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背背部肌肉找不到發力怎麼回事?

時間 2021-05-08 12:01:17

1樓:Witting

正常,背肌是比較難找到發力感的一塊肌肉,因為不常用。

先說發力感是什麼。

我個人理解的發力感,就是做動作的時候,有沒有感受到目標肌群在充分收縮。這跟幫浦感、疲勞感什麼的沒關係,只是說你目標肌群沒充分參與,那沒有幫浦感和疲勞感是必然的結果。

沒有找到發力感,那就是動作沒做對、沒做標準。大多數都是形似神離。這時候建議去了解一點運動解剖學。

背肌,大體上是從脊椎連線到大臂,收縮的時候是肌肉拉動大臂向脊椎靠近,如果要設計乙個練背的單關節動作,那應該是用大臂抵住阻力,然後向後「推」:

(大概七分鐘的位置,鸚鵡螺機,我也是今天才發現有這麼個器械。這個單關節器械完美實現了我的構想,詮釋了背部肌肉的作用,但太少見了。)

所以練背的動作,意念都放在大臂或者肘關節上,想象肌肉把大臂向後拉,而小臂只是帶一下重物而已,輕輕兜住就行了。

沒有發力感,大多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小臂和重物上,大臂張開角度過大,後拉不充分,胳膊發力過多而背部參與不足。

至於很多人說的要把胸挺出去,那其實是背肌充分發力的結果。如果你不理解背肌的生理作用,只是單純的把胸挺出去了,一般也不會讓你一下就找到發力感。

2樓:杭州星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相信有不少小夥伴有這樣的體驗,練背的時候找不到背部發力的感覺,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動作不標準

練習背闊肌沒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動作不夠標準,該發力的肌肉沒能使上力氣,不該用力的部位卻一直在使勁。建議在下次訓練時,請巡場教練在旁邊指導一下,看看動作到底是哪有問題。

2.盲目增加重量

練的過程中沒感覺卻不斷增加重量,妄圖通過施加重量讓自己鍛鍊更有效果。

增加是要體會肌肉的收縮,只有找到身體肌肉收縮的頻率和感覺,再加以適當重量,效果才會一次比一次好。

3樓:狷凱

你正手划船的時候,不要找胳膊肘往上頂的感覺要大臂往上頂的感覺

下背建議下拉

多練,你說你肌肉沒感覺,你得長了肌肉啊(bushi

4樓:songzi

久坐,背部肌肉薄弱,肯定感知力差。

可以多試幾個動作。

比如,坐姿划船,俯身划船,

或者高位下拉,引體向上等等

輕重量,去感受發力點。

前期找到最合適的動作

以這乙個或者兩個動作為核心

慢慢增強肌肉厚度,感知力

後期自然就好了。

5樓:

因為所謂發力感就是乙個偽概念。

對於肌肉而言,動作中無非幾個感受,沒怎麼發力就完成,適當發力輕鬆完成,全力發力才能完成,用盡全力無法完成。

小白會認為肌肉接近力竭的疲勞感就是所謂的發力感。但在復合動作中,先接近力竭的總是小肌群。大肌群肌肉量多,本身能承擔的運動量更多,復合動作中,想要先於小肌群力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這就是所謂的練臥推,三頭刺激更大,練背,前臂刺激更大。根本原因在於受健美理論影響太深,復合動作本身是多關節肌群協同發力,並不是只練一塊肌肉,受限的點永遠在於力量最小的短板。

而對於復合訓練動作,關鍵在於動作模式是不是對的、發力次序有沒有問題。只要動作模式和發力次序ok,那麼該練到的部位自然就都練到了,這時候,要增加訓練水平,就去補短板。要讓大肌群更大,就去用單關結動作補訓練量。

