屬平常。若論至極致,乃是不可思議功德智慧型之所成就的啊。儘管如此,難道便可以自餒其氣而付之絕望嗎?

只要決心精進,逢魔不退,遇難轉堅,研窮至理,以悟為則,不怕沒有與道相應的一天。為什麼這樣有把握呢?因為各人宿世的善根都難以測度的緣故。

黃念祖老居士:近代虛老,是我的皈依師。五十七歲閉禪七送水,一次手拿著杯子接開水,沒想到水澆到手上了,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聲響,虛老開悟了。當時寫了兩個偈子:

(一)杯子撲落地,響宣告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楞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二)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指人我皆空,思慮全消)春來花香處處香,山河大地是如來。

這是近代真實證悟的大德,苦參到五十七歲,正是禪門所貴的久參遲悟,自然善於保任,究竟心源。參禪極殊勝,但必須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說開悟之人須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問津的。

並且開悟的人,往往還未斷除後有,例如禪宗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蘇東坡仍未解決問題,直到明朝轉世為袁中郎,也是喜禪的文學家。袁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師說: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就是指這類情況。只是初步明禪,而無求生西方淨土之願,十人之中就有九個人,反而是多廢時間的。

14樓:

裡面的認識自己。有緣人三分鐘得。有乙個答主也說了

15樓:洪達

正如海底有漸次的傾度、漸次的坡度、漸次的斜度,長久一段之後才有乙個陡降,同樣,此法此律 (dhamma-vinaya) 有著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長久一段之後才有直覺智 (gnosis)的洞悉。 ——Ud V.5(自說經)

比丘們,我不說直覺智的成就一時可得。反之,直覺智的成就是在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之後。那麼,直覺智怎樣成就於次第的訓練、次第的作業、次第的修道?

有此情形,當信心公升起時,他拜訪(導師)。拜訪後,他親近。親近後,他注意聽。

注意聽後,他聽見了法。聽見法後,他記住了法。記住法後,他洞穿教義。

洞穿教義後,他藉著思索教義而認同。認同後,他公升起願望。公升起願望後,他立志。

立志後,他辨析。辨析後,他力行。 力行後,他以身實現終極真相,又以明辨洞穿它後見到它。

——MN 70(中部)

16樓:

從生活中來

金剛經第一品,吃飯沐足這麼簡單的事兒,就是佛法本身的表現。你把這麼簡單的事看明白就漸入道了。

當然我不好說自己的想法對不對,我本身也沒完整讀過經書,不過是各取精髓,自己從現實中思考,儒道釋,心學,西哲這些形而上的,還有自然科學,社會人文這些形而下的。頓悟是時機到了自然而然的,就是從生活中來的。

17樓:淨海潮水

頓悟就是在某種機緣下,你頓時,剎那,斷除分別妄想與空,真如,無為,無我,無分別,相契,相應,的定的狀態(定境)。

這時(不論時間長短),你會親證二空真如,斷除第六識(意識)的分別我執,這個就是頓悟,也叫明心見性。

前題是,你要有,對空,無為,無我,無住,無分別,等名相有相應的聞思,對這些境界有證知的意欲,疑惑,的思維作意。

頓悟,就是對萬法唯識的如實知見。

頓悟,就是對真如的現證。

頓悟,就是見法,就是見道,就是見集,就是見集滅。

頓悟,已具擇法之眼,已具斷俱生我執之明。

初期是否定一切之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山不是山。

後期是,無是無非,即是即非,見山是山,的不二圓融。

頓悟,是教外別傳之涅槃妙心正印,是無門之門。

頓悟,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了心虛妄,頓開無分別之智,頓顯二空之真如實境。

僅供參考。

當你覺得委屈並且無法依靠別人獲得安慰的時候,該怎麼辦

是感同身受 當有人遇到這種情況是一般都會把委屈,難過等負面情緒全部積累在自己身上,積累一天.乙個月.一年.累計起來之後最後突然發現自己需要知音,需要乙個徹底了解或者同情自己的人。最後開始無限的渴望友情和愛情,然後發現其實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感同身受有的只是覺得你的表現過於誇張而已 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憋...

什麼是頓悟?為什麼會有頓悟?為什麼剛好在那一刻頓悟?頓悟是一種隨機事件嗎?

在物理學,物質微粒 比如原子 它的運動軌跡無法用乙個方程或者定律來描述,因為它的軌跡變幻莫測,而且還會因為觀察阿哲的觀察而改變軌跡,因此一般用 概率電子雲 來描述,即原子內每乙個的電子就像乙個個沒有目的地隨意運動的粒子,但是總體看起來就是模糊一團,這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不知福禍,不知吉凶,但是時...

高僧大德,究竟頓悟了什麼?

心明 記錄佛教發展史的是佛經,你說的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佛經的記載吧?唐朝玄奘說過,怎麼樣才知道開悟了呢?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我是看不出來的。看不出來,那麼明心見性有什麼作用?那麼頓悟有什麼作用?作用就是第一自己得到大自在,第二看你我眾生的生活,就像看電視連續劇一樣,還有能力參與到邊播邊編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