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印度製藥發達,但都是些仿製藥,仿製藥的技術含量很高嗎?

時間 2021-05-10 11:27:31

1樓:印度大知

仿製藥技術應該不高,印度主要不承認歐美國家的專利技術,可以隨意仿製,但僅限於國內銷售,不可以出口的,因為類似中國因為加入了wto,你必須遵守人家專利,所以只能進口原廠,再乙個就是隨著印度經濟發展,日後可能也會加入各種世界組織體系,慢慢也就不仿了,現在東南亞如緬甸、孟加拉等開始學習了,也出現一些產品,所以說技術不是門檻

2樓:zx sh

沒有印度提供大量藥物人體實驗,西方能放開不管印度藥物仿製?中國對藥物仿製的立法和wto談判的關係了解一下。很多事不是中國傻或者藥廠不會仿,而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

中國說是以發展中國家進入wto,但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讓步,藥物就是讓步之一。

3樓:九點水

仿製藥也是從正規藥廠生產出來的!

對於仿製藥的要求,需要在質量和療效上達到原研藥基本一致的水平。也就是說,要做到患者服用仿製藥與服用原研藥要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仿製藥也需要正規的申報制度。拿ANDA申報做例子,仿製藥和新藥在申報要求上除了把動物研究、臨床研究、生物利用度研究換成生物等效性研究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樣。

仿製藥在研發過程中,也存在精仿和創新仿製的區別。所謂精仿,就是一切按照原研藥的樣子仿製,包括外觀大小,輔料配比,工藝等。這其中工藝是最難仿的,因為牽扯到裝置,條件等等。

還有就是創新仿製,比如同樣是緩釋片,原研藥是滲透幫浦片,仿製藥採用骨架片等。

4樓:小喇嘛

印度藥品習世界發達國家之大全。為什麼?

因為印度是很多世界大藥品公司新產品的試驗國。所以印度藥品比較新,比較全。請注意三個字,試驗國。

哦,忘了告訴妳,試驗藥品會死人的。但印度有十三億人口和各種階級。被試驗的叫白老鼠。但也是乙個渠道擁有世界最新藥品。

一切皆是需求關係。

5樓:Horizon

不論是仿藥還是原研,目前比較強的企業都勝在起步早。

如果去看製藥行業的歷史就會發現早期也都是混沌不堪的情況,監管也是不斷在教訓中前進,而這些企業也在這些歷史時期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所以事實上,美國FDA雖然號稱監管最嚴最科學,但FDA的整體實力其實是不如美國製藥界的,甚至很多時候,FDA需要製藥界的人來培訓他們,在這種鍛鍊下,這些製藥企業自然要比起步晚的中國製藥企業強很多。

扯回仿藥領域看,也是同樣的問題,印度企業起步早,而且對於監管方面也直接參照FDA的要求(做的如何麼,反正看看最近這麼多印度藥企被乾掉就知道了,也就做了個形似),而中國雖然是仿藥大國,但起步晚,監管也亂,還有各種特權和背景影響,在這種環境裡面,優汰劣勝,又如何能競爭的過印度?

最近算是看到了一些好的趨勢,監管也看上去下定決心要理清思路,但最終決定結果的還是執行(在中國很多時候政策看上去還像那麼回事,但執行起來簡直不忍直視)。

我想說的是,如果嚴格按照政策執行,那還有希望趕超印度,甚至追上歐美,因為製藥行業本身是保守且變化較小的,且歐美人才斷檔有些嚴重,工作條件也太優越以至於現在也很難培養出大量的新人才,國內變化很大,尤其最近一陣已經在生物藥領域有追上歐美節奏的趨勢,但如果還是在目前這種混亂的情況下執行,那永遠無法超越歐美甚至印度。

6樓:

目前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所以聽到一些事情,大體如下:

1、目前國內的西藥基本都是仿製藥,各製藥廠都是同乙個方子,但做出來的產品質量不一樣。小廠的藥就是不如大廠的藥有效。

具體原因不清楚,但絕不可能是大廠改進了配方,因為給藥改配方要經過極其漫長的審批,經濟上不划算。

我只能猜測是加工工藝和經驗的問題,印度在這方面起步比中國早,所以生產出來的藥品質量也高,至少比國內小廠的質量高,部分藥品比國內大廠的還好。

2、中國對仿製藥的檢測標準跟美國不一樣。仿製藥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生物一致性,就是原版藥吃下去以後,在人體內會按乙個特定的速度代謝成特定的物質,這都是可測量的。但由於個體偏差和個人狀態的區別,這個值不會特別穩定,所以一般會給仿製藥乙個允許的偏差範圍(比如上下不能超過10%)。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FDA做這個檢測時,是以原版藥為基準,而中國則是以市面上任一種合格的藥為基準。所以,第乙個仿製藥偏差10%,也就是跟原版藥只有90%的一致性。第二個仿製藥如果以第乙個仿製藥為基準,再90%,那在最壞的情況下跟原版藥就只有81%的一致性了。

如此反覆幾次,你吃到的仿製藥能有原版的50%就不錯了。

這也是中國仿製藥為什麼不行的原因之一。印度藥可都是奔著通過FDA驗證去的,標準比我們高。

以上言論均為道聽途說,本人不是醫藥相關專業,沒有能力辨別真偽,如有失實或用詞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話題太敏感,匿了!

