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內推,內推還有什麼意義?

時間 2021-06-02 01:38:31

1樓:阿興

內推碼?有啥卵用?哦對,對找工作的人來說屁用沒有,對給你內推碼的員工來說,你如果過了面試拿到offer或者最終入職,他就會收到人頭獎勵乙個人好幾百塊錢呢

2樓:

emmm,內推碼這種可能確實不太頂用。作為乙個acmer,我們實習群內推大部分都是部門直推,就是簡歷直接給leader看,然後就可以直接進面試流程了,而且面試完結果問一下內推人就知道了,不用擔心好幾天。可能這種內推才是有用的?

3樓:

本來就沒用

這幾年就是被各種網際網路所謂大廠帶節奏把風氣都玩壞了

內推群、內推碼,誰起的頭?就是這幫所謂的網際網路大廠

弄這些幹什麼用的?本質上就是一種廣告,跟招聘啟事沒有任何差別。

說的好聽點,叫雇主品牌宣傳,提前接觸候選人,篩選高意向的候選人,增強使用者粘性(網際網路黑話張口就來,HR也不甘落後)

說的難聽點,就是tm拿學生當猴耍

我覺得國內的學生真的慘,卷就不說了,求職中被各種忽悠、各種當猴耍

有時候企業的一些規則、流程、環節設定,真的不是什麼刻意為之,也不是什麼科學道理

單純就是HR當初拍腦子沒想清楚,犯傻,安排上疏忽,甚至單純就為了刷存在感而搞出來的東西

然後學生就要配合配合再配合

想想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被這麼搞,真的很氣憤

這是在作惡,沒錯,對人(尤其是對社會經驗為0的學生)不友善,就是作惡

這些搞所謂內推的網際網路公司,以及跟風的非網際網路公司,無論是出於本意還是被迫,無一例外的,都是罪魁禍首

某些公司,明明海筆,還告訴你內推確保你簡歷過篩,騙誰呢?

某些公司,明明招人招不滿,還告訴你內推可以保證你即便提前批被刷,還可以參加正常批,騙誰呢?

還有所謂「優先」處理,就是比其他人提前幾天得到回覆。看起來還挺有用的,畢竟等待的焦灼挺難受的,能早一天也是好的。問題是:

候選人簡歷不太給力的情況下,你敢保證依然被優先處理?處理結果就是被pass,所以這個內推的作用就是優先被pass咯?

反過來,如果候選人簡歷非常匹配,沒有內推碼就不被優先處理?HR敢這麼幹的出來冒個泡唄。誰不知道遇到優秀的候選人恨不得馬上叫來面試的,那這個所謂「優先處理」的內推,又有什麼意義?

絕大多數公司,給個內推碼,目的無非是看下哪個渠道來的學生多、質量高,下一年招聘多投這個渠道,放棄那些不太靈光的渠道

絕大多數公司,給個員工工號,目的無非是被推薦人入職之後給員工發推薦獎的(從茶杯滑鼠墊U盤到幾百幾千獎金不等)

然後你們就忽悠學生:找工作,要內推啊,內推很重要啊!

G~U~N,少作惡行麼

像話點,能直接把學生簡歷遞給部門負責人,讓負責人去跟HR說:這人幫我約個面

這才叫內推,別忽悠啥也不懂的孩子好吧

4樓:藤原在日本

在就職中內推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別是工作幾年後或30+的跳槽。

但是現在的大部分內推都變的「無效」,最大原因就是更多的是為了迎合當下的而產生的新物種。

內推,簡單說就是一種擔保。推薦人用自己去為被推薦人做保,擔保TA的工作能力、人品、技術等,符合公司符合崗位。

有了這層擔保,那公司想當於降低了風險,提高了效率,也增大了招聘到合適人才的概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優秀員工推薦擔保的人才必然會大概率同樣優秀或更加優秀。

為了自己的名譽信譽,推薦人也會是精挑細選、慎重考慮後再推薦,從而有望形成XX推薦必精品。

所以,內推有沒有用,重點要看推薦人處於什麼層位,即推薦人自己的影響力。同一崗位,部長的推薦人就會比科長的推薦人更具有附加影響力。候選人相近的時候,自然是部長的優選錄取,這不是不公平,這只是真實的社會。