6樓:教人受傷的小白

多補碳水,有助於提公升幫浦感和收縮感

但大部分找不到明顯收縮感的,都是因為肉量小,有的是因為重量太大了

等肉量足,重量適中,再找不到發力感的時候,那說明動作和肌肉控制太差了

7樓:老叢

這個其實很正常,有很多健身的新手,在沒有訓練基礎時,背部發力非常的小。

划船類和一些下拉類的動作,基本上都是小臂或是肱二頭肌發力要遠遠高於背部。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背部肌肉薄弱協同肌薄弱、或是對於動作的細節掌握不夠等,都會出現背部沒感覺手臂酸的不行的情況。

1.肌肉募集能力

肌肉的募集能力就是你的大腦控制肌肉主動收縮的能力。

我們日常的提、拉、推、舉、握基本上都是由手臂完成的,這也就意味著大腦對於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強。

背部的肌肉在生活中使用率不高大腦對於他的控制能力也更差一些,因此我們練背時常出現手臂已經不行了,背還沒有太大的感覺。

解決方法就是,換乙個較輕的重量延長每一次動作的收縮時長,4秒左右完成一次動作,給身體感受背部肌肉收緊的感覺,一點點培養發力,一定不要沒感覺還搖、甩、晃的用大重量來練。

2.不習慣發力

這很容易理解。

背部肌肉訓練主要利用的是:肩關節內收和肩關節伸展,和肩胛骨後縮等功能。

我們會發現這個功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用不到,因此基本上我們在針對性訓練背部的時候肯定不習慣這樣的發力方式,自然發力的效率就很低。

最粗暴簡單的方式就是多練,在保證動作相對標準的情況下你的重複次數達到萬次我相信你的背部發力一定會有質的提公升。

3.動作幅度

我們拿划船舉例。

圖1,我們在離心控制階段肩帶又乙個微微的前縮,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拉伸背部肌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手臂並沒有在遠端完全伸直。

圖2,我們的背闊並沒有在收縮過程中充分拉伸,反而肘關節屈伸幅度很大,這就會導致肱二頭肌被充分拉伸,但背部肌肉收縮並不充分。

因此老叢建議大家在背部訓練中多去感受背部的拉伸與收縮,離心控制到最遠端手臂也要保證微彎曲的狀態。

4.控制

同樣是拿划船動作舉例

大家一定要在完成動作過程中保持背部肌肉的控制,我們的目標是肌肉的增長和形體的塑造,並不是挑戰關節極限。

5.訓練姿態

這次拿下拉動作舉例。

這種高位下拉訓練姿態相信大家在健身房一定都看過。

聳肩、含胸狀態下發力點就會從背部偏移到胸、肩還有腹部,同時背部沒有辦法在這個動作中完全收緊,代償的肌肉也沒辦法保證持續發力,因此最終的發力還是會落在手臂上。

因此在背部訓練中無論是下拉類動作、還是划船類動作,發力階段都需要保證挺胸收緊腰背。

6.練前啟用

訓練前可以選擇一些小重量或自重動作,作為背部訓練的啟用動作,可以放在熱身環節,老叢給大家推薦乙個比較簡單的動作,提公升你的背部收縮感受度。

可以放在訓練前做3組,每組25次,速度不要太快,一定要感受到肩胛骨後縮,背部收緊擠壓的感覺。

以上就是老叢對於背部訓練為啥肱二頭肌痠疼的個人看法,以及訓練的建議!

如果大家發現以上的問題我都沒有,但是手臂還是很酸

那大概率你需要猛肝一下你的迷你肱二三頭肌了,手臂作為上肢胸、肩、背主要的協同肌肉,如果過於薄弱會極大的影響目標肌肉的訓練效果。

給大家奉上老叢之前分享的麒麟臂訓練建議,希望可以起到一點微薄之力!

健身如何練出麒麟臂?

健身房常見的胸背部訓練動作也給大家安排上!

怎麼訓練背部肌肉和胸肌?

