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跑步更合理?

時間 2021-06-06 10:45:42

1樓:我我我

重力只會向下,如果學過受力分析的話,可以知道想往前用力必須向後用力,也就是得身體前傾才能用力,跑步時候就單純腿順著身體蹬就行。

把力量做好,然後考慮一下自己能不能前掌著地。初二做好這個就行了。

2樓:醬油宅

你好,我現在也是每天晚上下班後跑步,每天五公里左右,並不是持續的,也沒有一味要求慢跑或快跑,怎麼舒服怎麼來

另外跑完我習慣左右壓腿各10下(附近大學門口攔車用的石球真的很方便壓腿),後踢腿左右各10下,扭腰左右各10下,加上活動脖頸和手腕來拉伸

鼻炎的話我也有,不過一年鍛鍊下來基本沒犯過了,呼吸基本靠鼻子,我身體的規律是散步一吸,然後兩步一呼這樣保持均勻的呼吸,節奏一亂影響運動頻率

如果感覺控制質量差建議找附近空氣好,而且干擾少的地方跑,但不要去那些太偏僻人也少的,以防萬一,我現在每晚都是步行前往1.5公里外的大學城中間一條夾在兩所學校中的安靜道路跑,沒什麼人還有燈光,路況也好,很適合跑步,路口就有大學安保和巡邏警車,沒什麼不開眼的人敢找事。

還有就是運動不要過量,最好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我們要的是健康而不是資料以及自我感動。

至於熱身,我到跑步場地之前已經算熱過身了,然後就是拉伸一下做做準備就開跑了。

3樓:用心徒步

初二,我現在每天下午跑步,六七點鐘左右,附近有高速公路,但是跑步路線是要在路邊跑的,沒車的話空氣好一點,有車的話汽車尾氣很難聞,這會影響健康嗎?

回答:真棒,初二就有慢跑的習慣。

公路跑,還好了。如果經常能聞到尾氣的味道,還是建議換個地方跑,操場跑,公園跑。

每天只跑兩公里左右還是慢跑,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如何加長跑步距離和強度,對膝蓋和長高有什麼不利嗎?

回答:兩公里慢跑,大體一刻鐘的樣子。對身體有好處。

保持有氧心率在160以下,可以根據身體感受程度,增加跑步時間。會刺激你的身體激素分泌,長高的。跑量上去以後,如果有勞累或者痛感,可以採取隔天跑的節奏。

給身體充分休息。身體增強是在鍛鍊後的身體恢復中得到的,而不是在鍛鍊中得到的

跑後應該拉伸多久,或是自我感覺怎樣的狀態是拉伸到位了?

做幾個經典的動作,把上半身,下半身關節接觸到就可以了。

跑時,可以先特別慢跑10分,作為熱身。跑後,把速度降下來,再特別慢跑10分,算冷身,也是拉伸。

跑姿應該是怎樣的?網上查到的上半身挺直跑步是否正確?

對的。時刻保持重心和落地點一致

跑步總岔氣怎麼辦,因為有點鼻炎所以會有點口呼吸,岔氣是因為口呼吸導致的嗎?如何避免呢?

慢跑,就要用鼻子呼吸。不然,就降速。我作為中年人,最終用鼻呼吸也能到14分鐘3公里,10公里55分鐘的樣子。

但鍛鍊身體,不需要太功利,速度不是關鍵的。一定要用鼻子呼吸。也避免岔氣。

慢跑下來,速度也會提公升的。而且你還在成長。不著急速度。

另外,用口呼吸,人會變醜,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跑前應該不需要熱身吧

看我上面回答。開始跑步時,速度慢慢的,感覺自己顛著跑的那種,就可以起熱身作用了。對身體有好處。

推薦四本書,我看了挺受用的。乙個講跑姿的,乙個講跑步心率的,乙個講跑步呼吸的,還有乙個講跑步訓練理念的。

4樓:Remix

你的每乙個問題,其實都能在知乎找到非常專業的答案,我就簡單的回答一下好了。

有車的話汽車尾氣很難聞,這會影響健康嗎?這肯定會影響健康的,車尾氣排出來的都是有害氣體。

每天只跑兩公里左右還是慢跑,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如何加長跑步距離和強度,對膝蓋和長高有什麼不利嗎?每天慢跑兩公里對身體怎麼會有危害呢,只會有好處,你可以試著每天遞增100到200公尺,每天都在破自己記錄,長久下去你的跑步距離就會變長了。

跑步對膝蓋肯定會有損傷,但只要你熱身好,跑姿正確就行,走路都還會對膝蓋損傷呢,難道就不走路了嗎?運動對長高是有好處的喲!

跑後應該拉伸多久,或是自我感覺怎樣的狀態是拉伸到位了?