所以認為內推無用的,除了本人不匹配崗位外,那就是你的推薦人影響力不夠。特別是現在氾濫的內推,嚴格都稱不上是內推,那些人也稱不上是真正的內推人。

什麼樣的候選人對應什麼層次的推薦人,想要跨越也完全可以,只是如何結識到並且如何說服對方為你擔保,這才是核心。 千萬不要以為,內推成功了是雙贏,對方得利就應該給你得利進行擔保內推。如果僅從利益考慮,那對方更有權選擇也應該選擇最優秀的候選人推薦,從而提高成功率加大得到推薦獎勵。

大部分公司對內推上有明確規定,推薦人的級別、人數、崗位等等,不是誰的都有資格內推,也不是想推就推。所以如果夠優秀,自然會有人願意為你擔保去內推達到雙贏。如果不是,那還是你有求於他人的擔保推薦,那就不要還是學生思維。

5樓:野豬大娘

有用啊好內推提供指導面試分析進度跟蹤即使失敗了也可以得到具體的失敗原因。

那種只拿個內推碼的就算了,想拿內推費又不出力的人沒什麼好說的。

6樓:嘉強

只會讓你的簡歷會在hr面前路過一下,最後決定停不停留的,還說你這個人的「質量」。

所以如果你符合他們的標準那很有用,有的公司內推可以提前篩選簡歷,大家都知道簡歷看到最後,可能要求就高了,或者已經招滿了。當然還看你內推的人「分量」怎麼樣,如果說總經理內推你,hr考慮的因素就多了很多維度了,你們都懂的。

如果不符合他們的標準,那幾沒什麼意義了。這下可能真的總經理內推都是在為難我們hr。

7樓:一輩閒

以前自己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還覺得內推是個很棒的機會,是一條進入公司的捷徑!那時候心理想的是一定要和高年級學長學姐搞好關係。

等到大三仔細了解了網際網路大廠這種內推機制之後才知道這東西對於offer獲取是多麼的無用哈哈哈。當然不排除有些公司內推是直接過掉篩選簡歷,加速面試環節的。但是個人感覺內推唯一有用的就是你可以找人問問你的offer進度,而且內推經常找的是學長學姐,問自己offer進度還是很方便的。

所以如果可以通過學長學姐或者朋友內推就可以通過他們的關係進行,因為有個人可以幫助你們檢視相關的進度,了解面試反饋,所以哪怕面試沒過咱們也可以進步。

至於為什麼網路上這麼多的內推群,或者內推渠道。個人感覺有兩個原因,一是公司內部員工的推薦獎勵機制,目前大廠都是給予推薦一定的獎勵機制,比如推薦校招生會有幾千塊的獎金,推薦乙個P7以上的可能能拿到一萬的獎金;二就是通過這種內推去建立相關社群,通過社群的流量期望變現,當然這種變現方式可能會有不少方式,有一些是直接推給你一些公司修飾簡歷以及指導面試的渠道,賣課等等。

因此如果想要去網際網路大廠,還是好好學習,鍛鍊技術能力,然後盡量有乙個不錯的學歷(現在大廠對學歷卡的有點死),相信一定能拿到自己滿意的offer的。

8樓:

內推的好處就是進入的人更符合內部生態,內部運轉更加流暢

而壞處同樣也是內部生態的放大,更具有偏向性,如果遇到問題需要改革,那麼會讓改革難上加難

9樓:as藍月兒

大家都內推,說明你花了很大力氣去得到這份工作,很需要這份工作。那麼自然公司就可以以低估值去請你打工。

大家都內推,對應聘的人來說只是換了種方式,沒什麼不同,沒什麼意義。但是對於公司來說血賺。

10樓:小湯糖

用處不大。

去年秋招,網申位元組的開發崗,筆試程式設計題沒過。後來有個學妹在位元組做HR實習,看到我簡歷幫我內推了,直接安排了面試,不過我太菜了還是掛了。

11樓:愛似繁錦

內推是網際網路企業特有的人才招聘形式,共分兩種。

第一種,就是內推人給你乙個內推碼或者內推鏈結,自己直接填寫即可。

這種內推的特點是不限量,也就是說你只要拿了內推碼或者內推鏈結,就可以放飛自我、恣意填寫

第二種,需要把簡歷發給內推人。

內推人篩選過後,會把一些簡單資訊填寫到系統後台,隨後你的郵箱或者手機會收到內推鏈結,再開始進行填寫。

影不影響秋招,要分情況。

如果你的內推屬於上文提到的第二種「把簡歷發給內推人」,但在內推人這一環節被pass了,這其實並不影響秋招,依然可以網申,甚至還可以再找其他人去內推。因為,準確來說,你並沒有被內推……