老叢再給新手推薦一款助力帶,特別是練背日硬拉,引體向上等等的動作,對於小臂的耐力及力量都是很大的考驗,老叢在訓練初期也是經常練到最後最先沒力的是小臂,槓都抓不住了。

給大家推薦兩款。

第一款:適合自由力量槓鈴、啞鈴等等,價效比也比較高。

第二款:適合固定器械,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

希望大家可以通過健身得到健康和自己滿意的體型!

我是老叢堅持給大家分享健身乾貨!

8樓:

那就做自己有發力感的動作

太多人跟我說找不准發力感了,我的建議就是做有自己有發力感的動作,別去做沒感覺的,以前我也找不到背部發力感,狂做引體向上,結果都練到斜方和手臂去了,後來改做划船,感覺就來了。

9樓:林明白

更新102.5kg做5*5了,練完的痠痛感比之前強烈很多。90多kg做組沒這麼強烈的感覺,但是力量還是在長,也說明了感覺強弱對肌肉力量增長沒用直接影響,放心練吧。

分割線我目前槓鈴划船92.5kg做5*5組,還在逐步加重。據個人的經驗,應該是重量太輕導致的,背部肌肉實際承受的負荷遠小於它能承受的負荷,那肯定沒感覺,沒感覺也就找不到發力感。

但是不要慌,先把動作做對,然後逐漸增加重量,背部肌肉受到的負荷大了,就有感覺了。

保持耐心,循序漸進,超負荷運動,超量恢復。老理老有理,別想那麼多,幹就完事了。

10樓:寒霞溪

重量太大被其他肌肉代償,所以找不到背部的感覺。

所以建議各種背部動作用最小重量做起(2.5或空桿),做20個看看,如果沒有做30個,動作標準下馬上能感覺到背部肌肉的充血,那就是背肌在發力了。

然後逐漸增加負重,不要太急。

動作要標準,才能有效載入目標肌肉。

11樓:回家了

不需要找到肌肉的感覺,那些教練說出啟用背部肌肉的一般都是坑。拿槓鈴划船來說,就是單純的拉起放下,本身這個動作就是復合動作,想要單獨練習背闊肌是不可能的。拉起的過程中,小臂,二頭,三頭,三角肌後束,斜方肌,背闊肌,豎直肌,臀大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排腸肌都在發力做功。

按照正確的動作練習就行,少了以上一塊肌肉做功,這個動作是不可能完成的。簡單點說,就算一組動作結束後沒有感受到背闊肌的痠脹感,背闊肌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槓鈴臥推找不到胸部的發力感怎麼練?

小V小V 根據個人經驗,就是動作問題。新手自己練的時候這種情況太正常了,比如我第一次上槓鈴,握距窄,夾著肘,手腕還屈著,重量還沒我之前拿啞鈴的重,反倒做不了幾個。全是三頭在發力了,手腕也受不了了。別急著上重量,一點點做一點點調整 我覺得只要你握的寬,舉起來不靠胸肌靠什麼呢。 ISFT力量體能Simo...

健身找不到發力感怎麼辦

無二神棍 樓上說了,在訓練中如果能夠看清自己的發力方式是最好的。啞鈴划船有一點不好,就是不能同時左右一起練,但這個動作好在能夠平衡減小左右肌肉差的問題,但這個好處是建立在肌肉本身發力方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練背之王是引體向上,如果樓主沒有嘗試過,那麼引體向上絕對是平衡肌肉的最好動作,畢竟單手動作已經不...

心情不好想哭,但找不到原因,怎麼回事?

曉易 想哭就哭,不用找原因。哭過後,找感覺!例如 餓了,難道還要找答案,問問為什麼是吃餃子 為什麼是吃公尺飯 如果沒有答案,難道餓著,什麼都不吃嘛?還是嘛,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吃,有力量了,再想哪個符合自己口味?哭也是一樣,先做,再想。 磊憶傾聽館 手機通知欄看到這條資訊,想了很久,還是沒找到合適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