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審計工作,通常有哪些誤解?

時間 2021-05-05 15:28:05

1樓:王小花

我記得之前遇見德勤的人來審計,審的超級細,再加上我們公司比較複雜,總覺得他們一年有半年的時間都駐紮在我們公司,天天要這要那,煩人,所以我都叫他們為萬惡的審計。。。。

2樓:

最大的誤解就是:階級敵人。

好多會計一看到審計人員,就緊張害怕,覺得要出事了,要挨罵了,要被挑刺了。

審計的人只是完成工作,人家沒想整死誰。

關於審計工作,通常有哪些誤解?

審計沒有比會計高大上多少,只是工作思維和方式有些不同。

跟質檢工作一樣一樣的。

有整套的工作流程和標準,幹活的一般都不簽字,簽字的一般都特別不想簽下去。

請像對待同事一樣說話不要抖,給憑證不要黑著臉。

審計的不好吃人這口。

再害怕,憑證也不會自動美化。

做憑證報表的時候怎麼不想想別人看的感覺?

3樓:

其實審計就是講故事而已。

廈門大學出版社引進翻譯的《中級會計學》開篇講的那個笑話,我是花了很久才明白其中奧義。換句話說,審計類似於民事訴訟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

那個笑話大概是兩個資深財務和乙個營銷資深人士應聘CFO。別人問營銷資深人士,你應聘CFO的優勢是什麼?那個營銷人士說你們想要什麼數字我可以給你們什麼數字。

後來,這個營銷人士被錄取。

據說這個案例是真實的,好像是惠普還是哪家公司。

以下再附錄乙個例子:

一位老闆十年前購買房產支付二十萬,可現在老闆問會計掙了多少錢?會計說,房產折舊沒掙錢。可老闆怒了,在房產在這地段這時起碼值一百萬,怎麼可能沒掙錢?

會計真是有苦說不出。這個事例即體現了歷史成本計量和公允價值計量的不同而產生的區別。

4樓:

加個我自己的感觸吧,審計不是檢查問題,反而在很多程度上是為了證明沒錯。即使查錯,也不能保證什麼都查出來,也就是所謂「合理保證」。

5樓:Phoenix

有一次審某大型國企,因為是經濟責任審計,國資委要求很嚴,說是不要管重要性不重要性,是問題都要提出來。

於是我們噼里啪啦寫了一大堆問題,雖然大部分都是小問題,但是被審計單位還是有點不爽,心裡發毛又不敢發火,就很委婉的問了我一句:

你們是不是調整分錄越多,績效獎金就越高?唉……

6樓:巴斯滕

對於國內來說,最大的誤解是:我們做了一年的帳,憑什麼審計來個幾天就要收那麼多錢,不就出個報告麼?能給公司帶來什麼?所以國內市場惡性迴圈。

7樓:

1)很多人認為審計就是審會計。

審計是指對任何可能出現問題的流程,結果的第三方檢查。

審計財務報表只不過是其中最廣泛的一種。

2)財務報表是會計做出來的。企業大大小小的選擇都決定了財務報表什麼樣。所以不僅僅是會計做出來的。

8樓:

我是從會計轉過來的。談談自己以前對審計的誤解吧!我說的是內部審計。

一、審計是會計的天敵。沒事就來找麻煩。審計是專門監督會計的。

二、審計只要會計就行了。會計做不好不能做審計。

三、審計最閒了。有事查查賬,沒事喝喝茶聊聊天。

四、審計經常出差很舒服,可以到處遊覽祖國大好河山。

關於律師工作,通常有哪些誤解?

疏影 1 普通人總想免費諮詢律師意見後自己出庭跟對方辯論 2 受到港片的影響太大,總覺得在庭上雙方律師是存槍舌箭 3 總覺得找律師就是找關係,乙個律師不管業務能力如何,只要他不認識某某庭長 某某人就是沒本事。先說這三條吧。 LYNNE 我花錢了你就得聽我的!不完全是誤解,一定程度上律師就是要替委託人...

關於理財師,通常有哪些誤解?

Beta理財師 對於理財師來說,其實存在最大的誤解就是被當做銷售。但實際上,理財師與銷售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理財師是代客理財 為客戶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的金融專業人員。專業優秀的理財師會具備5種能力 巨集觀分析能力 產品優選能力 營銷客戶能力 跨境服務能力 資源整合能力。 瑞夏 誤解一 理財師就是給客戶...

人們對公關工作通常有哪些誤解?

把公關作為擺平問題 搞關係的誤解至今仍存在,只不過較以往要少了,但是在商業層面,把公共關係作為傳播來看待的人士有大部分,認為公關就應該把品牌和產品宣傳得更好更廣,其實這忽略了公關作為組織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即在於管理好組織自身的一言一行,以達到與組織內外利益相關者的良好關係。 李東樓 在我剛剛成立公...