但是,如果你已經在企業的網申系統中、進行過申請(比如,填寫了內推碼、或者填寫了內推人發來的網申鏈),那就代表,你已經進行了秋招申請。

大部分情況下,在企業的網申系統中,是會對這次的篩選結果進行記錄,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影響你的秋招的。

所以,在嚴格意義上,秋招和內推就是一批。而不占用秋招名額的「內推」,它的學名叫做【提前批】,

12樓:晨池

這種內推確實沒有用,但是如果內推你的是你的朋友,那就很管用:可以幫你了解簡歷進度,打聽部門的一些情況,幫你選擇合適的職位,如果沒通過可以去了解到實際的原因,甚至於內推你的人覺得你很有價值,可以找到領導反映希望給你二面的機會,這就是內推的作用。

這樣在群裡誰也不認識誰,誰會幫你做這個?拿到簡歷以後只會自己亂投,還不如社招呢,至少能自己選職位。

13樓:餘脈

有幾個人能有碾壓同輩,100%征服面試官的把握呢,哪怕是後來斬獲7、8個頂級offer的面霸,看看他們的面經面試過程中有掙扎,糾結,擔憂,猶豫到不行。面試本來就是乙個運氣活兒,隨機性太大,HR不喜歡你,你就過不了簡歷篩選,終面大領導就是和你有眼緣,你就非拿到offer不可。你沒拿到offer,到底是能力不夠呢,還是差一點點,在二選一的時候被劃了下去,你都不知道。

校招面試就像是矇眼狂奔,只能盡人事聽天命,我的建議就是打雞血,瘋狂的聯絡,瘋狂的BD,瘋狂的覆盤思考,抓住一切機會去爭取你想要的公司。內推碼就是這樣的存在,你填個內推碼是把你累著了麼,找個內推碼也不是很難啊,填一下又沒事,很多小朋友真的有那種舉世獨醉我獨醒的裝逼氣質,生怕大家不知道你是明白人,害,難道企業是傻子大家也都是傻子麼。。。

企業搞內推無非是兩個層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交傳播,發動員工一起努力宣傳,擴大校招宣傳渠道;另一方面也是雇主品牌滲透和offer維護,你通過學長學姐或者牛客網問某在職人員要了內推碼,等你拿到offer比較的時候,就有乙個固定的前輩詢問了,這位在職人士大概率會勸你來他們公司,因為這樣他就可以拿到內推獎勵了。。這樣不也解決了offer維護的問題

對校招內推這件事,我的想法是,該搞就搞,去拓資源,聊學長,認識求職中的新朋友,內推碼沒有,這些人脈和資訊渠道積累有用,秋招就一次,多搞一點沒用的事情,在某個偶然時刻或許會有大用。

到處都是內推,簡歷篩選還有意義嗎?

有見職公升機 簡歷篩選當然有意義!內推只是省掉篩選簡歷這一流程,直接讓HR看到你的簡歷而已,整個過程更快一點,而且內推畢竟是少數,也不是內推了就會被錄用。 職業僧 現在很多公司,尤其是網際網路大廠都推出了 內推 的招聘方式,尤其在應屆生校招中,幾乎每家大廠都有內推碼 內推鏈結等。但是很多行業,其實並...

內推獎金到底要設多少,員工才會願意內推?

黑夜的眼睛 1000 5W都有,比如流動率比較高的銷售,普通銷售1000元左右,大廠總經理 部門總監 5 10w的都有。不同的崗位 職級內推獎金是不一樣的,這個要看招聘崗位還有公司的招聘預算,你們預算多,內推獎金就多給點唄,少就結合實際情況給唄。 職場 牛 首先弄明白員工內推的動力 1 幫助朋友找工...

內推制度是怎樣的

客戶 高層 推薦的話,基本上有headcount就會給offer,當然這個客戶一定要是投行 四大願意維繫的客戶 沒有headcount的話就看這個客戶的重要程度了,重要的話沒有headcount也會創造headcount。內部普通員工推薦的話,作用在於hr有更大機率會看到你的簡歷,並有可能通過該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