7樓:

現在想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美國歐洲只抓中國,卻不管印度?我不信要是中國也對歐美專利睜隻眼閉隻眼,中國的仿製藥會起不來。哪怕不經過各種認證返銷歐美,滿足中國國內市場就已經足夠多少人吃飽了。

要說是美國和印度關係好,但是美國和日本,英國關係更好,為什麼仿製藥在日本英國還要守著專利?

要是說因為印度市場無錢可賺所以放他一馬,現在印度藥返銷美國絕對不是小數目,為什麼還不開打?難道是嫌這個市場養的還不夠肥?

8樓:Lancemu

終於有本專業的問題了…在結構式不太複雜的小分子藥物上,藥劑走在仿製的最前線,所以從藥劑的角度簡略回答^_^

俗稱藥物化學是老農種糧,藥物製劑是廚子做菜。

就算搞藥化的同學們把結構式工藝仿製出來,但是原料藥不能直接吃啊…原料藥需要搞成合適的劑型才能吃。藥物需要安全,有效,可控,缺一不可。這可不是做飯時候的油溫七分熱,牛排八分熟那麼簡單。

乙個藥片百分之九十都是配料,我們叫它輔料,這配料決定了藥物的釋放位置,釋放時間,釋放速度…這種工藝上的具體引數,文獻大多模稜兩可,甚至都是假的。大多都要自己摸索。

先說到這裡,手機碼字不方便

9樓:謝東平

之前有個海歸博士後之前開了的來製作Geftinib等來賣被抓了,留美博士後海歸張建剛研製癌症藥未獲批製假辯稱造福人民被判刑4年半。從這個角度而言,製作本身不是要砸很多錢的才能解決的高技術。當然不排除製藥流程上優化的空間還是不少,但是原版的成本想必主要都是研發以及營銷的開支了。

10樓:亮仔

仿製藥看似簡單,其實中間是有許多的技術壁壘的。首先乙個活性化合物,現在申請專利的時候化學實體的許多變化都已經被註冊了,所以你想要找到乙個既有生物活性,又能繞開專利保護,又要保證安全性,是很有難度的。 你想現在一些化合物的合成,連合成溫度都要設定專利保護。

仿製藥的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就仿製藥來說,也分為me-too和me-better。 me-too可以說是簡單意義的仿製;me-better而是在原藥物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造,從而發現更安全有效的實體。這也是不容易的。

因為乙個藥物,它中間乙個小小官能團的改變,都可能引起最終效果的巨大差異。

為什麼都說原研藥貴,不說仿製藥貴?仿製藥都便宜了,原研藥還會貴嗎?

牛肉乾 因為體制。國內的企業定價往往比原研藥低一點點,因為這樣就意味著有更大的利潤,更大的利潤空間意味著更高的費率,更高的費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私以為仿製藥的高定價是醫療系統裡的萬惡之源。然而國內任何一家藥企至今沒有完成資金的原始積累,沒有資金實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原研,同時各家大的國內藥企的老大又有...

仿製藥的出現是弊大於利嘛?

已登出 業內有句玩笑話 中國神藥,安全無效 指的是相當一部分仿製藥和未知佔比的中成藥。而很大一部分神藥是由於07年以前藥政混亂國家局不作為亂作為所致,大家一起來申報,改劑型,改規格,改給藥途徑,改鹽基,一通亂改,BCS三類也能給改成個分散片,鄭筱萸時代大概達到了中國新藥申報審批的巔峰,據說當年中國一...

主營仿製藥的藥企給我了學術專員的offer要去嗎?

獅子座 題主沒有講清楚背景。是外企做仿製藥的公司,比如輝瑞邁蘭呢?還是國企主營仿製藥的公司?前者,建議放棄,這類公司是大外企甩出來的包袱,利潤低,面臨中國Z F 和國企同行的擠壓。與其去這種公司,還不如去有原研品種的小外企。後者,太正常了,做西藥的國企民企,90 品種都是仿製的。 段灃耘 溝通專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