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確診中度抑鬱,但覺得自己抑鬱是裝的?

時間 2021-05-14 14:43:50

1樓:Lullaby

中度抑鬱是真的裝也是真的。作啊裝啊這是乙個初期情緒抑鬱的自救方式說白了想獲得包容理解謙讓。但中度抑鬱不算嚴重啊。

基本每個人都會有中度抑鬱的時候個人覺得只是心裡難受。抑鬱症嚴重得可以影響正常生活中度抑鬱就需要你調整心態或克服難關。連吃藥都不用。

要是你放心不下你可以問醫生給你配藥。

2樓:何處不可憐

確診中-重度抑鬱,重度焦慮

我其實也在想會不會是我想多了,有時候應該就是太懶了,家人都說我毛病怪,過場多。

我認為我活到30歲就夠了,活著沒有什麼意義,我對很多東西都沒有興趣,但是別人說你這樣想是錯的,我開始覺得應該是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造成的,我一直以為所有人都是這樣想的。現在我甚至不知道我認知的東西是不是正確的,又或許沒有正確的。

3樓:四月

很努力想恢復原來的生活和狀態,但是總做不到。

我認為這一句就足夠了。

有時候我們和我們周圍的人會過分誇大個人的能力,「太行王屋二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但很多時候事情是「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當這種事情涉及到精神心理領域的時候,那幾乎是要求每乙個人都是超人「他自己不想努力」、「你想開呀」,以及郭德綱經典的「大度」,但是我們每個人畢竟不是超人。

如果放下自己是超人的想法,你可以很簡單的判斷出,其實自己需要幫助,即便不診斷抑鬱症,也需要幫助。

最後,「裝」是乙個主動的過程,如果覺得是裝的,那就「不裝」試一試嘛!

如果腿骨折了,裝著沒事走兩步是有可能的,跑個一百公尺一千公尺?

4樓:溫柔可愛常大寶

我也是啊,前天去醫院確診了中度抑鬱,但我真心覺得自己還挺正常的,只是這段時間環境逼得我狀態不太好,結果確診了我就很質疑自己是真的病了還是在裝,還是醫生的判斷嚴重了點?

5樓:馮小少

我們之所以會忽略抑鬱症,乙個原因就是我們對自己變差的心情有適應力,另外乙個原因就是無知。

抑鬱症(特別是輕度和中度的)可能很有欺騙性,容易被人誤解,或是容易以其他的託詞出現:「我只是覺得無聊」,「讓我乙個人單獨呆會兒」,「我只是想呆在床上」,「我很累」,或者是「沒什麼不對勁的,我只是不高興」。

開始覺得很自然——很不幸,但是很自然。就好像是戴上墨鏡後沒多久,視覺就適應了變暗的狀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通常是因為有的人會認為得了「抑鬱症」是件丟臉的事情。

之所以會覺得困窘和丟臉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法應付或是覺得自己太脆弱。

他們會說:「我本來是可以應付的」,或是「我沒有理由得抑鬱症啊,如果再過一段時間,我一定可以解脫出來。」

然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因為他們將抑鬱症看成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所以就乾脆忽略它。

以上出自《自我訓練-改變焦慮和抑鬱的習慣》,相信你能明白一些東西。

確診中度焦慮中度抑鬱,想離婚

窗戶很重要 我覺得你抑鬱的很大原因是你太累了,產後抑鬱一直沒調整過來,因為沒人跟你分擔 我是產後抑鬱哭了半年,一歲前自己帶娃,一歲後有老人幫忙,好了很多 之後斷奶,激素恢復,更是好了大半!其實之前沒有父母幫忙,你乙個人就受不了,你就應該找個月嫂或則保姆或則短時做飯阿姨,每天幫你分擔一下下,或則送孩子...

確診中度抑鬱,明明痛苦,但為什麼喜歡抑鬱的感覺,甚至「享受」其中?

conc 只是偶然念頭的話很正常,畢竟抑鬱的時候那種思維被自己打成死結窒息的感覺確實會帶來一種莫名其妙的寬慰感。如果真的想抑鬱回去,要不然就是腦子真壞了該住院了,要不然就是還不夠痛苦。 楊曦 很好的問題。建議問心理醫生問出口。沒準會成為他成為她今年乙個研究課題。問問自己問不出口的話對得起你花的錢嗎?...

中度抑鬱 父母覺得自己拖累他們怎麼辦

我很慶幸我有這樣好的媽媽,我總是想著死,我媽媽一直勸我,開導我,我什麼都和她說了,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我喜歡男的。不過沒關係,我不會讓她為難的,我會照顧好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家人。這不是重點, 乙個經常和抑鬱做鬥爭的女紙來回答這個問題,以前看過一篇心理學的研究文章 很經典的乙個實驗 大意是指當一群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