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教的觀念來看,人為什麼會倒霉

時間 2021-05-07 03:42:48

1樓:凡蟻

倒霉是你的主觀判斷。具體倒霉標準有你而定

佛教話,叫起分別心

一切事物都是因果關係,非好也非壞,

你也自身利益為基礎,然後來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就知道了什麼是倒霉

從另乙個角度看,不過是發生了一件的平常事,剛好傷到了你的利益。

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2樓:如用在杭州

佛教還是很中立的。強調和鼓勵人的主觀能動性。

身口意的淨化,就是徹徹底底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智慧型和慈悲的練習,同樣是強調自我修行的。

3樓:易心股道

易經裡有四個字解釋這個問題最好,元亨利貞。

元,你的出發點,發心要正,自利利他是最好。

亨,你的資訊要完整全面,佛法講因緣起用,這個緣要對路。

利,不能貪,要懂的分享。

貞,我的理解,你得踏實去做,一步一腳印的幹。

如果你覺得某件事倒霉,可以用這個去分析。如果你只是覺得環境不好,那就是你「心」的問題。

4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遇到不順時如何處理

我們當遭到不順的時候,也是很多條件具足才現前,一般我們的凡夫很難去掌控自己的命運。

什麼時候順?什麼時候不順?什麼時候災難來臨?我們不知道。那更沒法掌控,就是一些大成就者,他知道了有些事情,他都不好掌控,為什麼呢?到時候就不由自己了,業力的牽引。

我們要正確理解佛教,佛教是教咱們明白道理的,並不是學了佛以後,馬上什麼災難都沒有了。

學了佛以後我們能夠正確理解災難,我們能夠正確面對災難,我們能夠正確勇於超越災難,並且是在修行過程當中,極力地斷惡修善,極力地避免災難的來臨。假如我們從現在開始不再做惡了,我們過去的業障都消完了,記住:保險不會再有其他的橫災了。

所以即使是乙個修行人,他這一生當中遇到很多的不順,那也是過去的因緣果報現在顯現了。

5樓:

其實按照「倒霉」的觀念來看,佛祖釋迦摩尼佛的一生經歷,就是我們常人眼中「倒霉」的一生。

普遍上看,按照佛教的觀念來說,衡量「倒霉」的基準一旦不明確,就無法確定問題。

6樓:九指神啟

如果你要一切順遂,就要發心,先明心見性再一念清純。這是一幅圖,但是這張圖有一太極點,你發現了此太極點,即可與神對話,從中獲取能量,達到壽的狀態。

這不是迷信,這個是一種狀態,如果你只是用了你的肉眼,而不會用你的心眼,則無法從中看到神。

智慧型不是聰明,這種能量充斥著整個時空,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無止境的索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樓:飛公升大道

以佛教的因果觀念來看,人在世間的每一種舉動啊,都會產生一種結果。若你做了壞事,肯定會影響眾生的利益,而導致眾生的報復而產生不良的後果。當然這種效果不會是立竿見影的,有時候需要很長時間,機緣成熟了,這個種下的因才有可能會產生後果。

甚至需要一生一世,甚至多生多世才有可能會產生。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再長也會。得到最終的報應。

輪迴的種子被記錄在識神阿賴耶識,誰也逃不脫。即使死後也會被定在恥辱的樁上。接受十殿閻羅的審訊。

人之所以有生才會有死,之所以有善才會有惡,這個二元世界誰都無法逃脫。沒有一直行善的人,也沒有一直行惡的人。就像寒來暑往,日月交替。

春去秋來,無限迴圈。跳到這個輪迴的圈子裡,誰都無法逃脫天道法則的約束。所以說現在惡的人就是曾經善的人,現在好的人也就是曾經是惡的人。

除非你能修到阿羅漢的境界,就可以使自己永遠不退轉,一心向善道再也無有,返回。

這就是說人要一心向善道啊,早日擺脫輪迴。從二元世界回歸一元世界,能夠和天道融合在一起。這個大一統世界,無陰無陽,無因無果。

無善惡分辨。稱之為聖境啊。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大羅仙境等一些地方就是這種無有輪迴的世界。

