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經濟學中理性人假設,理性人會做出何種選擇並說明理由 老婆和媽媽同時掉進了水裡先救誰? ?

時間 2021-06-01 03:50:39

1樓:眼睛裡的鬱金香

【布里丹之驢】:乙隻完全理性的驢恰處於兩堆等量等質的乾草的中間,將會餓死,因為它不能對究竟該吃哪一堆乾草作出任何理性的決定。

如果說是乙個純粹理性的人,遇到上述場景,又恰好處於老婆與媽媽連成的直線的中垂線上,那麼我覺得他會如同布里丹之驢一樣,會一直看著,不作為。因為根據【充足理由律】,如果不考慮人性情感方面,在他眼中,老婆與媽媽都只是一堆草。他並沒有為什麼一定要去救母親而不去救老婆的原因,反之亦然 。

所以他會原地不動,也做不出任何選擇。

而且如果是如【理性人假設】中的人那樣所有行為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基礎的話,常會伴隨強烈的自戀情結,對自己的重視會遠超對於他人(即是失敗了也不會太過於後悔),他會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大,而救人可能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很大可能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

所以,選擇就是:沒有其他條件的話,不救對我可能會產生威脅的人。

但是題主說的是先救誰,那就是不排除其中有乙個人是會游泳的,而如果此刻我不【假裝】去救人的話,等她自己游上來的話,那麼肯定會對我很失望,其結果可能會是【離婚】【斷絕母子關係】,這樣也會損害到我的利益。所以,再分類。

① 誰會游泳救誰,然後再與她共同去援救不會游泳的(兩個人救可以保證絕對的安全)

② 都會游泳的話就在岸邊呼喊她們(給予信心,人在危機時刻會特別記住幫助過她的人),甚至一同跳下去,也不必救人,只需要讓她們看到你確實【珍惜她們的生命】即可。

如上只是我對於此問題此條件下的思考,並不代表我的觀念 。

2樓:

請趕在這種情況發生前先教會老婆怎麼游泳,這樣,一旦發生如題所述情景,沒準你還沒下水,你老媽就被你老婆救起來了,還能增進婆媳關係,多好!

3樓:

嗯。理性人更容易把自己老婆轉變成問這個問題的人。

效用最大嘛。

okay 所以我想知道你現在的效用函式是什麼樣子的?

p.s 問題很簡單啊。

你不如反問:

"如果我救你不救我媽,下半生你不會愧疚麼?所以你來選擇我救誰吧?我保證聽你的~"

然後就變成了:"為什麼我會掉水裡啊。不玩了~"

4樓:

如果沒有其他條件,只用理性人假設是得不出結論的,因為不知道先救誰得到的效用更大。

但是我們可以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假設效用可以用內含適應性代替,即這個人他要最大化內含適應性。對於母親來說內含適應性是0.5,而老婆的內含適應性從表面上來看是0,但是如果她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並且以後找不到其他老婆(考慮機會成本),可能帶來的內含適應性大於0.

5(比如生下兩個確實屬於這個人的孩子,帶來的內含適應性是1)。總之,如果老婆可以再娶(忽略再娶老婆的成本),那麼救母親;如果老婆以後娶不了新的,並且以後能帶給這個人乙個以上的確實屬於自己的孩子時,救老婆。

5樓:

不認同樓上的觀點,如果老婆為自己帶來的利益足夠大的話,也很可能會娶這種喜歡無理取鬧的老婆。

然後在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救他媽。

這樣他又回到了之前單身的日子,但是他大賺了一筆遺產。

(這是順著上面的思路走的)

直接回答問題的話,我認為大多數可能會救老婆。

其他的因素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打平了。但是顯然,放棄乙個年輕人比放棄一位老人的機會成本更高一些。

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假設是否具有永恆性?

王治平 理性人假設 其實應該叫 經濟人假設 更好,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 自利人 一是 理性人 雖然現實中的人存在不自利和不理性的行為,但從根本上來看,人都是自利的和理性的。經濟學就是研究當人們都是自利的和理性的情況下,人們之間是如何合作共贏的。如果有人不自利和不理性,就可能會有人為自己的利益而損害他...

經濟學怎麼解決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問題?

一句話答案 經濟學不解決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問題,理性人是 絕大多數 經濟學模型中的基本假設,是公理。摘要 人是理性的 的確是乙個不完美的假設,但它使得我們對社會問題的研究有了系統性和一致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為迎合結論而人為設定假設的偽理論。同時,所有的模型都是錯誤的,但有的是有用的 雖然理性人不是乙個...

什麼是理性行為?經濟學用什麼表示

Echo 作為消費者 就是在買得起的東西裡面買你最喜歡的東西!讓你覺得最爽的消費組合 核心 我喜歡,和別人沒關係 唯我獨尊!經濟學中的偏好 買完的這個東西我覺得比別的東西好 經濟學中的效用最大化 作為生產者 就是怎麼掙錢多怎麼生產!就是理性行為核心 錢越多越好 唯利是圖 經濟學中的利潤最大化 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