跑姿應該是怎樣的?網上查到的上半身挺直跑步是否正確

沒錯,就是你網上看到的那些,但是關於腳掌如何落地,這個因人而異,怎麼舒服怎麼來,沒有統一標準,上半身挺直微微向前傾斜是為了讓你跑步的時候有一種向前的慣性,跑起來更輕鬆,挺直是為了讓你的身體與腿部落地時形成一條直線以此給膝蓋帶來一定緩衝。

跑步總岔氣怎麼辦,因為有點鼻炎所以會有點口呼吸,岔氣是因為口呼吸導致的嗎?如何避免呢?岔氣不是因為口呼氣導致的,是因為你的呼吸節奏不規律,試著深呼吸再深吐氣,保持節奏才能保持平穩的心率。

跑前應該不需要熱身吧跑前是有必要熱身的,這關乎你的腳踝,膝蓋的受傷問題,熱身才能更好的保護它們。

5樓:jfsport捷弗

對愛跑步的同學,世界上最大的挑戰大概就是:

什麼樣的跑步方式才能真正有效促進健康,並讓身體維持良好狀態,隨時可以上路。

尼可拉斯,姿勢跑法的建立者,他關於練就完美跑步技術的回答十分簡潔:

關鍵在於盡可能利用重力。

姿勢跑法是三大跑法之一。建立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是公尺國馬拉松和鐵三教練。並擔任了 2000 年的雪梨奧運會與 2004 年的雅典奧運會教練一職。他的學員成績如下:

Nikolay Grigorjev 5公里:13分35秒 10公里:28分20秒

Svetlana Vaciljeva 馬拉松:2小時20分

Tim Don 51.5標鐵最後10公里:29分50秒 (他是第一位在51.5標鐵中的最後十公里跑進30分的選手,也是當時的世界紀錄保持人)

看到這裡,有不少人都會發問,跑步還要講姿勢,講方法,跑步還要訓練?

不但要講,還很必要。我們先來看看公尺國的跑步損傷資料:

據統計,85%的跑者都經歷過受傷的情況。每一年,僅僅美國就有2200萬跑步者因為受傷而不得不中斷練習。

20世紀70年代,大部分跑者主要的受傷部位集中在腳掌和足踝。

到了90年代,這些部位的傷害已經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小腿和膝蓋的傷害率提高了。

如果我們把腳掌和腳踝受傷比例降低歸功於鞋子的設計與技術,那小腿和膝蓋受傷害的比例上公升又該怎麼解釋呢?

對以上問題的解釋,有一位專家做了解釋:我們把運動傷害可歸結與四種因素

「改變」,這在跑者之間很常見,原因在於跑者突然增加里程數、訓練距離、頻率或是強度,超過上一星期訓練量的10%。犯了所有錯誤中最基本的一項:過度訓練,結果非但沒有跑得更快,還讓自己受傷。

「直立」(alignment),跑者在跑步過程中應該讓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那些具有完美身材比例的運動員,天生就有筆直的腿、脊骨與手臂,所以他們很少受傷。

「扭傷」,它很少發生在跑者身上,但常發生在Golf球、體操或排球選手身上。

「速度」,也就是跑太快了,此種錯誤常常是因為跑者太急於從基礎的距離訓練轉移到間歇訓練的緣故。

然而,尼可拉斯很不滿意。

這種論斷和許多研究中,都忽略了重要的一點:

沒人把跑步傷害和運動技術聯絡在一起。通過賞識就能判斷,正確與完整的跑步模式不只直接影響到你的跑步水平,同時也是預防受傷的有效方法。

任何運動中的「技術」,都是所有訓練元素的總和。訓練的重點歸結於讓動作熟練的「技術」上。

回到「姿勢跑步法」,尼的理念是希望跑者可以從重力的力量、肌肉伸縮力魚貫興中獲得最大的幫助,將身體耗費的能量降到最低。最佳的跑步方式應該是跑起來最輕鬆的方式。

其實,姿勢在所有運動中都很重要,比如芭蕾、舞蹈或武術等訓練,都必須先學姿勢,更精確地說,就是學習無數的連續姿勢。一旦姿勢熟練連貫,動作才會達到完美。

若想比較容易養成神經運動模式,並印刻在身體中,必須藉由身體動作在時間點與空間點上的定型,其實就是從「姿勢」切入。

姿勢強調的重點放在平衡、身體結實度和肌肉伸縮力,這些都是變換每種姿勢時必須要求的。

一位技巧純熟且有頭腦的跑者,應該能夠把重力轉化成向前跑的動力,就像帆船手利用風力一樣。好的水手可以善用逆風讓船前進:

好的跑者可以以最小的衝擊、最少的力氣,輕鬆地從重力中獲取速度。

在跑步人群正在暴增的中國,受傷跑者的數量也十分驚人。絕大多數跑者之所以受傷,都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跑步姿勢。

電梯裝飾應該如何進行更合理?

莫大拉 某個答主似乎忘了說,做完裝修以後請重新做平衡係數 載荷實驗 125實驗。難道是因為說了以後怕這部分錢或者事落到自己頭上?還是說視使用者安全為兒戲?電梯裝潢在廠家未提前留出餘量 通常發生在購買電梯時 時,請野外裝潢公司一定會出現這個問題,那些公司若不是被技監局逮著一定視這條為無物。賺錢可以,自...

請問怎樣自學大學數學更合理?

三科最基本的 高等數學 線性代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這個順序是好多高校的課程開設順序,但我感覺其實不按照這個來問題也不大吧 概率可能需要一些高數的知識 這三科是考研課目,教材有通用的 綠色的高數上下,紫色的線代,藍色的概率 輔導書和習題集市場上琳琅滿目,比較適合下手自學。基本上大部分工科生的大學數學...

這條緊湊的台灣旅遊路線如何調整能更合理?

William Shyu 同意樓上的同學,第一天先搭乘高鐵到高雄,第二天墾丁,第三天回到高雄 或到台南玩到晚上,乘坐高鐵到台北 最後三天集中台北會是比較好的安排。台北的行程建議不用一次排太多點,如果對當代的台灣文化商品有興趣,華山 松菸有非常多分散的展區與特色小賣店,是需要待個至少半天以上的地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