希望大家早日回心向善道,早日修行,出離苦海,高登彼岸。

8樓:qh5912

本來一切名色法都是法而如是,沒有什麼倒霉不倒霉的,可是因為有了人,有了人們的顛倒夢想,有了人們的無知斜見,有了無處不在的我持,事情就複雜了。

細節上說,人們先有個好噁分別,然後想遇見並且保住那些認為是好的,往往是沒有得遇,得遇以後又無法常保,這才覺得倒霉,裡面有兩個不靠譜的,乙個是被認為的好和不好,乙個是希望憧憬,和勉強保護,其根本是乙個,就是虛幻唯識,當然這樣說跨度極大,並不能幫助了解 。

真正有幫助有次第的路徑,是關於三摩地(定)和維巴撒那(觀慧,也被音譯毗婆舍那),如果沒有這種修為,對於佛教一切說法,都無法了解

9樓:慚愧後生

"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

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

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賓士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

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

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

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

豈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盡也。

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痛念眾生無力斷惑,特開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法門。其巨集慈大悲,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只宜發慚愧心,發懺悔心,自可蒙佛加被,業消身安耳。

若病苦至劇,不能忍受者,當於朝暮念佛回向外,專心致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現身塵剎,尋聲救苦。人當危急之際,若能持誦禮拜,無不隨感而應,即垂慈佑,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

恭錄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鄧伯誠居士書一)

原文:《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鄧伯誠居士書 - 如是我聞佛教網

末學慚愧,無知無能,無修無德。如有於人於法不相應之處,懇請大家嚴厲批評指正。至誠叩謝。

南無阿彌陀佛

10樓:yoyo方宥雅

佛教的角度是由你的因果、業力、福報決定。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人總是在倒霉了碰到惡果了,才會害怕,卻不知道其實沒有莫名其妙倒霉的人。

11樓:流浪的風

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心性的流露,六道眾生都是依照自己的業報而認取外境,業成熟了業果便現前了,無論倒霉或是幸運,都是無常的,生滅的,保持正念平常心看待,不執不取,它們就會改變,每當內在的心境有所改變,感受到的外境也隨之改變!

12樓:

有得失心,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就會患得患失,認為有好的境遇和不好的境遇。這是有我之境。

如果凡事盡心盡力,不過多期待結果,就不會認為存在幸運或倒霉的時刻。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3樓:石良

以「佛教」觀念的來看,無非是所謂「因果」、「業力」、「三世輪迴」等等。

而以「佛法」的認知看,一切皆是——

非自生,

非他生,

非共生,

非無因而生

——的。所謂「倒霉」,只是當事者對在「我見」、「常見」互動作用下的無明狀態的一種主觀描述。

正見「緣生法」之後,「倒霉」這一錯誤認知和定義,會隨即消失。

14樓:班瑪華措

通俗點的角度講:福報不夠

正常回答:智慧型不夠

對我來說,沒有人會倒霉,只有自作自受。只因為我們修行不夠,不會觀察細緻的因果關係,才會認為自己「倒霉」「禍從天降」。

15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

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人為什麼會倒霉?

劉禹岑 每個人都是昧著良心倒霉的。什麼叫做昧著良心?就是你在違背自己的內心。你明明知道那個男的有點不靠譜,看起來像乙個渣男,你偏要貪圖他的帥氣和甜言蜜語,最後你選擇了昧著良心去跟渣男談戀愛。你明明知道投資那個專案可能會讓你虧一大筆錢,但是你想到有1 的概率會賺到10倍以上的錢,為了誘人的利益,你又開...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為什麼會近視?不產生近視的個體不應該更具有競爭力嗎?

東弘視康 首先,遺傳因素。這一點是很多學者和專家都認同的觀點,但這並不是說近視會百分之一百的遺傳給下一代,只是說在許多兒童近視的案例中都發現有遺傳的因素在裡面,尤其是高度近視的遺傳性更加明顯。多數調查資料的結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父代與子代可以不同時出現近視。其次,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後天...

人為什麼有段時間會連續的倒霉?

IT女程式設計師一枚 努力很重要,運氣更重要,抓住運氣更更重要。運氣,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你沒準備好,運氣來了只是小運氣。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把運氣變成大運氣。 劉葉麗 他在第乙個倒霉面前沒有進行深刻反省,反而走向反面,甩鍋給周圍的一切事物,總之,都是自己對別人錯,所以,老天爺沒辦法,只好再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