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虐待動物的習慣有什麼心理問題?

時間 2021-05-12 03:57:09

1樓:技能冷卻中

弱者,處於社會底層的一些人,用虐待動物來發洩某種扭曲的本能,首先他們肯定有暴力傾向,喜歡從破壞中取得快感。然後沒錢沒權,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他人尊重。

如果真有這種傾向,請諮詢心理醫生,當然可能沒錢看心理醫生

2樓:

只知道孩童時期喜歡捏死螞蟻一些蟲子之類的挺好玩的虐待動物就和殺人犯一樣

本身也是成年人做這事除了想引起注意大概和童年有關係人際交際有關係

3樓:王澤程

缺乏社會性行為,算一種心理疾病

人要是沒有經過教育,就不會有禮義廉恥的觀念,虐待動物就是社會性教育不夠的表現,人要是沒有經過教育,根本就沒有題主說的忍不忍心的概念,忍不忍心是社會教給個人的,社會給的教育不夠就這樣了。

4樓:慄栗子

二〇一〇年,在雲南大理旅行,當地朋友約著一起吃飯,當中有一對父子,兒子是乙個十五六歲的黑瘦男孩。從小失母輟學,看了很多書,跟大人交談很敏銳,也很尖刻,往往當面嘲弄,一點情面不留。

他坐在我邊上,說常常折磨小動物,看著它們的眼睛,說垂死的眼睛裡才有真實。

「有時候……」他逼近盯著我說,「甚至想殺人。」他帶著挑釁,想看到人們會怎麼反應。

我問他,為什麼想殺人?

他靠回椅背,說討厭周圍虛偽的世界,只能在暴力中感到真實。

我說:「你說的這種真實感要靠量的不斷累加才能滿足吧。」

他看著我,意思是你往下說。我說你可以去看一本書叫《罪與罰》,講乙個人認為只要上帝不存在,殺人就是可以的,是意志的體現。這本書就講了他真的殺了人之後全部的心理過程,最後發現殺人滿足不了人,

「什麼是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的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裡拷打出潔白。」

他問我,「什麼是潔白?」

我被這問題逼住,無法不答,想了一下,說:「將來有一天你愛上乙個人,她也愛上你,從她看你的眼神裡流露出來的,就是真正的潔白。」

看見》柴靜

5樓:

孩提時代純粹是本能。

我小時候做過很多殘忍的事情,活剝青蛙皮,把蛇抓住如麻花一般扭曲最後扭死,因為完全不知生死痛苦,感同身受這種東西,有時候是需要學的,這裡的學不是狹義的,而是廣義的,看到別人的喜怒哀樂看多了,最後自己也知道了(怎麼感覺把自己描述的很冷血)記得小時候自己完全是不知道疼的,大概閾值低吧,打鬧弄破了也不在乎,現在看到別人受傷了自己也會不舒服(怎麼越大膽子越小了)後來學校裡養蜥蜴,荷蘭鼠,家裡救受傷的麻雀,給流浪貓喂東西什麼的,發現自己的愛心一點點增加了。

所以我覺得,人虐待動物,是因為在喜怒哀樂,感同身受這兩個地方沒有學到足夠的東西,沒有學到什麼是正確的喜,同時也感覺不到別物的痛苦。

6樓:櫻大力

我在很小的時候,曾有過一段實踐的陰暗的情緒,看見乙個很漂亮的玻璃杯就想將它砸碎,看見我的弟弟(小寶寶)就會去偷偷掐他讓他哭,看見小貓很可愛就有一種「如果將它的喉結捏碎是什麼感覺」這樣的念頭……

當然,這些更多的是一種轉瞬即逝的想法,每次的想到這些我即有股開心的快感,也會為自己的陰暗而愧疚難過。

現在回想自己當時為什麼會那樣,恐怕還是和環境有關,不太受父母喜愛啊,想通過偏激的事情來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重視等等。

所以我覺得,對於美麗或者可愛的事物,也許在每個人心理有乙個很陰暗的自己,想要摧毀它,只不過看自己的「善」的一面是否能克制住自己而已,也得看每個人的環境和壓力而定。

該怎麼克服虐待動物的心理

王思文 越界行為 動物 超出自己期望的那樣順從自己 沒能控制虐待動物懲罰 動物 扔 掐 摔自己 後悔合理化 動物 病雞鴨必然活不長自己 自己對人很善良1 這種未意識到的行為模式不僅作用於動物,也作用於自己。形成了穩固的關係,相互抵消,達到平衡 2 個人可以與動物建立很好的安全感,即使虐待它們也不會影...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虐待人類和虐待動物的本質不同?

瀟瀟 本質可能沒區別,但物種都是自私的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繁衍而去排除有矛盾的物種,而人現在比絕大多數動物強大,所以我們才有了支配動物的權力,而虐待人類本質上就是虐待同類,動物之中也有這種現象,那貓玩老鼠你也能說是虐待麼?本質上都一樣,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立場不同,當然你要是覺得自己不是人類立場而是動物立...

養成好的習慣有什麼用

山中客 好的習慣總是難以養成,這是多數人的常態。據基因研究顯示 由於我們的祖先在二十萬年前,生存條件較差,每天都可能具有生命危險,只能顧及填飽當下的肚子,沒有乙個長期的計畫。因而現在我們總是痴迷於那些即時的快感,比如胡吃海喝,抽菸酗酒,玩電子遊戲。養成乙個好的習慣是需要方法的,我們需要遵循定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