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背時,有的動作找不到發力點,那還需要練這個動作嗎?

時間 2021-05-11 11:57:11

1樓:呆瓜強

減重,先帶重量做一做「起始」動作,即手臂伸直的狀態下、肩胛內收肩關節下沉的動作。

做完整動作時只需要關注三樣,一是起始位別丟,二是始終關注離擬鍛鍊肌群最近關節的運動軌跡(扇形),練背時指的是肘關節,三是離心比向心更重要,更慢,更關注拉拽感。

發力肌群並不難找,按我說的試幾次看看,再次強調,先減重找到感覺,再逐步增加重量,剛開始不用考慮力竭的事兒。

2樓:煩煩健身課堂

要分情況、分階段來看。我先回答找不到發力點的原因,再談是否需要繼續練。

分情況

找不到發力點,有可能是姿勢錯誤,有可能是器材不合適,也有可能是自身力量和負荷不匹配,或者目標肌肉沒有被完全啟用。

如果是姿勢不對導致的,那就找有經驗的人來指導,多觀察多思考,糾正動作。

如果是受到器械本身限制,因為每個人身高臂長不同,看能否調整器械的使用條件。

如果是目標肌群力量和負荷不匹配,那就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重量來循序漸進去練習,比如你拎個空塑膠袋做彎舉,二頭能有發力麼,都不需要發力還找個錘子發力點?你拎袋50KG大公尺做彎舉,二頭能有發力麼,力量都不夠還哪來的發力感?

如果是目標肌肉啟用不夠,那就要在鍛鍊前充分預熱主動肌和放鬆拮抗肌。舉個例子,我曾經帶乙個客戶練臥推,他竟然說練完以後二頭肌充滿了幫浦感,為啥呢?因為互動抑制改變,因為他二頭肌過緊限制了其作為功能性拮抗肌的活動。

分階段

每塊肌肉的鍛鍊都不止一種器械或者乙個動作,比如練背,你可以用高位下拉和坐姿划船,也可以用引體向上和槓鈴划船。

初期沒必要更不建議整的太花裡胡哨,每個人對練習方法都有不同的偏好,初期不用太糾結或者侷限在一種動作,好好利用新手福利期,這個不適合就換另一種,幹就完了。

當你鍛鍊了一年左右時間之後,為了突破粘滯點或者提公升最大力量,此時你就需要接觸不同的訓練器械或動作,從而給予肌肉新的刺激,進一步履行漸進超負荷原則。

當你在健身領域浸淫了兩到三年,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不管訓練目的是肌肥大還是最大力量,都必須去練更多的動作。力量舉不是只練三大項,同理肌肥大也要利用不同器械動作去針對性塑造形體。同樣是練背,以前你可以用划船代替高位下拉,但現在你不僅要練高位下拉,還得寬距、窄距、正握、反握、對握都練。

3樓:魚仔

找不到發力點分很多種,一種是動作本身就是錯誤的,另一種就是肌肉募集感差

第一種可以找大神幫忙糾正動作

第二種有小夥伴的話可以讓小夥伴幫忙用手指點在需要發力的肌肉上,尋找感覺,或者買肌肉貼,急用肌肉貼找感覺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肌肉募集感差,不要說什麼別的動作一樣練,肌肉募集感差,別的動作你也會代償,所以盡快改善。

練背背部肌肉找不到發力怎麼回事?

Witting 正常,背肌是比較難找到發力感的一塊肌肉,因為不常用。先說發力感是什麼。我個人理解的發力感,就是做動作的時候,有沒有感受到目標肌群在充分收縮。這跟幫浦感 疲勞感什麼的沒關係,只是說你目標肌群沒充分參與,那沒有幫浦感和疲勞感是必然的結果。沒有找到發力感,那就是動作沒做對 沒做標準。大多數...

槓鈴臥推找不到胸部的發力感怎麼練?

小V小V 根據個人經驗,就是動作問題。新手自己練的時候這種情況太正常了,比如我第一次上槓鈴,握距窄,夾著肘,手腕還屈著,重量還沒我之前拿啞鈴的重,反倒做不了幾個。全是三頭在發力了,手腕也受不了了。別急著上重量,一點點做一點點調整 我覺得只要你握的寬,舉起來不靠胸肌靠什麼呢。 ISFT力量體能Simo...

為什麼找不到練三角肌的感覺?

方文 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嘗試。三角肌本體感覺是很好了,但從沒有一次三角肌能體會到大肌群那種延遲性痠痛的酸爽感。頂多是有一些非常輕微的感覺。這個不是方法或者強度的問題,我感覺個人體質有很大關係,因為我能觀測到肩部維度變化,只能死心不去追求強烈的DOMS了 王子帥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練三角肌前束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