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 心理諮詢科和精神科看哪個,醫生會聽我把話說完?

時間 2021-05-05 23:05:28

1樓:

我有次報了心理科,然後,emmm。。。我昨天因為我乙個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強迫障礙而去了心理科,看了個大夫。給我感覺他就是不想花太多時間了解你什麼情況,就覺得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後最後他要下班了就說,就這樣吧,他也要下班了,他也要走了,就這樣吧,行不行。

然後就結束了,他拿著包走了下班了。

只講了些大道理,都是10年前的網上都能有的大道理,10年前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材都能有的大道理。花了我兩百多塊錢啊,就聽那麼幾句誰都懂的大道理。兩百塊智商稅。

這也太能水了,服了。我這還是在某沿海一線城市的專科精神病心理健康醫院,專科醫院,全市最好的心理醫院啊,看病就這麼個水法啊我的天。

這心理醫院的錢掙得實在是太容易了

2樓:分享自癒知識的營

你不需要看這些科,你去看看安東尼威廉關於心理疾病的原因及療愈的免費電子版書,吃素吃生機飲食,排毒,補充營養,調節情緒,你這病就能好了,就不需要去醫院啦。還有,我可以免費給你發電子版,我是做公益的,相信好人有好報。他認為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重金屬毒素造成的,當然也有其他情感創傷造成的。

喝重金屬排毒果昔,精神疾病可以得到很快的改善。

3樓:

建議你先精神科,確定有沒有嚴重的disorders, 就像去醫院看病一樣,盡量簡潔的說完病史和情況,醫生會有量表,問什麼答就完了。

然後找靠譜的諮詢,慢慢說。

4樓:李洲心理諮詢宜昌

精神科和心理諮詢的工作方式是不一樣的。精神科關心的是當下的症狀,不關心這個症狀是怎麼產生的,怎麼變化的,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心理諮詢不僅關心當下的症狀,更關心這個症狀是怎麼產生的,怎麼變化的,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如果你的期望是讓別人來了解你,建議找心理諮詢。

5樓:太陽照常公升起

這是乙個帶著情緒但是無比真實的問題,門診時間有限,醫生常常打斷患者說話。

和這個問題有個相對的問題——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話說完?

之前有個高中女生來看病,一坐下來,我問她你怎麼了?她還沒說兩句話就開始哭。我等了幾分鐘,她也努力想停下來,但是好像一張嘴就哭。

實在沒辦法交流,我就讓陪著她來的同學帶她出去歇一會兒,等情緒穩定了再進來。過了一會,她進來了,還是哭個不停。

我能感受到她的緊張和焦慮,她已經痛苦很長時間了,到了醫院終於有了說出來的機會了。但是她真的沒辦法說。

後來我只能給她開了量表讓她答,後來也沒敢給她開藥。因為她狀況非常不穩定,我擔心她一衝動把藥全吃了。告訴她下次和家長一起來看病。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門診每天都能遇到。

我不想幫精神科醫生說話,門診醫生工作量太大,大多醫生態度都不好,但是和別的科相比,精神科醫生的耐心真的好很多。

我自己已經是脾氣很好的了,但也經常不得不打斷患者說話。有一些患者是因為疾病的原因,無論給多少時間也是不夠的,比如強迫症的患者,早上來看病開了藥,下班了還在確認怎麼吃藥,雖然已經在病志上寫得非常清楚又講了好幾遍了。

所以我經常給人建議,去看病的時候,尤其是第一次去看病,一定要做一些準備,把自己的症狀按照時間順序寫下來,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醫生還會根據你的描述提一些問題,有時候還需要跟父母或者其他陪同的人做一些確認,這樣加起來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已經是門診能夠給首診患者的極限了(特需門診大約可以給30分鐘)。複診患者往往幾分鐘就結束了。

不光患者不滿意,醫生也不滿意,早上去門診開始看病,一看待診患者十幾個,頭都沒抬的看了好幾個,一重新整理,待診患者變成20多了。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這是系統性的矛盾,所以才會出現目前患者醫生雙輸的局面。要改變的恐怕還是醫療體制吧,雖然我確實不知道該怎麼改。

之前認識乙個人,他說他有個朋友在法國,也是精神科醫生,一周就看了8個患者。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在中國,這個工作量,科室都會被取消的。

6樓:彭艷

你好,心理諮詢是一對一服務,他會聽你傾述,把話講完。

精神科醫生是在醫院工作的,他們是醫生,一上午要看很多病人,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診斷、開藥。由於這種有限的時間看大量的病人,所以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去細聽你講你的事情,他們關注的是症狀。

7樓:大部分時間很佛

我可能會在心裡罵他:怎麼,你覺得我斤斤計較?我不該記得這麼遠的事,因為你已經不記得了,所以別人記得讓你奇怪。

那是否是因為你的童年沒什麼值得讓你記住的事?不論開心與難過,就好像沒有過去一樣?好吧,難過的事也沒什麼記得的必要,不經歷最好,你真幸福,可以有乙個沒有傷害的童年,但請你記住,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份幸運。

你的幸運讓人羨慕,卻造就了你的無知,是否又是另一種悲哀?

(看我說的這些話,不知道能不能幫你緩解情緒)

8樓:英氣小哪吒

精神科醫生是這樣的,問診測試開藥一條龍,沒有關懷素養的。開藥方便好賺錢,增加收入。一般人看心理科是要心理疏導,又不是要去吃藥。

掛心理諮詢科,心理諮詢科不行,就到外面機構尋求心理諮詢,就是價位比較貴,300-600一次,每週都要約一次。

心理諮詢師 精神科醫生,誰是最好的心理服務提供者?

王含章 目前看來大腕兒都是精神科大夫出身,一部分高校系統的諮詢師也很不錯,體制內內很限制發展,但當時能進體制內工作應該說明個人素質還不錯,受的訓練也比較系統。社會從業者有一部分很厲害,是崛起的力量,良莠不齊。整合是趨勢 招財貓 個人感覺是靠譜的心理諮詢師。我是兩個都有持續,但是是互補的。醫生是從她的...

作為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你看到哪些非專業人士會驚訝的人性秘密?

田凱 這個問題吸引了我,說一些馬上想到的,有了再多我再補充。手打。1 不管是多麼強大和高功能的人,內心裡都希望被人喜歡 被疼愛。2 不管多麼嚴重的行為惡劣,冷漠,內心總有柔軟和真善美得部分。3 越是看上去很嚴苛,內心裡越有乙個脆弱 需要被關愛和心疼的孩子。4 完美主義的外在,往往是內心深處的自卑。5...

精神科醫生與心理諮詢師如何排解日常工作病人帶來的消極情緒?

盧微 我是一位全職的心理諮詢師,也就是只做心理諮詢工作 沒有其他工作 比如學校老師,醫院醫生,或其他工作 的諮詢師,工作取向是動力心理學。談談我個人的安排 首先,會有個人體驗師和督導師。體驗師也就是諮詢師的諮詢師,可以處理很多個人問題,從工作角度來看,可以使諮詢師在面對來訪者時,關注來訪者的問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